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原中国图书网):网上书店,尾货特色书店,30万种特价书低至2折!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蘇海鯨波:蘇東坡傳(精裝)

包郵 蘇海鯨波:蘇東坡傳(精裝)

作者:蔣藍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時間:2025-01-01
開本: 16開
本類榜單:傳記銷量榜
中 圖 價:¥56.4(6.4折) 定價  ¥8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蘇海鯨波:蘇東坡傳(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30550
  • 條形碼:9787521230550 ; 978-7-5212-3055-0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蘇海鯨波:蘇東坡傳(精裝) 本書特色

這部傳記通過夾敘夾議的敘事方法,將自己置換為書中角色,建構了蘇

東坡人生命運高開低走,精神路途低開高走的雙向奔赴和成長過程,描

畫出了傳主在入世、出世、遺世之間迂回穿梭的動態形象,以及他樂觀

詼諧、從容淡定、悲天憫人的闊大襟懷。

——文史專家  劉彥君



作者有豐富的創作經驗并取得相當的文學成就,長期對蘇東坡進行深入研

究,比較全面地掌握了當代蘇東坡研究的狀況和學術成果,積累了較為深

刻的學術認知和思想認識。寫作扎實,文字優雅脫俗,敘述張弛有度。作

品具備較高的文學描寫能力和藝術表現力,是一部極具思想藝術水平的傳

記文學作品。

——文學專家  張  陵


蘇海鯨波:蘇東坡傳(精裝) 內容簡介

該書作者蔣藍是一個有著豐富創作經驗并取得相當文學成就的作家。他熱愛蘇東坡,熟讀東坡作品,且頗有心得,為《蘇海鯨波:蘇東坡傳》的寫作打下良好基礎。作者長期收集蘇東坡的相關資料,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積累了較為深刻的學術認知和思想認知,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前人對蘇東坡有研究,也比較全面地掌握了當代蘇東坡研究的狀況和學術水平,在作品中一種獨特的類似詞條解讀的方式,夾敘夾議,對蘇東坡人生經歷進行細致入微的勾勒和梳理,顯現出自己對蘇東坡深刻到位的理解。作品文字優雅脫俗,敘述張弛有度,體現出作者有較高的文學描寫能力和藝術表現力,值得讀者一讀。

蘇海鯨波:蘇東坡傳(精裝) 目錄

目錄


001  自序/從蘇軾到東坡


001  **章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153  第二章/回首黃州: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284  第三章/*美杭州: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美是杭州

379  第四章/魂斷惠州: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418  第五章/氣吞儋州: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459  第六章/北歸常州:

賣劍買牛吾欲老,乞漿得酒更何求


475  附錄一/蘇東坡年表

481  附錄二/參考文獻

483  后記/如金入范,隨注皆圓


展開全部

蘇海鯨波:蘇東坡傳(精裝) 相關資料

第一章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進士之鄉”眉州
一九四三年,林語堂出版了政論集《啼笑皆非》一書。起筆寫于一九四三年二月初,三月中旬脫稿,七月在紐約出版,當年底已印刷到第五版。一貫溫和寬厚的林語堂,鋒銳在這本書里脫穎而出,他批評了美英盟國的遠東政策,提出了以中西互補的文化觀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觀點。至于該書用意,他在該書中文譯本的序言《為中國讀者進一解》里開門見山指出:“當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蓋一感于吾國遭人封鎖,聲援無方;再感于強權政治種族偏見,尚未泯除;三感于和平之精神基礎未立,大戰之宗旨未明,《大西洋憲章》之適用范圍未定,自由與帝國之沖突難關未破。”①他自謂:“好夢打破,花落鳥啼,余有感于懷,乃作是書,以究世亂之源。其言苦,其志哀,雖謂用血淚寫成,未嘗不可。”
林語堂打破從《吾國吾民》開始從不親自動手把自己的英文著作譯成中文的慣例,他翻譯了《啼笑皆非》前半部分十一篇,后十二篇由徐誠斌翻譯。同年秋,林語堂帶著中文《啼笑皆非》全本,隨同宋子文從美國乘機,越喜馬拉雅山抵達昆明、重慶。書稿由設立在重慶白象街的商務印書館于民國三十四年(1945)一月推出,扉頁上有林語堂的獻詞:“此書贈良友華爾士先生、賽珍珠女士”。他先后在重慶、西安、寶雞、成都、桂林、長沙等地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參觀訪問與演講。
就在這一時期,林語堂已開始了《蘇東坡傳》的寫作,且已寫出數萬字。自然了,眉州成了他魂牽夢縈的所在。
關于林語堂到達成都的情況,當時成都《新民報》的一位記者記錄了這一場景:

一九四四年某天,《西風》雜志主編、幽默大師林語堂來成都訪友。為求清閑,他竭力躲避記者采訪。我從華西壩教授們的一個學術會上得到消息,就作為這個學術會的一員,參與了一系列的接待,也作了一系列的采訪,既得到獨家新聞,又團結了大后方的文化人。林語堂先生于下午搭郵車到成都的消息傳來后,當天《新民報》地方新聞版就刊出加框短消息:“郵車寄到林語之堂”。張友鸞以林語堂乃幽默大師,特用詼諧標題,更加突出了新聞的吸引力。林語堂先生在華西壩上,和大學同行與學生有短期的交誼和學術活動。《新民報》先后又有“林語堂九轉回腸”①“中國林語堂作英文講演”②等。林先生看見《新民報》的報道,莞爾不語,但他還是高興的。③

第一章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進士之鄉”眉州

一九四三年,林語堂出版了政論集《啼笑皆非》一書。起筆寫于一九四三年二月初,三月中旬脫稿,七月在紐約出版,當年底已印刷到第五版。一貫溫和寬厚的林語堂,鋒銳在這本書里脫穎而出,他批評了美英盟國的遠東政策,提出了以中西互補的文化觀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觀點。至于該書用意,他在該書中文譯本的序言《為中國讀者進一解》里開門見山指出:“當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蓋一感于吾國遭人封鎖,聲援無方;再感于強權政治種族偏見,尚未泯除;三感于和平之精神基礎未立,大戰之宗旨未明,《大西洋憲章》之適用范圍未定,自由與帝國之沖突難關未破。”①他自謂:“好夢打破,花落鳥啼,余有感于懷,乃作是書,以究世亂之源。其言苦,其志哀,雖謂用血淚寫成,未嘗不可。”

林語堂打破從《吾國吾民》開始從不親自動手把自己的英文著作譯成中文的慣例,他翻譯了《啼笑皆非》前半部分十一篇,后十二篇由徐誠斌翻譯。同年秋,林語堂帶著中文《啼笑皆非》全本,隨同宋子文從美國乘機,越喜馬拉雅山抵達昆明、重慶。書稿由設立在重慶白象街的商務印書館于民國三十四年(1945)一月推出,扉頁上有林語堂的獻詞:“此書贈良友華爾士先生、賽珍珠女士”。他先后在重慶、西安、寶雞、成都、桂林、長沙等地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參觀訪問與演講。

就在這一時期,林語堂已開始了《蘇東坡傳》的寫作,且已寫出數萬字。自然了,眉州成了他魂牽夢縈的所在。

關于林語堂到達成都的情況,當時成都《新民報》的一位記者記錄了這一場景:


一九四四年某天,《西風》雜志主編、幽默大師林語堂來成都訪友。為求清閑,他竭力躲避記者采訪。我從華西壩教授們的一個學術會上得到消息,就作為這個學術會的一員,參與了一系列的接待,也作了一系列的采訪,既得到獨家新聞,又團結了大后方的文化人。林語堂先生于下午搭郵車到成都的消息傳來后,當天《新民報》地方新聞版就刊出加框短消息:“郵車寄到林語之堂”。張友鸞以林語堂乃幽默大師,特用詼諧標題,更加突出了新聞的吸引力。林語堂先生在華西壩上,和大學同行與學生有短期的交誼和學術活動。《新民報》先后又有“林語堂九轉回腸”①“中國林語堂作英文講演”②等。林先生看見《新民報》的報道,莞爾不語,但他還是高興的。③


林語堂太忙了,他受到內遷到成都的五所大學成立的東西文化學社之請,做了系列演說,實在無法分身去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樓拜謁。當時錢穆先生恰在華西壩,他與林語堂都生于一八九五年。錢穆先生先后受聘于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和華西協合大學文學院歷史系,后在國立四川大學授課。聽說林語堂來到聞名遐邇的“壩上”,錢穆前去一晤。

錢穆后來回憶在成都初次與林語堂晤面的情形:林語堂就是兩指夾著煙卷,一面抽煙,一面談話,煙卷積灰漸長,林語堂談話不停,手邊附近又沒有煙灰缸。錢穆一面看著,一面擔心若煙灰掉落,將有損主人地上美麗的地毯。他問錢穆先生,成都到眉山有多遠?得知至少需要兩天水路行程,林語堂聳了聳肩。他似乎漫不在意,且直到煙灰已長及全煙卷十分之七的程度,“卻依然像一全煙卷,安安停停地留在語堂的兩指間”。后來錢穆與林語堂相交久了才了解,“我行我素”只是林語堂的外相,“但語堂另有他內心之拘謹不放松處”,“語堂之幽默,在我認為,尚不專在其僅抽煙卷之一面,乃更有其煙灰不落之一面”。

在我眼里,林語堂先生的幽默還有一面,那就是裊裊煙霧打開的詩意空間。

在《蘇東坡傳》中,他直接描寫了自己從未涉足的眉山風光:“在千年萬古為陰云封閉的峨眉山的陰影中,在樂山以北大約四十英里之外,便是眉州的眉山城。”“幸虧戰國時代李冰的治水天才,當地才有完整的水利灌溉溝渠,千余年來始終功能完好,使川西地區千年來沃野千里,永無水患。蟆頤山的小山丘下,稻田、果園、菜圃,構成廣漠的一帶平原,竹林與矮小的棕樹則點綴處處。”對于蜀地的地望他熟悉到了這等程度,就說明巴山蜀水早已滿溢胸次,似乎再次印證了想象的真實性高于、大于現實。

而一般情況是,現實總是輸于想象,但想象也未必高于現實。

千年以降,眉山不但有無邊竹濤與玻璃江碧水的相互托舉與呵護,更有桑樹、榿木、構樹、水杉、槐柳漸次漫漶的滿城蔥綠。

我總是以為,一座城市如果擁有一兩位彪炳千古的人物,就會讓這座城擁有一種別樣的魅力。這樣的人物會提振城市的精氣神,哪怕千年以后,人們還會因為這樣的人而銘記、傳播這座城,對它時時惦念。而擁有這樣的歷史人物,就是城市之幸。

在歷史上被稱為“三蘇”的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就出生在眉山。眉山何其幸運!

岷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之一,也是岷山與邛崍山的分界,岷江全長七百一十一公里,流經的地級行政區有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成都市、眉山市、樂山市、宜賓市,在眉山市歷來有“母親河”之稱。浩蕩的岷江自成都西北岷山余脈沖騰而下,野性難馴,經常四處泛濫,到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后,才變害為利。兩千多年來,灌溉川西平原千里沃野,《華陽國志》這樣概括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意思是說,都江堰水利工程完成后,成都平原要雨則雨,要晴則晴,真是風調雨順,老百姓從不知道饑餓的感覺是什么,天下的人都羨慕地稱此地為“天府之國”。

“天府”本身是一個官職,掌管天子的府庫。既然是天子府庫,那么肯定是藏富之地了,中國最早的“天府之國”并非成都,而是指關中平原。自從有了都江堰引水開始灌溉水網密布的上千萬畝良田以來,“天府之國”就成為成都平原的代稱,所以“天府”被用來形容成都平原的富庶。而位于成都城西南幾十公里的古城眉山,處于天府之國的大平原腹地,也為“三蘇”注入了岷江的活水以及詩情畫意。

民國版《眉山縣志》指出:“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介岷、峨之間,為江山秀氣所聚”。

蘇軾《東湖》詩有名句“吾家蜀江上,江水綠如藍”,展示了一江碧水與藍天水乳交融的景象。一條靜水深流的岷江,再加上兩岸邊的竹林、麻柳、桑樹與油菜花,魚翔淺底,那才是蘇軾最深愛的地方。岷江流貫眉山的全境,自北宋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兩岸遍布蜀地特有的高大榿木林與籠竹林,廣為種植的桑樹、苧麻、靛藍填滿了田疇周邊,舒緩的水浪難以穿越密林,南宋大詩人陸游曾來眉山探尋東坡遺韻,他的詩《眉州披風榭拜東坡先生遺像》指出:“蜿蜒回顧山有情,平鋪十里江無聲。”正是真實的描繪,他由衷贊嘆“孕奇蓄秀當此地,郁然千載詩書城”,這也正是眉山被稱為“詩書城”的來歷。岷江下行,經樂山到宜賓匯入長江,航路發達,哺育了眉山的富庶。眉山距離成都僅有幾十公里路程,千年以來一直是成都城糧食、禽肉、蔬菜、水果的供應基地,岷江以及其支流府河連接起兩座城市,一衣帶水,不僅溝通了眉山與東西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而且不斷遷入的外地人也改變了眉山的人口構成,對眉山的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人們的印象里,巴山蜀水是浪漫而神秘的。在這樣的地緣格局下,自古以來眉山人并不孤陋寡聞,現在有人總結眉山的文化特征是:一山、二灘、三文化。“一山”特指著名的“中國桌山”瓦屋山,蘇軾有詩“瓦屋寒堆春后雪”,指的就是瓦屋山上氣勢磅礴的春雪。“二灘”說的是風光綺麗之地——位于仁壽縣的黑龍灘與洪雅縣的槽漁灘。“三文化”指的恰是彭祖為代表的長壽文化、李密的孝道文化與 “三蘇”文化。

唐代末年,北方戰亂紛飛,比如北宋末年“靖康之亂”以及南宋末年的一系列戰爭,中原人民受盡了戰火之苦。而四川盆地受戰爭的影響較小,當時四川很平靜,五谷豐登。大量來自燕趙、華東的大家族相繼遷居到眉山,帶來了先進的文化。由于本地生產技術的積累,再加上江南雕工為躲避戰爭而內遷,雕版印刷在成都一枝獨秀,造就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北宋開寶四年(971),成都開始雕刻多達五千余卷的《大藏經》以后,眉山、潼州、邛崍等地的雕版印刷也發達起來,成都和眉山一帶,更是雕版印刷的集中地,與兩浙地區、福建并稱“全國三大刻書之地”。有意思的是,北宋王稱撰寫的《東都事略》說,有宋刻眉山程舍人宅刊本,目錄之后有一個牌子字提示:“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許覆板”,相當于現在的“版權所有,不準翻印”。這是中國最早出現的關于擁有版權、不許翻印的告示。“眉山程舍人”極可能就與蘇軾母親的程氏家族有關。這就是說,最早意識到版權保護的事例,同樣起源于眉山。

宋代的學校,官辦的有府學、州縣學,民辦的有私學及書院。州縣辦學往往與寺廟有關,廟宇多的地方學校就多。據統計,宋代四川當時所建廟學,成都府路四十六處,潼川府路三十五處,利州路十一處,夔州路八處,總計一百處。成都府路廟學最多,眉州屬成都府路,而據南宋末趙與時《賓退錄》卷一記載,單是眉州就有廟學(鄉校)、山學十三所。而四川別的地方,加起來僅有六所。而兩宋時期的眉山,所轄區域只不過二十鄉、六鎮,大約二萬戶,在這樣的空間里涌現如此眾多的學校,堪稱奇跡。

所謂“山學”,也就是私學,在當時相當發達,學生不少。宋代四川各地所建書院(大多建于南宋)共二十多所,眉州有著名的巽巖書院等。由此可以看出,凡各類學校較多的州府,比如眉州,無疑是蜀地文化最為繁榮的地區。

我們可以這樣說,刻書行業的繁榮與學校的大量興建,為眉山人才的崛起提供了沃土,促進了當地教育的蓬勃發展。

到北宋中期,當地人參加科舉考試已蔚然成風。蘇軾蘇轍兄弟應試那年,僅眉山一縣被舉薦參加禮部進士考試的學生竟有四五十人,當年進士及第的有十三人之多。根據《元豐九域志》所載,兩宋時期,眉州管轄眉山、彭山、丹棱、青神四縣,所轄的區域小,眉州也不是當時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卻出了九百零九名進士①,其中彭山縣十一人、丹棱縣二十六人、青神縣二十四人……放到全國范圍來看,兩宋三百一十九年一共取進士四萬二千三百九十人,眉山進士人數占全國進士總人數的百分之二點一四,相當于每一百名進士中就有兩名眉山人,即便當時成都和南宋京城所在地的浙江地區,亦不一定達到這個水平。難怪宋仁宗皇帝感嘆:“天下好學之士皆出眉山。”眉山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進士之鄉”,被譽為“千載詩書城”“人文第一州”。

北宋之時,天下文章四川多,而四川文章又多出自眉州。除世人熟知的“三蘇”外,眉州還有程公說、程公許、王當、王傅、家鉉翁、杜大珪、李燾、陳慥、唐庚、孫抃等等,均在政治、經濟、文化、文學、書畫等領域各領風騷。

陸游游歷眉山后,在長詩《眉州披風榭拜東坡先生遺像》里發出如此感嘆:“蜿蜒回顧山有情,平鋪十里江無聲。孕奇蓄秀當此地,郁然千載詩書城。”

南宋時期,著名詩人范成大(1126—1193)曾擔任成都和四川的高官,他在《吳船錄》中記錄了一次難忘的眉山之行,展示了他對眉山城市建設的好感:“午后,至眉州城外江,即玻璃江也。冬時,水色如此。方夏涼,潦怒濤漲,皆黃流耳。江上小山名蟆頤,川原平遠,似江浙間。城中荷花特盛,處處有池塘,他郡種荷者皆買種于眉。遍城悉是石街,最為雅潔。”說明眉州城街道潔凈,而范成大恰是在初到成都倡導青磚鋪地成為潔凈街區的第一人。當地種植有很多荷花,遠銷各地。這里提到的“蟆頤”山,與蘇東坡的出生還有一番故事呢!

蘇軾有詩贈同鄉的《送楊孟容》:“我家峨眉陰,與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飲玻瓈江……”在這首“效黃魯直體”的作品里,窄韻疊波之余,這靜水深流的意蘊讓人聯想。玻瓈江也作玻璃江,就是指岷江流經眉山城東門到青神縣這一段江流,萬里夕陽垂,地闊大江流,尤其是秋冬時節更是江水澄碧,倒映朵朵白云,遍布四野的水塘里荷葉盈露,像是翡翠一般美麗,所以眉山的荷花馳名遠近。而位于紗縠行的蘇東坡老宅(現在的三蘇祠博物館)里,就栽種了很多荷花。城內石板鋪就的街道整潔而清雅……范成大用細膩的筆觸,真實描繪了一個山川靈秀、富庶雅潔的山水之城。

東坡云“青山有似少年子”。這條玻璃江,煥發著嬰兒一般的光澤,一直流淌在東坡的夢里。而玻璃江澄碧泛藍,似乎一開始,就是成熟的。

蘇軾祖輩

唐朝人魏顥在為李白《李翰林集》所作序中指出“劍門上斷,橫江下絕,岷峨之曲,別為錦川。蜀之人無聞則已,聞則杰出”。這一蜀地人才的現象,明朝李贄在《續焚書》中進一步發現: “岷江不出人則已,一出人則為李謫仙、蘇坡仙、楊戍仙,為唐代、宋代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李贄恨不得“余是以竊附景仰之私……儼然如游其門,躡而從之”(《讀〈升庵集〉》)。相比于黃河文化帶的人才譜系,那里逐漸形成了漸悟、漸進、漸行的扎實學風與社會風尚,所以一個巨子的出現,猶如山峰連臂推舉而起的東岳泰山;而處于長江文化帶的巴蜀地區自古出逸才奇人,人們在亦步亦趨之余,更有一種追求頓悟、靈動、突發而至甚至劍走偏鋒的峻急特征。這固然源于蜀地地緣、季候、物產的不同,更源于通達亞洲西南的“蜀身毒道”,將異域文化不絕輸送傳遞而來,以及自秦朝就開始的移民入川,這些因素與本土文化“對撞生成”而出現了獨秀的巴蜀文明。

漢代辭賦家司馬相如說:蜀地往往“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意思是,如果要建立不尋常的功業,必須依靠不尋常的人才。而蘇軾的曾祖父、祖父,都屬于這一類不走尋常道路的民間奇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父母的影響力永遠大于老師。何況,蘇東坡的父親蘇洵本是怪才,連他的祖輩也具有鄉野異人的氣質。

蘇東坡的曾祖父蘇杲,居住在眉州丹棱縣鄉野,以種田務農為業,善良而本分。據說他孝順父母,愛護兄弟,對于朋友講信用,對鄉親無論親疏都非常敬愛。因為他特別勤勞,加上善于治理生產,所以家有余財。但他不貪心,不取非分之財。

在北宋王朝收服后蜀孟昶政權的時候,后蜀數百宮室人員被俘入京。蜀地的富豪貴人爭相拋棄土地與房屋,跑到汴京,一是避禍,二是千方百計鉆營權門,渴望謀求仕途。本地人自然是鵲巢鳩占,取用了富豪拋棄的土地與房屋。對此蘇杲卻不屑為之,還說:“我怕因此而禍害我的兒子。”

終其一生,他擁有不到兩頃的田土。他的住宅也很敝陋,卻自由自在生活,不以為意。盡管條件不算富有,但他喜歡施舍,施舍了又不肯讓人知道是他施舍的。他說:“錢財多了不施舍于人,我怕別人謀害我;施舍于人而讓人知道了,別人會以為我好出名。”如今看來,他才是深諳施舍奧義之人。因為懂得施舍的人不會愛好名利,而且不貪求福報。一旦為了求功德而行善,為了福報而施舍,那么施舍的善行將大打折扣。

他的一個兄弟一度犯事,臨到被捕之前了,兄弟就對他講:“如果我死在監獄了,就請你照顧我的妻兒。還請你打聽我的事情嚴重不嚴重,不嚴重就送肉給我吃,嚴重的話就送素菜來。我見到素菜,就絕食,一死了之。”事態峰回路轉,這個兄弟得到了法律寬釋,回家后對蘇杲大發感嘆:“我不是沒有其他兄弟,但可以‘寄生死者’,我心中就只有你這個大哥了!”

鑒于這樁往事,到了蘇杲臨終之際,他妻子把年少的兒子蘇序帶到他病榻之前,對蘇杲說:“你何不把我們的兒子也托付給你幫助過的兄弟呢?”

回光返照的蘇杲眼睛冒起了一道亮光,笑著回答:“只要我們的兒子是賢能的人,雖不是我兄弟的人,也會與我們的兒子親近友好;如果我們的兒子不是賢能之人,即便是我的兄弟,也會斷然拋棄!所以啊,口頭的托付有什么用呢?口頭的應允有什么用呢?你還是好好教育兒子吧!”①

如果說蘇杲的慷慨大度,一是出于純良的天性,二是源于眉州的淳樸民風,那么在兒子蘇序看來,行善簡直就是生活的應有之義。

蘇軾的祖父蘇序(973—1047),比蘇杲走得更遠,屬于蜀地鄉村不多見的奇人。

蘇序當時仍生活在鄉間,應在眉州城北郊外一個叫“撥股祠”的地方。撥股祠亦叫撥股廟,根據清光緒版《丹棱縣志》卷二記載,亦名為“東坡場”,位于今眉山市東坡區三蘇鎮三蘇場,距眉山縣城三十五公里,距丹棱縣城僅有六七公里,傳說這片呈露紅壤的平原與淺丘上,有一座蘇家的鄉間私第,至今尚有連鰲山、千年拱背橋、望月坡和望蘇橋等歷史遺跡。對此《眉山縣志》記載云:“三蘇鄉的三蘇場,原為蘇洵父子故居處,元代建三蘇祠,后稱‘撥股祠’,清代以此建場,名三蘇場。”②據說蘇家最初定居于眉山的修文鄉,后由于家族繁衍生息,其中一支便從家族田地中劃撥一股地方,遷徙定居到了三蘇場,這一支族人為紀念這一重大事件,故立祠名“撥股”以為紀念。元明以來,此地已建有“三蘇祠”。

首先,蘇序“奇”在哪里呢?

俗話說這樣的人叫“南人北相”,他身材魁偉健壯,強力之人往往為人慷慨大度,卻也待人謙恭有禮,鄰居無論貴賤,與他都有交情。而且除非遇到緊急事情,他平時從不騎馬,理由是怕見到比自己年長的老人步行,就使自己感到慚愧。他把自己的幾十畝土地種上了粟,也種了一些稻米,收獲后用去殼的稻米跟別人交換粟,用大糧倉儲存起來,誰也不明白他這樣做的原因。他只是說,唯有粟“性堅能久”,可以儲存多年而不腐。這樣儲存了好幾年,粟竟達到三四千石(一石為一百市斤)之多。

在蘇序二十二歲的這一年,青神縣李順帶頭造反,攻打眉州。人心惶惶之際,蘇序每天參與守衛城市,氣穩神定。此時屋漏又逢連夜雨,他的父親蘇杲病逝!而攻城越來越猛烈,人們都憂心忡忡的,但是蘇序依舊像平常一樣該干什么干什么。戰亂平息后,眉州一帶又是大旱,莊稼近乎絕收,大饑荒就開始在這富庶之地蔓延。蘇序毫不猶豫開倉送谷,先給族人,然后給妻子娘家人,再給佃戶和窮人,使大家都平安度過了災荒之年。與此同時,他還在房前屋后遍種大芋頭(古語蹲鴟),用大甑子蒸熟擺在門外,任人取用……

第二年別人來歸還他的稻谷,他擺擺手拒絕了,說鄰里之間相互幫助是應該的。由此可以看出他助人為樂的品格。

后來有人這樣追問:“您為什么一定要貯存這么多谷子呢?”

蘇序的回答是:“不去殼的谷子,可以貯存很長時間不霉爛不生蟲,所以我才大量貯存備荒。”

一問一答之間,顯示出蘇序的遠見與慷慨大度。古人認為和睦的鄰里關系,是相互幫助,貧富可以調劑,危難可以相助。蘇序的豁達人品與清正家風,深刻影響了蘇家的后人。

蘇序的奇事,還有很多。

蜀人自古就有飲酒的習俗,唐朝李白就是公認的“酒仙”。蘇序也不例外,他勞動之余就愛喝幾杯,尤其喜歡與鄉野老人對飲,一邊喝還一邊放聲高歌,這分明是一個快樂、耿直的鄉野之人!有一天中午他喝得正酣,從眉州傳來了天大的喜訊:他的二兒子蘇渙科考及第了!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啊,按理說應該大肆慶祝一番,可他呢,并沒有做任何準備,繼續在田野里勞動著……

當時國家規定,兒子中舉,父親可以因此而得到一個朝廷的官職,這叫“誥封”。朝廷誥封蘇序官銜的文書很快也敲鑼打鼓送來了,同時還有兒子蘇渙為他購置的官服、官帽、笏板、交椅等用品也一起送到了。當時蘇序仍在雞毛小店喝酒,他衣冠不整,坐相不雅,醉醺醺地一把抓過文書,就將文書與各種雜物統統塞進一只布袋里。有趣的是,還將沒吃完的一大塊牛肉也一起塞進了同一只布袋,讓村童替他背著,自己騎驢搖搖晃晃地進城。

聽說他接受了朝廷封誥,一些人跑到郊外路邊來看稀奇,他們終于見到了醉醺醺的“蘇大人”,行頭是兩只農夫用的布口袋,無不放聲大笑。而爛醉如泥的人,卻從不跌倒,足見蘇序的定力。

哈哈哈,大家頭一回見到這副模樣的“官人”!

在北宋的巴蜀地區,已經出現若干行業神,比如田神、蠶神等等,農民十月農事大體結束,均要準備酒食,以報田神。《太平寰宇記》卷一三七指出,巴蜀一帶“皆重田神,春則刻木虔祈,冬則用牲解賽,邪巫擊鼓,以為淫祀,男女皆唱竹枝歌”。

在此氛圍下,蘇序還是一位不信邪的勇者。蘇軾回憶說,當年眉州有一座大廟,供奉土神“茅將軍”。

宋代錢易《南部新書》載:“江淮間多九郎廟與茅將軍廟。九郎者俗云即苻堅之第九子,曾有陰兵之感。茅將軍者,廟中多畫伏虎之象……”這是說,浙西有位叫德林的和尚,年輕時游舒州,于路邊看見一個人正拿鋤頭清理一塊一丈大小的土地,周圍幾十里沒有人家,覺得很奇怪,就問那人。那人說:“過去我有一次從舒州往桐城去,走到這里突然發起了瘧疾。走不動了,就躺在草叢里。等稍清醒過來時,天已黑下來。四望沒有人煙,只聽得虎豹吼叫,心里想我是非死在這里不可了。突然有一個人騎著馬來到我跟前,看那樣子仿佛將軍,帶著不少人。將軍下馬,坐在胡床上。過了一會兒,他叫來兩個兵,對他們說,好好保護這個人,明天把他送到桐城去。說完就上馬走了,轉眼已不見,只剩下兩個兵守著我。我勉強坐起來問他們,他們說,那人是茅將軍,經常夜里出來獵虎。怕你被虎傷,特派我們保護你。我想再仔細問問,因為太難受又躺下了。等我醒時,太陽已出來了,兩個兵也不見了,我就爬起來趕路。只覺得兩腿特別輕快,跟沒病時一樣。到了桐城,病完全好了。所以我就在遇見茅將軍的地方給他修個小祠廟祭祀他。”德林和尚到舒州待了十年,等回來時一看,村子里到處都建有茅將軍的祠廟。

這其實涉及宋朝民間的信仰,當分正朔與巫覡。而混跡于正朔神廟的巫覡,在崇祀氛圍十分濃厚的巴蜀地區較為普遍。比如當時在黎州(今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有武侯祠,“雜他土木鬼神,甚不典”,這當然要清除出列。官方大力禁巫, 也對與巫覡相關的祠廟尤其是淫祀加以打擊。比如雅州知州王惟正,“按祠廟之不在祀典者, 投其像于江, 徹屋材以補官舍, 巫覡為之易業。”王惟正打擊的是不在祀典之列的祠廟,即非正祀。

在這樣的影響之下,在蘇序眼里,眉州百姓一旦對巫覡供奉的禮物欠豐盛,那么“茅將軍”就降下瘟疫和災禍。真乃“是可忍,孰不可忍”!百姓本就困苦,大家都吃不好穿不暖,哪來豐厚的祭拜物品?有一天,出離憤怒的他率領十幾個村民沖進“茅將軍”廟,揮斧砸碎了神像,還把碎塊扔進了山溝。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廟也拆毀了。奇妙的是,從此眉山風平浪靜,也沒有什么災禍降臨……

更奇特的是,蘇序還有一次與“茅將軍”的遭遇之戰。

天圣二年(1024),蘇序第二子蘇渙(1000—1062)進士及第!這可是自蘇味道以來,眉山蘇氏家族的天大喜訊。消息傳到老家,蘇序與族人趕往蜀道劍門關迎接蘇渙。宋代“蘇門六君子”之一的李廌在《師友談記》里記載了蘇軾的口述,那是一段非常傳神的事件:


伯父初登第,太傅甚喜,親至劍門迎之。至七家嶺,忽見一廟甚大,視其榜曰“茅將軍”。太傅曰:“是妖神卻在此為幻耶?”方欲率眾復毀,忽一廟吏前迎拜,曰:“君非蘇七君乎?某昨夜夢神泣告曰:明日蘇七君至,吾甚畏之。哀告蘇七君,且為容恕,幸存此廟,俾竊食此土也。”眾人怪之,共勸焉,乃舍。①


七家嶺的廟祝“夢神泣告”云云,顯然是托詞,但蘇序敢于毀廟破迷信,確系事實。由此可見蘇序敢于出頭的性格。

蘇序粗枝大葉,讀書不求甚解,但晚年迷上了寫詩。鄉間生活、縣城見聞都能引發他的詩興,所作竟有一千多首,可惜時光荏苒,未能流傳下來。

今人有這樣的評價:蘇杲、蘇序父子二人性格不同:蘇杲有點膽小,做事謹慎;蘇序比較豪放,不拘小節。但他們都善良好義,樂于助人。這正是蜀地民風的美德。

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從他的孫子蘇軾身上,完全可以發現他們驚人的相似之處。


蘇海鯨波:蘇東坡傳(精裝) 作者簡介

蔣藍,詩人,散文家。中國作家協會散文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作協常務副主席,四川大學文新學院特聘導師,成都文理學院客座教授。已出版《成都傳》《蜀人記:當代四川奇人錄》和《蔣藍作品系列五卷》等三十多部作品。獲得人民文學獎、朱自清散文獎、萬松浦文學獎等。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气处理工程-深圳丰绿环保废气处理公司 | 拉力机-拉力试验机-万能试验机-电子拉力机-拉伸试验机-剥离强度试验机-苏州皖仪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高压无油空压机_无油水润滑空压机_水润滑无油螺杆空压机_无油空压机厂家-科普柯超滤(广东)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纯水电导率测定仪-万用气体检测仪-低钠测定仪-米沃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www.milwaukeeinst.cn 锂辉石检测仪器,水泥成分快速分析仪-湘潭宇科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手术室净化装修-手术室净化工程公司-华锐手术室净化厂家 | 并网柜,汇流箱,电控设备,中高低压开关柜,电气电力成套设备,PLC控制设备订制厂家,江苏昌伟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软膜天花_软膜灯箱_首选乐创品牌_一站式天花软膜材料供应商! | 安德建奇火花机-阿奇夏米尔慢走丝|高维|发那科-北京杰森柏汇 | 斗式提升机_链式斗提机_带式斗提机厂家无锡市鸿诚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 建筑资质代办-建筑资质转让找上海国信启航 | 高扬程排污泵_隔膜泵_磁力泵_节能自吸离心水泵厂家-【上海博洋】 | 杭州中策电线|中策电缆|中策电线|杭州中策电缆|杭州中策电缆永通集团有限公司 | 机床导轨_导轨板_滚轮导轨-上海旻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电力测功机,电涡流测功机,磁粉制动器,南通远辰曳引机测试台 | 首页-浙江橙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石磨面粉机|石磨面粉机械|石磨面粉机组|石磨面粉成套设备-河南成立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 深圳天际源广告-形象堆头,企业文化墙,喷绘,门头招牌设计制作专家 | 二手光谱仪维修-德国OBLF光谱仪|进口斯派克光谱仪-热电ARL光谱仪-意大利GNR光谱仪-永晖检测 | 上海办公室装修,办公楼装修设计,办公空间设计,企业展厅设计_写艺装饰公司 | 全自动不干胶贴标机_套标机-上海今昂贴标机生产厂家 | (中山|佛山|江门)环氧地坪漆,停车场地板漆,车库地板漆,聚氨酯地板漆-中山永旺地坪漆厂家 | 储能预警-储能消防系统-电池舱自动灭火装置-四川千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 硅PU球场、篮球场地面施工「水性、环保、弹性」硅PU材料生产厂家-广东中星体育公司 | 保健品OEM贴牌代加工厂家_德州健之源| 中山市派格家具有限公司【官网】| 上海办公室装修,办公楼装修设计,办公空间设计,企业展厅设计_写艺装饰公司 | 「钾冰晶石」氟铝酸钾_冰晶石_氟铝酸钠「价格用途」-亚铝氟化物厂家 | TPM咨询,精益生产管理,5S,6S现场管理培训_华谋咨询公司 | 在线浊度仪_悬浮物污泥浓度计_超声波泥位计_污泥界面仪_泥水界面仪-无锡蓝拓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庭院灯_太阳能景观灯_草坪灯厂家_仿古壁灯-重庆恒投科技 | 智能家居全屋智能系统多少钱一套-小米全套价格、装修方案 | 申江储气罐厂家,储气罐批发价格,储气罐规格-上海申江压力容器有限公司(厂) | 生物颗粒燃烧机-生物质燃烧机-热风炉-生物颗粒蒸汽发生器-丽水市久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哈尔滨京科脑康神经内科医院-哈尔滨治疗头痛医院-哈尔滨治疗癫痫康复医院 | 酒精检测棒,数显温湿度计,酒安酒精测试仪,酒精检测仪,呼气式酒精检测仪-郑州欧诺仪器有限公司 | 10吨无线拉力计-2吨拉力计价格-上海佳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工业设计,人工智能,体验式3D展示的智能技术交流服务平台-纳金网 J.S.Bach 圣巴赫_高端背景音乐系统_官网 | 外观设计_设备外观设计_外观设计公司_产品外观设计_机械设备外观设计_东莞工业设计公司-意品深蓝 | 齿轮减速机电机一体机_齿轮减速箱加电机一体化-德国BOSERL蜗轮蜗杆减速机电机生产厂家 | 耐力板-PC阳光板-PC板-PC耐力板 - 嘉兴赢创实业有限公司 | 发电机组|柴油发电机组-批发,上柴,玉柴,潍柴,康明斯柴油发电机厂家直销 | 转子泵_凸轮泵_凸轮转子泵厂家-青岛罗德通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铝镁锰板厂家_进口钛锌板_铝镁锰波浪板_铝镁锰墙面板_铝镁锰屋面-杭州军晟金属建筑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