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唯有醫生看透的人性.完結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622359
- 條形碼:9787572622359 ; 978-7-5726-2235-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唯有醫生看透的人性.完結篇 本書特色
★稀缺:醫院每天都會發生怎樣的故事?聽醫生們親口說!
“全民故事計劃”主編,青年醫生撰寫的紀實文學之作,為讀者帶來貼近真實的醫院眾生相。
★精彩:真實病房生死錄!身體垂危掙扎,人性激烈博弈!
醫院見證生死的各科室醫護親筆撰寫,25個病房里真實有關生死的人間故事!每個故事背后都一段引人深思的家庭背景,人性復雜交織糾纏其間!
★熱議:知乎/微信讀書讀者熱議新書!
知乎熱門鹽選專欄,讀者真實熱議;微信讀書全系列超十萬人追讀,3500余條讀者熱議,好評如潮!
★編輯讀者熱評:描寫真摯感人至深,情緒消耗極大!
通篇都是人性!多位審稿編輯一律看哭,故事真實感人,發生在你我身邊!
唯有醫生看透的人性.完結篇 內容簡介
25個故事,發生在病房里的生死…… **個故事:癌友俱樂部給了我媽第二次生命 我媽檢查出了癌癥,全家陷入了不安與焦慮之中。鄰居阿姨偶然得知消息后,帶我媽去了癌友俱樂部。俱樂部里,都是患了癌癥的人。在這里,人們彼此扶持,我媽也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熱情…… 第十二個故事:19歲的我,治病十年,不會再哭了 我今年19歲,可對醫院而言,我卻已經是個老病人了。患病至今已經有十年的我,經過如此長時間的治療后,意志早已被鍛煉得無比強大,甚至連哭都已經不會了。也正是憑借著這股意志,我接連闖過了“鬼門關”。 第十八個故事:產房里,不愿讓丈夫陪產的媽媽們 我是一名護士,親眼見證過產科里形形色色的故事。在產房里,有些不愿意讓丈夫陪產的媽媽,她們的故事值得被記錄下來。那些陪過產的丈夫有些會在陪產后更心疼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家庭變得更加美滿,可也有不少人因為目睹了這一幕留下了心理陰影,甚至*終影響了婚姻…… 急診科醫生、腫瘤科醫生、醫院護士、癌癥患者 為你揭開醫院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唯有醫生看透的人性.完結篇唯有醫生看透的人性.完結篇 前言
序言
大家好,我是全民故事計劃的主編蒲末釋。
全民故事計劃創辦于2016年1月,是國內*早一批的非虛構平臺,由出版人吳又、作家蔡崇達發起。這個計劃發起的初心,旨在“用真實故事,記錄中國當下的日常風貌”。
由親歷者講述,用*質樸的語言,將他們或她們的人生中*驚心動魄的故事寫下來。自創辦以來,全民故事計劃收集到了近一千個打動人心的真實故事。這些親歷者來自全國各地,不同職業,不同年齡,有醫生、護士、刑警、消防員、快遞員、外賣員、流水線工人等等。
在眾生相中,疾病面前,人人平等。
身為子女,*怕的應該就是父母身患重病。苗懷強的母親因腹痛入院檢查,復查后確診宮頸癌中期。放療出院后,母親精神上很難恢復,一次偶然機會經人介紹加入了癌友俱樂部。她在癌友的鼓勵下,重燃對生活的希望。
唯有醫生看透的人性.完結篇 目錄
目 錄
**個故事
癌友俱樂部給了我媽第二次生命
苗懷強
第二個故事
謝謝你啊醫生,以后就不要再聯系了
秋爸
第三個故事
醫生,我們是失獨家庭
第七夜
第四個故事
從“厭食癥”到暴飲暴食,我差點沒活下來
和鴿子
第五個故事
909號病房的虎尾蘭
徐雅媛
第六個故事
和我一起騙老年人買保健品的老張
大熊
第七個故事
在小縣城的ICU,窮是另一種病
初一
第八個故事
死在精神病院里的男護士
走水
第九個故事
月薪四百元的時候,我要每個月去做透析
洛簡兮
第十個故事
家里*沒出息的兒子,安置了她的晚年
季冬末
第十一個故事
醫生,我不太舒服,先回家了
秋爸
第十二個故事
19歲的我,治病十年,不會再哭了
張小冉
第十三個故事
癌癥復發后,她放棄了復查
初一
第十四個故事
謝謝你們,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大人
吳薇薇
第十五個故事
罹患重疾的中年人
第七夜
第十六個故事
我和白血病相伴的二十余年
張捷
第十七個故事
女兒的病治好了,我想跟丈夫離婚
珠珠
第十八個故事
產房里,不愿讓丈夫陪產的媽媽們
初一
第十九個故事
愛美的大姨得了乳腺癌
張安安
第二十個故事
生孩子,對女人來說就像過一道鬼門關
張小冉
第二十一個故事
在產房門口拋下殘疾男嬰的一家人
帕三絕
第二十二個故事
兒童神經外科內,藏著很多家庭的難堪
十安
第二十三個故事
27歲,我想擁有兩條一樣長的腿
嵐影
第二十四個故事
身為腫瘤科醫生,我的老婆患了癌
秋爸
第二十五個故事
作為ICU護士的她,卻突然確診患了急性白血病
初一
唯有醫生看透的人性.完結篇 相關資料
1
我媽是在2010年確診癌癥的。一天晚上她突然感到小腹痛,爸爸打了120,把她送到醫院,經過醫生檢查診斷為宮頸癌。一周后,我媽又去了遼寧腫瘤醫院復查,確診為宮頸癌中期,需要住院治療。
我當時還在沈陽上研究生一年級,爸爸打電話給我,讓我去醫院。我到了醫院,才知道媽媽得了癌癥,對我來說這件事仿佛是晴天霹靂,我不敢相信這樣的事會發生在我的家庭。我哭著對媽媽說:“媽媽,你不能有事。”我媽說:“我沒事,我還沒有看到你研究生畢業,還沒看到你結婚,我還要帶孫子,我會好起來的。”
住院期間,我媽一共進行了三期放療。可能是因為有我在,我媽很堅強,每回從放療室出來都笑著看著我。可是放療對身體的傷害還是很明顯,我媽每回出來都需要在外面坐一會兒才能回到病房。醫生給我媽開了四種藥,每天早中晚都要吃。藥物的副作用讓我媽嘔吐,吃不下去飯,晚上失眠。一個月后我媽出院,體重從120斤變成只有86斤。
醫生對我和我爸說:“出院并不代表就沒事了。以后就要看患者的免疫力了,多休息,適當運動,最主要的是情緒,千萬不能讓她認為自己是癌癥患者就沒救了。記得每半年來醫院進行一次復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出院后我媽不再上班,提前辦理了退休,那一年她剛51歲。
我媽回家后,身體上已經沒有了任何癌癥帶給她的感覺,她做的是放療,不是化療,頭發也沒有少,只是精神沒有過去好,心理上始終無法回到正常人的狀態。她總愛發脾氣,經常一個人看著窗戶外面發呆。我問我媽在看什么,我媽說:“我感覺自己活不長了,肚子里好像有個東西。”我說:“媽,你別這么說,你忘記了你住院的時候對我說的話了嗎?你要看我研究生畢業,看我結婚,然后還要給我帶孩子。”我媽說:“可是現在你還在上學,那要等多少年!”我哭著說:“多少年都要等,你為我操心了半輩子,馬上就要享福了,你可不能放棄。”我媽看著我,激動地哭了,說:“我堅持。我一定要等到那一天。”
我因為上學不常在家,但是沈陽和撫順很近,我媽病了以后我每個周末都回家看她。
我爸和我媽時常因為一點小事吵架,我就當著我媽的面訓我爸。有時候并不是我爸的錯,是我媽得了癌癥后跟換了一個人似的,動不動就發脾氣。
我家經濟條件不好,我媽總說是因為自己住院治療讓家里雪上加霜,我說:“比我們家窮的人有的是,窮點好,窮點沒人惦記。我馬上就要畢業工作了,到時候家里會因為我變得更好,我多自豪啊,那些富二代根本不會比我有成就感。”
我總逗我媽笑,為的是讓她開心,但是我發現那只是暫時的,出院后我媽很少出門,和朋友來往也少了,待在家里就容易想東想西,我得讓她有事干才行。
1
我媽是在2010年確診癌癥的。一天晚上她突然感到小腹痛,爸爸打了120,把她送到醫院,經過醫生檢查診斷為宮頸癌。一周后,我媽又去了遼寧腫瘤醫院復查,確診為宮頸癌中期,需要住院治療。
我當時還在沈陽上研究生一年級,爸爸打電話給我,讓我去醫院。我到了醫院,才知道媽媽得了癌癥,對我來說這件事仿佛是晴天霹靂,我不敢相信這樣的事會發生在我的家庭。我哭著對媽媽說:“媽媽,你不能有事。”我媽說:“我沒事,我還沒有看到你研究生畢業,還沒看到你結婚,我還要帶孫子,我會好起來的。”
住院期間,我媽一共進行了三期放療。可能是因為有我在,我媽很堅強,每回從放療室出來都笑著看著我。可是放療對身體的傷害還是很明顯,我媽每回出來都需要在外面坐一會兒才能回到病房。醫生給我媽開了四種藥,每天早中晚都要吃。藥物的副作用讓我媽嘔吐,吃不下去飯,晚上失眠。一個月后我媽出院,體重從120斤變成只有86斤。
醫生對我和我爸說:“出院并不代表就沒事了。以后就要看患者的免疫力了,多休息,適當運動,最主要的是情緒,千萬不能讓她認為自己是癌癥患者就沒救了。記得每半年來醫院進行一次復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出院后我媽不再上班,提前辦理了退休,那一年她剛51歲。
我媽回家后,身體上已經沒有了任何癌癥帶給她的感覺,她做的是放療,不是化療,頭發也沒有少,只是精神沒有過去好,心理上始終無法回到正常人的狀態。她總愛發脾氣,經常一個人看著窗戶外面發呆。我問我媽在看什么,我媽說:“我感覺自己活不長了,肚子里好像有個東西。”我說:“媽,你別這么說,你忘記了你住院的時候對我說的話了嗎?你要看我研究生畢業,看我結婚,然后還要給我帶孩子。”我媽說:“可是現在你還在上學,那要等多少年!”我哭著說:“多少年都要等,你為我操心了半輩子,馬上就要享福了,你可不能放棄。”我媽看著我,激動地哭了,說:“我堅持。我一定要等到那一天。”
我因為上學不常在家,但是沈陽和撫順很近,我媽病了以后我每個周末都回家看她。
我爸和我媽時常因為一點小事吵架,我就當著我媽的面訓我爸。有時候并不是我爸的錯,是我媽得了癌癥后跟換了一個人似的,動不動就發脾氣。
我家經濟條件不好,我媽總說是因為自己住院治療讓家里雪上加霜,我說:“比我們家窮的人有的是,窮點好,窮點沒人惦記。我馬上就要畢業工作了,到時候家里會因為我變得更好,我多自豪啊,那些富二代根本不會比我有成就感。”
我總逗我媽笑,為的是讓她開心,但是我發現那只是暫時的,出院后我媽很少出門,和朋友來往也少了,待在家里就容易想東想西,我得讓她有事干才行。
有一天,我在小區里看到我媽的好朋友劉阿姨,她問我:“怎么好久不見你媽了?”我說:“我媽病了,癌癥,不想出門。”她說:“有這病也不能一直待在家里,要走出去,多和人交流,你看我像是得癌癥的人嗎?”
“劉阿姨,你也得癌了?”“乳腺癌,去年查出來的。”我這才知道劉阿姨也是去年查出得了乳腺癌,但是我在她身上根本看不到癌癥的影子。
劉阿姨說,那是因為她現在和一群癌友在一起。劉阿姨是通過病友知道癌友俱樂部的,她一開始情緒也不好,就想找個懂她的人說話。當進入癌友俱樂部后,劉阿姨發現她們一個個都很樂觀,因為同病相憐,所以更能相互幫助。
我說:“可以讓我媽加入你們嗎?”劉阿姨說:“當然可以,我現在就去和你媽說這件事。”
劉阿姨一進屋就感覺氣氛不對,見我媽沒精神地坐在沙發上,就說:“這怎么行啊,我聽說你得癌癥了,醫生不是說你沒事了嗎,如果像現在這樣無精打采的,好不了。”
我媽說:“我就是害怕,我感覺自己已經被判了死刑。”“哪有那么嚇人,醫生一定和你說過,心態很重要,你如果整天想著自己是一個癌癥患者,就無法戰勝病魔。你看我,像得癌癥了嗎?我感覺自己和正常人一樣。”
我媽吃驚地說:“你也得癌癥了?”“是,但我可不像你,自己嚇自己。人都是要死的,我們要好好活著,能出院就證明你沒事。”
我媽說:“如果連死都不怕,那我們還怕什么?”我對劉阿姨說:“快和我媽說說癌友俱樂部。”
劉阿姨說:“我剛開始和你一樣,可后來我想與其病懨懨地活一天,不如開開心心地活一天,既然癌癥剝奪了我們的健康,就不能再讓它把快樂也剝奪了,那不是更虧?于是我通過朋友介紹,加入了一個癌友俱樂部,里面都是像我們這樣的癌癥患者,但是在那里沒人討論癌癥,每個人都是為了快樂來的,快樂真的是會傳染的,所以我想讓你加入。”
我媽說:“真有這樣的俱樂部,都是癌癥患者,沒有誰看不起誰?”她說:“是啊,因為都是癌癥患者,所以更加懂得互相幫助,你如果愿意,我明天就帶你去。”我媽說:“我愿意去,快帶我去。”
我看到我媽在說她愿意去的時候眼里有光,那是自從我媽得了癌癥之后久違的光。
唯有醫生看透的人性.完結篇 作者簡介
全民故事計劃
創辦于2016年1月,國內知名的非虛構寫作平臺。[全民故事計劃]旨在用真實故事,記錄中國當下的日常風貌。
由親歷者講述,用質樸的語言,將他們或她們的人生中驚心動魄的故事寫下來。
自創辦以來,[全民故事計劃]挖掘了近1000個打動人心的真實故事,這些作者都是普通人,不同職業,不同年齡,有醫生、護士、刑警、消防員、快遞員、外賣員、流水線工人等等。
這個計劃屬于所有人,期待你的參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