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wǎng)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shù)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
-
>
神農(nóng)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渤海、黃海和東海沉積有機碳分布圖(漢英對照)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030771582
- 條形碼:9787030771582 ; 978-7-03-077158-2
- 裝幀:平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渤海、黃海和東海沉積有機碳分布圖(漢英對照) 內(nèi)容簡介
《渤海、黃海和東海沉積有機碳分布圖》(1:250萬)是根據(jù)近三十幾年在該海區(qū)獲得的5796站沉積有機碳數(shù)據(jù)及相關地球化學和沉積學參數(shù)精心編制而成的**幅中國海區(qū)沉積有機碳分布圖。圖件及說明書系統(tǒng)地闡述了渤海、黃海和東海表層沉積有機碳分布特征和變化規(guī)律,定量估算了現(xiàn)代沉積有機碳埋藏通量,闡明了有機碳的來源和收支,探討了沉積有機碳分布及埋藏控制因素。圖件初步展示了渤海、黃海和東海沉積有機碳“家底”,預期能為我國的‘‘雙碳
渤海、黃海和東海沉積有機碳分布圖(漢英對照) 目錄
目錄
序
前言
1 渤海、黃海和東海區(qū)域概況 1
1.1 地形地貌特征 1
1.2 氣候和水文特征 3
1.3 順河流有機碳輸入 5
1.4 表層沉積物分布 6
2 沉積有機碳分布圖編制 9
2.1 國內(nèi)外海洋沉積有機碳研究進展 9
2.2 渤海、黃海和東海沉積有機碳研究簡史 10
2.3 編圖依據(jù)和方法 12
2.4 編圖數(shù)據(jù)資料 14
3 沉積有機碳含量分布與分區(qū) 15
3.1 渤海沉積有機碳分布特征 16
3.2 黃海沉積有機碳分布特征 16
3.3 東海沉積有機碳分布特征 17
4 沉積有機碳來源判識 20
4.1 C/N值 21
4.2 穩(wěn)定碳同位素比值(*) 23
4.3 放射性碳同位素比值(*) 28
4.4 黑碳 32
4.5 生物標志物 37
5 沉積有機碳埋藏速率和收支 38
5.1 渤海有機碳埋藏速率和收支 38
5.2 黃海有機碳埋藏速率和收支 42
5.3 東海機碳埋藏速率和收支 46
6 沉積有機碳分布的控制要素及輸運-埋藏模式 50
6.1 沉積作用 50
6.2 搬運過程 54
6.3 有機碳-礦物相互作用 54
6.4 人類活動 56
6.5 沉積有機碳輸運-埋藏模式 60
7 結(jié)論 63
參考文獻 65
附表 78
序
前言
1 渤海、黃海和東海區(qū)域概況 1
1.1 地形地貌特征 1
1.2 氣候和水文特征 3
1.3 順河流有機碳輸入 5
1.4 表層沉積物分布 6
2 沉積有機碳分布圖編制 9
2.1 國內(nèi)外海洋沉積有機碳研究進展 9
2.2 渤海、黃海和東海沉積有機碳研究簡史 10
2.3 編圖依據(jù)和方法 12
2.4 編圖數(shù)據(jù)資料 14
3 沉積有機碳含量分布與分區(qū) 15
3.1 渤海沉積有機碳分布特征 16
3.2 黃海沉積有機碳分布特征 16
3.3 東海沉積有機碳分布特征 17
4 沉積有機碳來源判識 20
4.1 C/N值 21
4.2 穩(wěn)定碳同位素比值(*) 23
4.3 放射性碳同位素比值(*) 28
4.4 黑碳 32
4.5 生物標志物 37
5 沉積有機碳埋藏速率和收支 38
5.1 渤海有機碳埋藏速率和收支 38
5.2 黃海有機碳埋藏速率和收支 42
5.3 東海機碳埋藏速率和收支 46
6 沉積有機碳分布的控制要素及輸運-埋藏模式 50
6.1 沉積作用 50
6.2 搬運過程 54
6.3 有機碳-礦物相互作用 54
6.4 人類活動 56
6.5 沉積有機碳輸運-埋藏模式 60
7 結(jié)論 63
參考文獻 65
附表 78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山海經(jīng)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