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歷年真題及標準預測試卷 初級中學(全兩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210243
- 條形碼:9787519210243 ; 978-7-5192-1024-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歷年真題及標準預測試卷 初級中學(全兩冊) 本書特色
《中公版·2025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歷年真題及標準預測試卷(初級中學)》具有以下特色:
中公教師資格考試團隊研發:凝聚中公教師資格專業團隊的集體智慧。
適用對象明確:專為國家教師資格考生量身定做。
契合真題編寫:題目命制規范,考點分布合理。
特色精華內容:答案詳細專業,題目解析詳盡。
沖刺復習佳品:承前啟后,及時進入臨考狀態。
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歷年真題及標準預測試卷 初級中學(全兩冊)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國家教師資格考試《考試大綱與說明》,收錄了教師資格統考近六次考試的真題,并精心編寫了十套標準預測試卷。本書力求將國家教師資格考試所考查的知識點全部呈現出來,是一本專門針對國家教師資格考試的專用復習教材。整套試卷緊扣考試大綱,全面覆蓋真題考點,每道試題均由中公教育教師資格考試研究院的專家和數百位一線師資精心編寫解析,深入淺出地向考生講解知識要點。
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歷年真題及標準預測試卷 初級中學(全兩冊) 目錄
目錄
2024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初級中學)/1
2023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初級中學)/11
2023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初級中學)/22
2022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初級中學)/34
2022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初級中學)/43
2021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初級中學)/1
2021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初級中學)/11
2020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初級中學)/21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初級中學)/31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初級中學)(精選)/38
教師資格考試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標準預測試卷(一)/1
教師資格考試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標準預測試卷(二)/10
教師資格考試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標準預測試卷(三)/19
教師資格考試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標準預測試卷(四)/28
教師資格考試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標準預測試卷(五)/36
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歷年真題及標準預測試卷 初級中學(全兩冊) 相關資料
2023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
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初級中學)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50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涂、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6小題,每小題2分,共52分)
1.下列選項中,屬于互補色關系的一組色彩是()。
A.橙與紅 B.藍與綠
C.黃與紫 D.黑與白
2.中國傳統花鳥畫的審美追求是()。
A.借物抒情 B.傳神寫照
C.情景交融 D.道法自然
3.《韓熙載夜宴圖》描繪了韓熙載設宴行樂、賓主盡歡的情景,整卷展現了五個場景,下列選項中順序正確的是()。
A.觀舞、聽琵琶演奏、宴間歇息、清吹、宴散送賓
B.清吹、觀舞、宴間歇息、聽琵琶演奏、宴散送賓
C.聽琵琶演奏、清吹、宴間歇息、觀舞、宴散送賓
D.聽琵琶演奏、觀舞、宴間歇息、清吹、宴散送賓
4.如圖1,宋代白瓷孩兒枕由哪個窯燒制?()
圖1
2023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
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初級中學)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50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涂、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6小題,每小題2分,共52分)
1.下列選項中,屬于互補色關系的一組色彩是()。
A.橙與紅 B.藍與綠
C.黃與紫 D.黑與白
2.中國傳統花鳥畫的審美追求是()。
A.借物抒情 B.傳神寫照
C.情景交融 D.道法自然
3.《韓熙載夜宴圖》描繪了韓熙載設宴行樂、賓主盡歡的情景,整卷展現了五個場景,下列選項中順序正確的是()。
A.觀舞、聽琵琶演奏、宴間歇息、清吹、宴散送賓
B.清吹、觀舞、宴間歇息、聽琵琶演奏、宴散送賓
C.聽琵琶演奏、清吹、宴間歇息、觀舞、宴散送賓
D.聽琵琶演奏、觀舞、宴間歇息、清吹、宴散送賓
4.如圖1,宋代白瓷孩兒枕由哪個窯燒制?()
圖1
A.汝窯 B.定窯
C.官窯 D.鈞窯
5.如圖2,“三百石印富翁”印章的作者是()。
圖2
A.吳昌碩 B.張大千
C.齊白石 D.李可染
6.下列徐悲鴻的作品中,創作于抗日戰爭時期,借以表達萬眾一心、抗戰到底創作意圖的是()。
A.《愚公移山》 B.《風雨雞鳴》
C.《奔馬》 D.《九方皋》
7.如圖3,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位于()。
圖3
A.尼泊爾 B.印度
C.柬埔寨 D.日本
8.如圖4,現代雕塑作品《斜倚的人體》的作者是()。
圖4
A.奧古斯都·羅丹 B.貝尼尼
C.馬約爾 D.亨利·摩爾
9.如圖5,該建筑是著名建筑大師貝聿銘為某地設計的富有創意的、地域特色濃郁的博物館,其創意來源于下列選項中的傳統建筑樣式()。
圖5
A.西藏民居 B.徽州民居
C.蘇州民居 D.北京民居
10.如圖6,有關該作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圖6
A.《自由引導人民》是德拉克羅瓦的名作,現藏于法國巴黎盧浮宮
B.作品動感強烈,主體突出,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品
C.以法國民眾抗爭為題材,以希臘女神為象征,引導民眾前進
D.作品色彩對比強烈,造型嚴謹,展現了古典主義繪畫的特點
11.倫勃朗的油畫作品所采用的主要繪畫語言是()。
A.線條 B.色彩
C.光影 D.肌理
12.如圖7,民間畫訣“十斤獅子九斤頭,一斤尾巴掉后頭”。這說明民間美術中表現獅子的常用手法是()。
圖7
A.變形與夸張 B.寫實與表現
C.抽象與提取 D.還原與寫生
13.楊柳青年畫所屬的版畫形式是()。
A.金屬蝕刻版畫
B.實物印制版畫
C.紙版漏印版畫
D.木版套色版畫
14.依據《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下列選項中學段劃分正確的是()。
A.第一學段1~2年級,第二學段3~5年級,第三學段6~7年級,第四學段8~9年級
B.第一學段1~2年級,第二學段3~4年級,第三學段5~6年級,第四學段7~9年級
C.第一學段1~3年級,第二學段4~6年級,第三學段7~9年級
D.第一學段1~2年級,第二學段3~5年級,第三學段6~9年級
15.下列選項中,與《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課程理念的表述不相符的是()。
A.堅持以美育人 B.重視藝術逖C.面向全體學生 D.突出課程綜合
16.依據《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下列選項中對核心素養描述準確的是()。
A.核心素養能在藝術課程學習中得到有效提升,逐步形成責任擔當、學會學習、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
B.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思維和文化理解,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必 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C.核心素養是相輔相成的,貫穿藝術學習的全過程,其中藝術表現最能體現學生創意思維和創新能力
D.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 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17.關于美術課程“綜合·探索”藝術實踐課程描述正確的是()。
A.學生將所掌握的美術知識、技能和思維方式,與自然、社會、科技、人文相結合,進行綜合探索與學習遷移,提升核心素養
B.學生將所學的美術知識與技能,運用于跨學科學習,提升核心素養
C.學生將所學的美術知識與技能,運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審美素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升核心素養
D.學生將所掌握的美術知識、技能和思維方式,圍繞主題進行平面、立體或動態等作品創作,表達思想和情感,提升核心素養
18.依據《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部分描述不準確的是()。
A.藝術課程資源是藝術課程內容的重要來源和藝術活動的重要載體,也是藝術課程教學實施的基本保障
B.藝術課程資源應該是國家提供的,如專業教室、畫具材料等,不需要教師去開發
C.藝術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要堅持正確的導向,廣泛而有針對性地利用地方和社會文化資源
D.學校要提供條件,幫助教師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設備等開發信息化藝術課程資源
19.下列選項中,《線材造型》一課指向“審美感知”素養的是()。
A.能運用線材造型的方法,創造人物、動物等造型
B.基于不同線材的特性,學習線材造型的基本方法
C.通過欣賞線材造型的美術作品,感受線材造型的藝術美感
D.領悟中外線材藝術作品的文化內涵,理解藝術對文化發展的貢獻
20.張老師在上《羅丹的雕塑》一課時,讓學生模仿《加萊義民》作品中的人物表情和動態。該教學方法是()。
A.示范教學法 B.角色扮演法
C.案例教學法 D.頭腦風暴法
21.下列選項中,適合作為《動漫形象設計》一課教學難點的是()。
A.激發想象力,設計性格鮮明的動漫形象
B.掌握基本的動漫形象設計方法和步驟
C.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人物形象的動漫設計
D.搜集圖片,欣賞動漫作品并了解動漫特征
22.如圖8,該教學過程體現的教學行為是()。
圖8
A.分析作品的創作過程
B.了解民間工藝過程
C.示范浮雕的制作過程
D.展示泥塑創作過程
23.新課程背景下,王老師上《漢字的裝飾藝術》研究課時,在學生實踐環節,下發準備好的裝飾字體圖例,讓學生通過臨摹完成作業。對此教學活動描述恰當的是()。
A.培養了學生的創意實踐能力
B.學生沒有掌握多種漢字創意手法
C.學生沒有形成文化理解能力
D.沒有讓學生自主探究與創意表達
24.鄭老師上《畫畫你我他》一課時,先把各任課教師的照片展示在大屏幕上,引導學生觀察每位教師的形象特征后,布置了“給自己喜歡的老師畫一幅漫畫肖像”的學習任務。下列選項中,對此描述不恰當的是()。
A.有利于增強師生情感
B.有利于評價任課教師
C.有利于激發學生熱情
D.有利于學生了解教師
25.孟老師上《公共設施設計》一課時,組織學生設計校園公共設施,課后讓教師、學生、家長評價學生作品。這種評價方式屬于()。
A.檔案袋評價 B.量化評價
C.多主體評價 D.質性評價
26.李老師給班級同學做期末評價。依據《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以學生平時成績的平均分作為期末評價結果
B.以學生期末紙筆測試成績作為期末評價結果
C.以課堂評價、作業評價和期末考核作為期末評價依據
D.以學生本學期課堂出勤及學習態度作為期末評價依據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27.如圖9,用線描勾勒該作品形象。
圖9
28.如圖10,寫出下面作品的名稱、作者及其國家,并對作品進行簡要評述。
圖10
29.藝術活動作為人類社會活動的重要構成,普遍追求發揮其獨特的功能。在《剪紙》一課的教學中,談談如何落實《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堅持以美育人”的課程理念。
30.央視某年春晚的《只此青綠》節目,其創作靈感來源于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請結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談談跨學科課程與教學的價值。
三、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31.案例:
李老師在上《繪畫的構圖》一課時,前20分鐘讓學生欣賞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壯士》,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何通過合適的構圖表現五壯士的英勇壯舉,并用動作模仿一字形構圖、分散式構圖、三角形構圖、圓形構圖,探索最佳的構圖效果,最后歸納出三角形構圖最能表現英雄氣概的結論。
問題:分析李老師的教學過程是否合理,并說出理由。(20分)
32.案例:
在《用大自然色彩美化生活》一課的評價環節,陳老師將全班同學作業展示在墻壁的“作業園地”,采用全體同學投票的方法,選出3幅優秀的作業。
問題:請根據《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評價建議,從優點、不足和建議三個方面對上述評價環節進行分析。(20分)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0分)
33.請按所提供的教材設計1課時的教學簡案(也可以是單元中的一課)。
要求:
(1)寫出一篇規范、完整的課時教學簡案。
(2)恰當設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
(3)合理地設計學習活動和作業要求。
(4)設計至少三個課堂提問。
(圖片選自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七年級上冊第10課《宣傳品的設計》)
(圖片選自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七年級上冊第10課《宣傳品的設計》)
2023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
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初級中學)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50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涂、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6小題,每小題2分,共52分)
1.雕塑一般分為城市雕塑、園林雕塑、室內雕塑等。這是從()的角度分類的。
A.材質選擇 B.題材內容
C.表現手法 D.放置環境
2.如圖1,該作品出自三星堆遺址,它的名稱是()。
圖1
A.扶桑神木 B.青銅神獸
C.青銅神鳥 D.青銅神樹
3.下列為《富春山居圖》的是()。
A.
B.
C.
D.
4.圖2所示的是哪一位古代書法家的作品?()
圖2
A.米芾 B.顏真卿
C.柳公權 D.趙孟
5.“雖由人作,宛自天開”主要評價的是哪一類建筑?()
A.宗教建筑 B.民居建筑
C.園林建筑 D.宮殿建筑
6.如圖3,油畫《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