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人生得遇蘇東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328630
- 條形碼:9787551328630 ; 978-7-5513-2863-0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生得遇蘇東坡 本書特色
★“意公子講蘇東坡”系列節目累計播放量超7億次,引發全網3500萬讀者強烈共鳴。
★ 深度解讀蘇東坡人生活法,獻給每一位曾經經歷或正在經歷迷茫和低谷的普通人。
★ 全面呈現蘇東坡人生經歷,高峰與低谷、家庭與感情、仕途與交友、作品與人生。
★ 由淺入深,娓娓道來,還原每個人認識蘇東坡的全過程,每讀一章便多了解一分。
★ 收錄多幅蘇東坡書畫作品真跡,用意公子獨特人文藝術視角,圖文并茂式解讀蘇東坡。
★ 參考50余部權威書目,全書引文均有資料出處,更經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秘書長劉清泉專業審定。
★ 隨書附贈《寒食帖》拉頁,蘇東坡黃州低谷期開悟之作,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具有獨特收藏價值。
★ 隨書附贈巨幅海報,正面年表呈現“蘇東坡一生的故事”,背面留言講述“人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
人生得遇蘇東坡 內容簡介
意公子深度解讀蘇東坡人生活法:人生得遇蘇東坡,方知可以這樣活。 全書共分為九大章節,跟隨意公子的視角推進,結合現代人所面臨的問題和困境,對蘇東坡的人生活法進行層層遞進的探究,道出東坡精神對當下生活的啟示意義。 帶著“世人為何都愛蘇東坡”的疑問,意公子走近蘇東坡,歷經從驚訝到敬佩再到深識的全過程。她探尋蘇東坡的高峰與低谷,研究蘇東坡的家庭與感情,分析蘇東坡的仕途與交友,在深度共感蘇東坡的作品與人生之后,終于了悟蘇東坡與命運和解的真正方法。 活著,到底為了什么? 面對這個永恒的問題,蘇東坡用他的一生給了我們答案。 而通過這本書,我們將和意公子一起,在蘇東坡身上照見自己的人生。
人生得遇蘇東坡 目錄
為什么我們都喜歡蘇東坡
**章 驚訝 你為什么想要自殺
一 他是北宋開國百年**
二 職場不是爽文,再牛的心氣也要被調教
三 烏臺詩案,一場注定會發生的災難
四 一百三十天高強度的精神折磨
第二章 敬佩 在廢墟中,如何重建自己的人生
一 他哪里是一開始就豁達的
二 《寒食帖》,死灰吹不起的絕望
三 焚香沐浴,靜坐常思己過
四 他開始回歸*日常的生活
五 他不是天然的美食家,是美食治愈了他
六 交朋友,打開人生新境界
第三章 深識 原來你是這樣養成的
一 家鄉眉山——至少,我們還有生活
二 爺爺蘇序——這樣的爺爺,才能養出這樣的孫子
三 父親蘇洵——看似陪伴*少,實則影響至深
四 母親程夫人——為什么她叫程夫人,而不是蘇夫人
五 弟弟蘇轍——有這樣一個弟弟,一生都不會孤獨
六 蘇氏家風——你相信這個世界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
第四章 感慨 三段情感,加起來就是完美的親密關系
一 發妻王弗——我不經常想起你,但我從沒有一刻忘記
二 繼室王閏之——撐起蘇東坡生活的,*重要的女人
三 侍妾王朝云——惟有朝云能識我
第五章 羨慕 幸得你有這樣的至交好友
一 與師長交——蘇東坡與歐陽修
二 與學生交——蘇東坡與黃庭堅
三 與方外之人交——蘇東坡與佛印
四 與鐵粉交——蘇東坡與馬夢得
第六章 贊嘆 蘇東坡活出來了
一 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
二 懷民亦未寢嗎
三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四 赤壁詞賦里三種不同的人生境界(上)
五 赤壁詞賦里三種不同的人生境界(下)
六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第七章 了悟 你與自己的命運和解
一 真正迎來了職業巔峰,你卻如此不快樂
二 十年朝廷地方來回顛簸,你已心力交瘁
三 垂暮之年被貶海角天涯,你卻活得更自在了
四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五 那些曾傷害你的人,你到*后都一一原諒
六 生命*后的一瞬間,你悟道了
第八章 內觀 你告訴我們的那些事
一 蘇東坡的天石硯
二 詩酒趁年華
三 但愿人長久
四 真硯不壞
五 幾時歸去,作個閑人
六 此心安處是吾鄉
七 此間有甚么歇不得處
八 不識廬山真面目
九 廬山煙雨浙江潮
第九章 活法 人生沒有答案,只有選擇
一 王安石與蘇東坡
二 章惇與蘇東坡
番外 你也在陶淵明的人生里找自己的答案
后記 我從蘇東坡身上看見了什么
致敬 參考書目
人生得遇蘇東坡 相關資料
自 序
蘇東坡,究竟帶給我什么
很多人因為我講蘇東坡開始認識我,而我們認識蘇東坡,大多從語文課本里的“背誦全文”開始。
從《題西林壁》《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到關于赤壁的一詞兩賦——《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后赤壁賦》,再到那兩首風格截然不同的《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江城子·密州出獵》,以及那首境界超越古今文人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在學生時代,蘇東坡給我們留下的印象,似乎就是這幾個關鍵詞:豪放派、豁達、樂天。
再后來,描寫蘇東坡的文章越來越多,漸漸地,在我們的印象中,他好像有了這樣的形象:吃貨、快樂的吃貨、被貶之后還這么快樂的一個吃貨……段子手、快樂的段子手、被貶之后還這么會自嘲的一個段子手……
他好像無形中成了治愈我們生活的一顆解藥,以至于世間流傳一句話——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
然而我好奇的是,一個人,在逆境中,天生就可以這么快樂嗎?
如果是,那是什么造就了他?
如果不是,他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從泥濘里走出來的呢?
于是我一頭扎進了他的“世界”——我想尋找一個答案。
解讀蘇東坡,其實是一件很有挑戰性的事。
他太有名,太有魅力,古往今來,解讀他的人也太多,其中不乏許多大家。珠玉在前,要寫出新意,實在很難。
首先,要浸潤在他的時代里。就像一部穿越劇,你穿越回他的時代后,需要一點一點觀察、理解、適應那個時代,要去感受那個時代的政治面貌,看到在他之前出現的那些耀眼的星星,看到那個時代的人間煙火,是如何承托起他的生活的。
自 序
蘇東坡,究竟帶給我什么
很多人因為我講蘇東坡開始認識我,而我們認識蘇東坡,大多從語文課本里的“背誦全文”開始。
從《題西林壁》《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到關于赤壁的一詞兩賦——《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后赤壁賦》,再到那兩首風格截然不同的《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江城子·密州出獵》,以及那首境界超越古今文人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在學生時代,蘇東坡給我們留下的印象,似乎就是這幾個關鍵詞:豪放派、豁達、樂天。
再后來,描寫蘇東坡的文章越來越多,漸漸地,在我們的印象中,他好像有了這樣的形象:吃貨、快樂的吃貨、被貶之后還這么快樂的一個吃貨……段子手、快樂的段子手、被貶之后還這么會自嘲的一個段子手……
他好像無形中成了治愈我們生活的一顆解藥,以至于世間流傳一句話——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
然而我好奇的是,一個人,在逆境中,天生就可以這么快樂嗎?
如果是,那是什么造就了他?
如果不是,他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從泥濘里走出來的呢?
于是我一頭扎進了他的“世界”——我想尋找一個答案。
解讀蘇東坡,其實是一件很有挑戰性的事。
他太有名,太有魅力,古往今來,解讀他的人也太多,其中不乏許多大家。珠玉在前,要寫出新意,實在很難。
首先,要浸潤在他的時代里。就像一部穿越劇,你穿越回他的時代后,需要一點一點觀察、理解、適應那個時代,要去感受那個時代的政治面貌,看到在他之前出現的那些耀眼的星星,看到那個時代的人間煙火,是如何承托起他的生活的。
然后,要進入他的家族,看見他的祖上如何來到眉山這片土地,他的家風又是怎么代代傳承下來的,他生長在什么樣的原生家庭里,他的到來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什么希望……
你好像成了一名記錄者,看見一個天才的降生,然后陪著這個天性頑皮的孩子長大。你經歷了他的童年,陪著他和他的小伙伴們在紗縠行的宅子里玩耍,陪著這個少年和他的父親、弟弟從岷江出發,去開啟新的人生,經歷他北宋開國百年第一的高光時刻,經歷他平淡又深情的婚姻生活。你看著一個恃才傲物的年輕人是怎么一點點在職場上成長起來的,又是如何跌入命運的低谷,直至絕境的。
當你和他一同掉進那個生命的深淵,暗無天日中不知希望在何處的時候,你才明白,“豁達”二字,真的沒有這么好寫。
他也曾過、絕望過,也曾想不開,要跳河,也曾在死亡面前顫顫巍巍。他并非萬能,政治成就他不如王安石,思想流派他不具絕對開創性,甚至在詞的格律上,他也被人詬病過。
在他身上,甚至還有很多因為后人的喜愛而被人為增添起來的光環……
他真的沒有這么完美。
但,他很真實。
正是因為他怕死,所以即便走到絕路,他也要找個活法,讓自己茍延殘喘,直到重新找回生活的樂趣;
正是因為他不是事業狂,有太多的興趣愛好,所以他做不成“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孤勇者,所以你看到他的生命仿佛是開在花叢里的,到處都有風景,到處都是色彩;
正是因為他喜愛學問卻又不想被學問束縛,所以他從來都不是嚴謹的治學者,而活成了一個集大成者……
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解讀他,就更難。
我們甚至需要跳出他,站在比他更廣闊的思想、文化和心理空間,然后再回到他,去了解儒釋道是如何交叉影響他的生命走向的,去觀察他每一次人生抉擇的背后都藏著怎樣的心理模式,去更深地洞見他的天賦、他的志趣、他的情感,才有可能了悟他此生為何而來……
我希望盡可能全面地了解蘇東坡,于是把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關于他的書全都買了。也非常感謝各地的蘇東坡研究會,以及各位研究東坡先生的大家,熱心地寄來了很多市面上不那么好找的書。于是很長一段時間,我幾乎全身心沉浸在“蘇東坡”這三個字里……
然而,即便如此,我發現,我依然無法全然了解蘇東坡。
時光太久遠了,他是近千年前的人,且不論一個事件是否真實地發生過,即便它真的發生過,對它的解讀,也會因個人知見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我們只能做到無限接近,卻永遠都無法真實抵達。
于是,在動筆寫這本書之前,我做了一個決定:放棄客觀視角——事實上,我們也無法秉持全然客觀的視角——這不是一本《蘇東坡傳》,更不是一本研究蘇東坡的學術論著,這僅僅是我作為一個現代人,一個在生活中庸庸碌碌、磕磕絆絆的人,一個也曾遇到過迷茫和低谷的人,帶著對命運無限的疑問和追尋,穿越千年和他的對話。
此刻的他,是一位歷盡滄桑的朋友,是一個真實坦蕩的靈魂。他雖已無言,但他的作品、他的語言、他的經歷,似乎都在告訴我們——他對生命的解答。
而我也終于明白,真實的蘇東坡是什么樣的,不一定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立了一個參考系,讓我們得以照見自己。
重要的是當我們在人生路口遇見關卡的時候,仿佛能聽見一個遙遠的笑聲從千年前傳來,告訴我們:
人,可以這樣活。
縱使盡心盡力,本書依然有許多斟酌之下無法圓滿完成的部分,下邊列出來交與各位讀者批評。
一、關于時間順序:
因為不是傳記類圖書,所以我并沒有按照蘇東坡人生的時間順序來成稿。他的人生已經是個完成時態了,這也給了一個機會,讓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時間點切入、跳躍,著重去尋找他生命里那些特別的時刻。所以,對于他的人生,我沒有均勻鋪開,關鍵片段會著墨更多,而有些部分可能只是輕輕帶過。
二、關于作品采用:
一個人在一段時間里的狀態,是斑駁交雜的、忽高忽低的,可能今天描寫的還是痛苦郁悶,明天抒發的就是天地自由。這在蘇東坡的黃州時期及朝堂時期尤為明顯。例如黃州前期,他既有《初到黃州》時所見的明媚風景,以及對自身遭遇的自嘲與寬慰,又有《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里“寂寞沙洲冷”那種徹骨的清寒。鑒于篇幅所限,本書無法把他每一種細微的情緒都捕捉下來,所以關于他作品的采用,我主要截取的是他生命中各個階段里比較典型的狀態。
三、關于年齡和稱謂:
古代中國關于年齡的通用算法,和我們現在的有所不同。在以前,年齡通常是從出生開始就算作一歲,每過一個農歷新年,就增加一歲。蘇東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臘月十九(1037 年1 月8 日),剛好是農歷年末,1037 年春節后,他就算兩歲了。這和我們現代的周歲計算方式很不一樣。所以,本書提到的他的年齡,都會比我們現在的周歲計算方式大兩歲。此外,除特別點明公元紀年的地方,本書中涉及的具體月份日期,也均按農歷計算。
蘇東坡這個稱謂,是他到黃州之后才有的,而“蘇軾”這個本名,蘇洵在《名二子說》里交代它的寓意時,蘇軾時年十二歲。在十二歲之前,他的小名是和仲(意思是排行老二)。在這三個稱呼里,顯然“蘇東坡”是更為人熟知的,因此,我全篇大部分用的都是“蘇東坡”,以便更好理解。在追求通俗化表達的過程中,難免會犧牲一定的嚴謹性,請大家見諒。
四、關于寫作方式:
因為不是傳記類寫作,所以本書中會有許多古今交織的對話。講的是他的故事,照見的是我們的人生。我們只能從他的作品中去尋找他的心境變化,從他的人生道路中去窺探他的價值選擇。每一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的蘇東坡。我相信,藝術的解讀,會賦予藝術第二條生命,它也應是藝術的一部分。
人生得遇蘇東坡 作者簡介
意公子
本名吳敏婕,1986年生,福建廈門人。
文化藝術科普平臺“意外藝術”創始人,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把中華五千年文化長河里那些打動我們的人事物,帶進當下人們的生活。
其自媒體賬號“意公子”聚焦中國傳統文化的解讀,推出“意公子講蘇東坡”“意公子講莊子”“重讀語文課本”等系列視頻。
其中蘇東坡相關節目累計播放量超7億次,收到全網3500萬用戶的訂閱。
已出版作品:《大話西方藝術史》《大話中國藝術史》。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