-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北京旅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7216010
- 條形碼:9787577216010 ; 978-7-5772-1601-0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旅游 本書特色
《北京旅游》是一本兼具深度與趣味的旅游學習佳作。本書以系統架構梳理北京歷史,從起源發展到時代新篇,古都風貌、京味文化等多元內容一網打盡,知識豐富詳實。書中穿插大量精美圖片,搭配知識鏈接、課后練習,兼具可讀性與實用性。無論是高校師生用于教學研究,還是旅游從業者汲取專業知識,亦或是文化愛好者探尋北京魅力,都能從中受益。跟隨本書,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北京之旅,深入領略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收獲知識與心靈的雙重滋養。教材配套課件、試題庫、案例庫和微視頻,能夠更好地支撐教學使用。
北京旅游 內容簡介
本教材章節安排與結構設計邏輯清晰、主題鮮明,分為四大單元,涉及北京的起源及發展、古都風貌、京味文化以及歷史文化遺存與時代新篇。本教材兼具科學性、知識性、啟發性與生動性,內容翔實、資料豐富。秉承“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堅持立德樹人,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廣博的人文底蘊、深厚的勞動情懷、突出的實踐能力、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文化自信。本教材以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創新多元的內容設計和豐富的思政元素,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份高質量的旅游學習資料。不僅適合高等院校教學使用,還可以作為旅游從業者、旅游文化愛好者和社會大眾了解北京旅游文化的知識讀本。
北京旅游北京旅游 前言
202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旅游是傳播文明、交流文化、增進友誼的橋梁,發展旅游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北京,這座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承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讓首都北京擁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旅游魅力。本教材的出版將北京豐富多樣的文化與旅游資源進行系統整合與呈現,讓讀者可以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北京。本教材兼具科學性、知識性、啟發性與生動性,內容翔實、資料豐富。本教材不僅是對北京旅游資源的全面介紹,更是對北京歷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傳承。本教材在章節安排和結構設計上邏輯清晰、主題鮮明,共分為四大單元,涉及北京的起源與發展、古都風貌、京味文化和歷史文化遺存與時代新篇。秉承“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堅持立德樹人,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使學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北京的旅游資源、文化和歷史知識,使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廣博的人文底蘊、突出的實踐能力、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文化自信。本教材遵循啟發式邏輯,每章以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進行引領,通過知識框架和內容導入了解本章內容,圖文并茂,講述翔實,輔之掃碼學習的知識鏈接和閱讀推薦拓展,*后以課后練習和實訓項目鞏固和提高。本教材帶領讀者領略了自然之美與文化之美交融的魅力,在感悟北京旅游文化的過程中陶冶心靈,適合高等院校學生與社會大眾學習和閱讀。本教材緊密結合教育教學改革的實際需求和方向,對內容、結構、教學方法等進行了全面創新和優化。在內容設計上,本教材追求創新性和多元性,全面覆蓋北京旅游文化的各個方面,構建多樣化的學習項目,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在內容的取舍上突出實用性、可讀性和創新性,注重與時俱進,能夠反映北京旅游的*新發展和變化。本教材還設計了多樣化的實訓項目,充分展現了自身新穎、生動、靈活、實用的特色。實訓項目具體包括案例分析、實地考察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跨學科知識融合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配套資源立體化方面,本教材將紙質教材與數字化資源的有機結合,積極構建配套的教學資源庫,包括教學課件、習題集、音視頻庫、虛擬仿真實驗等教學資源,強調線上線下互為配套,打造獨特的立體教材。在課程思政方面,挖掘提煉課程中的德育元素,將其與專業知識有機融合,從而實現課程育人的目標。深入挖掘北京旅游背后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旅游觀念和人生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文化自信,為課程思政建設提供有力支持。本教材由北京高等學校優秀專業課(公共課)主講教師呂莉主編,全書所有章節和內容均由編者負責編寫和統稿。本教材能夠順利完成,得益于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及其酒店管理學院的領導和同事對課程建設及教材出版的鼎力支持,在此致以誠摯的謝意!感謝中工網主持人、配音員,以及品牌經營中心副總監姚星,他們為本教材錄制音頻所付出了辛勤勞動,讓教材內容更加充實豐富!在本教材的編寫過程中,編者參閱了大量文獻,對所有教材編寫中借鑒的文獻作者和提供各種幫助的專家學者和相關平臺表示感謝!同時,特別感謝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王乾編輯!由于編者知識水平存在局限性,本教材在編寫中難免存在不足,真誠希望廣大專家學者和讀者批評指正,以便后續做進一步的完善。謝謝!
北京旅游 目錄
目錄**章 歷史探源:北京城的起源與發展 001**節 古韻開篇:北京城的起源 003一、 古域風貌:北京自然地理概覽 003二、 史前印記:北京遠古人類遺存 003三、 筑城肇始:北京建城的開端 004第二節 歲月滄桑:北京城的歷史演進 005一、 北方重鎮——秦漢、隋唐時期的北京城 005二、 契丹陪都——遼南京 008三、 建都之始——金中都 009四、 一統都會——元大都 011五、 輝煌帝都——明清北京城 015六、 風云變幻——民國北平 019第二章 古都風貌:北京中軸線與城市格局 023**節 古都北京的規劃智慧:構筑理想都城的秩序 026一、 “天人合一”“象天設都”理念的貫徹 026二、 中國傳統營城理念和規劃思想的集中體現 027三、 中軸突出、兩翼對稱的空間結構 028四、 中國古代禮制觀念的展現與傳承 028第二節 北京中軸線: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 029一、 北京中軸線的歷史演變 030二、 北京中軸線的歷史文化內涵 033三、 北京中軸線的傳承與發展 035第三節 胡同與四合院:古都北京的獨特魅力 037一、 胡同:古都北京的歷史印記 037二、 四合院:古都北京的居住藝術 043第三章 京韻悠長:京味文化的積淀與傳承 054**節 文化尋蹤:會館與名人故居的歷史足跡 058一、 多元共生:會館的文化交融與延續 058二、 歲月留聲:名人故居的風采與精神傳承 062第二節 市井煙火:北京傳統商業街的歲月變遷 066一、 傳統商業街的歷史沿革 066二、 傳統商業街的分布概況 067三、 著名傳統商業街 068第三節 匠心獨運:北京老字號品牌的傳承創新 073一、 同仁堂 073二、 內聯升 073三、 瑞蚨祥 075四、 六必居 076五、 天福號 077六、 月盛齋 077七、 吳裕泰 077第四節 舌尖上的北京:風味飲食的文化傳承 078一、 北京風味飲食的特點 078二、 北京餐飲老字號 080三、 北京的風味小吃 085第五節 廟會風情:京城節慶文化的民俗瑰寶 089一、 北京廟會的歷史沿革 089二、 北京廟會的文化內涵 091三、 北京特色廟會介紹 092四、 北京廟會的傳承和創新發展 093第六節 京華藝彩:工藝美術的巧奪天工 095一、 燕京八絕:北京工藝美術的瑰寶 095二、 走進博物館:探尋工藝美術的魅力 098第四章 京華覽勝:歷史遺存與時代新篇 103**節 皇家宮殿:紫禁城韻,帝都之魂 106一、 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 106二、 紫禁城營建布局思想 107三、 主要建筑及其文化內涵 109第二節 皇家園林:宛自天開,京典御苑 116一、 北京皇家園林的歷史沿革 116二、 北京皇家園林的藝術特色 117三、 北京著名皇家園林簡介 120第三節 皇家壇廟:祭天祈福,京祀盛典 124一、 北京皇家壇廟的歷史沿革 125二、 北京現存的皇家壇廟 126三、 北京皇家壇廟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 129第四節 皇家陵寢:帝王權勢,京華永固 132一、 北京皇家陵寢概況 132二、 明十三陵:陵寢制度的杰出代表 133第五節 清代王府:宗室風范,京城尊榮 138一、 清代王府概況 138二、 清代宗室爵位 139三、 清代王府建筑規制 139四、 北京現存清代王府遺址 140五、 已辟為旅游景點的王府 141第六節 長城:蜿蜒巨龍,京畿屏障 147一、 萬里長城北京段的修建 147二、 北京的代表性長城 147三、 長城的歷史文化價值 150四、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的建設 152第七節 大運河:文化動脈,潤澤京師 152一、 大運河北京段的歷史沿革 153二、 京杭大運河北京段的歷史遺跡 155三、 大運河與北京文化的關系 158四、 北京運河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160第八節 時代新篇:文化交融,“京”彩紛呈 160一、 紅色旅游:重溫紅色歷史、弘揚革命精神 160二、 高校研學旅游:知行合一的文化浸潤之旅 167三、 主題樂園游:探秘奇幻世界 174四、 體育旅游:雙奧之城的獨特魅力 176五、 藝術旅游:漫步北京的藝術殿堂 179六、 鄉村旅游:領略京郊的多樣風采 184參考文獻 190
北京旅游 作者簡介
呂莉,女,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酒店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文化和旅游政策研究中心專家、中國主題公園研究中心研究團隊成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旅游文化、國家文化公園、世界文化遺產等。主講課程“北京旅游”被評為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榮獲北京高等學校優秀專業課(公共課)主講教師;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北京市2019年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北京中軸線文化旅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系統”;榮獲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首屆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和2023年第三屆北京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優秀獎。主持和參與完成多項*子課題、文化和旅游部委托研究項目、北京社科基金項目、民盟北京市委調研課題和橫向課題,以及校級各類科研、教改項目等。先后出版專著3部、主編教材3部,參編研究報告1部、參編教材6部,在《企業經濟》《商業研究》等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