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2024中國高等院校設計作品精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73832
- 條形碼:9787111773832 ; 978-7-111-77383-2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24中國高等院校設計作品精選 本書特色
集中收錄了上百家知名設計院校的優秀設計作品;
涵蓋文創、服裝、工業產品、家具、餐具、醫療健康、元宇宙、新技術等主題;
是師生學習借鑒,企業發掘優秀設計作品和人才,行業記錄設計發展的重要文獻和資料。
2024中國高等院校設計作品精選 內容簡介
本書集中收錄了全國上百家知名院校師生的優秀設計作品,包含產品以及概念作品,涉及文創、服裝、工業產品、包裝、圖書、藝術品、醫療健康、交通工具、公共建筑等主題,內容編排上注重圖文結合,既有作品的設計效果圖、實物圖,也有對作品設計理念、設計創新點、設計價值等方面的細致解讀,同時也有列出作品的設計者、指導老師等信息。本書既可以作為廣大設計類院校師生學習閱讀的參考書,也可以作為設計相關企業挑選優秀設計作品以及發現優秀設計師的參考書,同時本書也是設計行業重要的文獻資料。
2024中國高等院校設計作品精選2024中國高等院校設計作品精選 前言
設計教育面臨的大機遇和挑戰就是變革。新科技革命的快速推進,多學科知識爆炸式增長和傳播,不僅加速了產業的轉型升級,也加速了設計教育的質量革命。設計教育要響應新發展需要,從量的增長向內涵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轉型。從理論上講,新科技革命對產業、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影響是全球性的,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設計教育理念、設計基礎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的組織模式與學習范式、設計實踐平臺與師資隊伍、設計教育的治理等都面臨著挑戰,都需要重新定義和重構。同時,這對高校設計教師在教學、科研和
社會服務方面的綜合創新能力,也提出了挑戰。
面對我國高校的教育現狀與政策制度,結合我國高校設計專業自身教學特色,以及在教育規模與質量、教育數字化、創新創業教育和科研創新與服務社會等方面取得的顯著創新成就,進行高校創新型設計人才培育模式的探索很有意義。這些成就不僅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國家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下,設計專業的教育教學擁有了更生動的教育技術手段,也能多方面、全領域地運用各類教學載體,通過設計教學、設計競賽及設計學術研究實現整體教學與社會、時代接軌,在塑造專業精英人才的同時加強素質教育,推動一流設計人才在具備專業能力的同時兼具優秀內在。
2024中國高等院校設計作品精選 目錄
GALACTIC EYE——太空探旅空間艙 PLUS+
模塊化隔離救援帳篷
海水養殖系統
海參養殖捕撈監管一體化機器人
水域自動救援機器人
水上救援無人機設計
“X-I Noah”水空兩棲救援無人機概念設計
“Mareasía”基于海洋探索下的深海觀光船設計
“PIONEER”鋒行者無人潛水器
野外作戰無人機搶修方艙設計
森林巡檢機器人外觀及其操作系統設計
墨巖秋水
AI 搭載型雙足無人作戰平臺
“聲焰靈蛛”聲波滅火機器人
3W 海上逃生系統——氣囊艙
“CUTE BABY”玩具打印智能機器人
智能送貨機器人設計
“繆斯”幫助異地關系情感溝通的音樂交互設備
綠筑春回
海龜救助樁
大載重多旋翼無人機(F200Pro)
太陽能蚊子幼蟲殺滅裝置
外賣配送機器人
“Sortbot”智能伴隨垃圾分類機器人
AURORA 極光
CN-SKYTRAIN——懸掛式軌道交通系統設計
基于 GB/T 10000—2023 新國標的南京地鐵 10 號線扶手設計
“Huaer”電動滑板車——基于通勤過程工作壓力緩解的滑
板車設計
ALPHA 世代——兼顧賽道體驗及家用通勤出行解決方案
“璧合”行住一體式未來交通工具設計
“鯤途”貨運自行車
2視覺篇
“源”動態視覺設計
首屆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標志設計
中外合作大學標志設計
“絲韻精靈”標志設計
“Camp Create”標志設計
“時幀”相機博物館標志設計
“鶴年山”標志設計
長治城市形象標志設計
“去野”烘焙店標志設計
江蘇省蘇童托育研究中心標識系統設計
江蘇蘇繡標志設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標志設計
華滿節慶———中國傳統節慶文化光影藝術展標識
Bingo 圖書室標志設計
嘉善文旅新視覺
“向陽而生”花店標志設計
“云之酥”標志設計
書香民大
“湘月居”標志設計
“黃良一夢”標志設計
世界海洋日標志設計
青島城市標志設計
“Whale”品牌標志設計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標志設計
“Listen to music”標志設計
“楚天好”省域茶產業公用品牌標志設計
四季悅享
“貢小柑”品牌設計
小相獅舞
“Fivefuxuan”品牌設計
“心情實驗室”DIY 甜品站品牌設計
“爾行”智能護理設備及服務品牌
“美鞋紙·旅涂記”品牌設計
“LET IT BE”輕食品牌設計
廣東茂名市八坊文旅視覺形象設計
月湖菜市場品牌形象設計
3環境藝術
金盤科技產業園(桐鄉)規劃及建筑設計
基于遺產藝術價值的沈陽故宮嘉蔭堂建筑群保護設計
晨曦之窗
“山見”致敬太行山石頭村聚落文化
“山情逸趣”無錫堯歌里山村民俗住宅區改造
多維交互——鄭州市東關南里游客服務中心設計
山籬——基于城市周邊要素分析的高層商貿辦公綜合樓建筑設計
“綠山墻的樂章”基于校園活力建設的演藝中心設計
“懷黍憶鄉”元陽哈尼埡口稻作研學民宿改造設計
“元”鏈日常——基于日常生活連續流住區規劃設計
曲廊繞園 僑脈永續——基于江門新第里歷史街區的文旅活化設計
“班章之鏡,與古為新”新班章村建筑風貌提升設計
宿在“詩畫”里——對浙西坡地鄉建與環境互動性的探索
悠然·棲居
麥野市集——自然主義集市空間設計
“交響 ”高層商務綜合酒店設計
“重塑·共生”舊廠房空間活化設計
“重新定義目的地”垂直漫游高層設計
溯回·文化展覽館
“春風吹又生” 震后臨時保障木屋設計
楊林港和美鄉村驛站改造提升設計
“茉·茗”福建翠屏湖基于茶廠改造的休閑空間方案設計
“悠然里”基于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空間設計
春意山莊——民居建筑設計
“瀮野·柒里”自然寧靜和藝術創作的集居
“歷史與未來的振動”南京農業大學教學樓改造設計
“千與千尋”盈石大廈商場改造設計
“尋蹤引跡 舊夢新續”文化空間視角下的主題餐飲空間設計
“海拉格”基于滿族文化視域下的建筑事務所設計
海派城市記憶體——楊樹浦水廠
漢韻新城,工業新輝
“方圓·交融”藝術館設計
洄跡
笙笙綠里——自然環抱中的綠色生態文化研學基地
嶼桉
“筠·篁”書吧設計
基于黃君璧新山水畫空間的粵東鄉村振興度假村景觀環境設計
深圳光明社區花園景觀設計
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視角下廣東佛山西江新嶺南社區花園景觀設計
川西林盤聚落景觀規劃設計
“衍界”北京海淀區寨口礦工業遺址設計
萬象歸源
“靜水流深”景觀照明設計
秦嶺之芯生境公園——“保護秦嶺生物多樣性,夯實生態家底”
4數字技術創新設計篇
幻音之旅——音樂空間數字媒體設計
沉浸式表演藝術設計
入侵
心靈海平面
“萬物復蘇”風景色彩數據驅動下的親生物數字療愈藝術
山海經——南海百幻蝶
烏盆
微言
海德格爾的錦灰堆
紋樣萬花筒——嶺南紋樣沉浸式展覽
赴 -COMMITMENT
對視:當虛擬關系入侵現實,我們究竟走向何方
“城市綠洲”親生物數字藝術互動療愈系統
硤石燈彩·音樂可視化
崇義鎮愛國主義紅色教育基地
共鳴回響
Smell You 嗅你
消逝與留存
生命體 -x
“Quipu”結繩記事
女娃
山河化境
夢境之地
乳母
除草計 - 合成孟山都
“正負共同體”基于后現代社會人與自然共生設計的探討
與假設
Breathings 風
16° C 至 32° C·綠色樂園
智化寺京音樂可視化設計
疼痛與腥
即已天明
實驗動畫《
2024中國高等院校設計作品精選 作者簡介
李杰,《設計》雜志社執行社長兼主編,從事雜志出版工作多年,曾獨立策劃多期雜志內容,并主編多本圖書,如《中國高等院校設計作品精選年鑒》。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