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guān)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shù)8000年
一本書讀懂中國書法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48098645
- 條形碼:9787548098645 ; 978-7-5480-9864-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本書讀懂中國書法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寫給大眾讀者的中國書法藝術(shù)通識讀物。作者以時間為縱軸,梳理中國數(shù)千年的書法史脈絡(luò),以筆觸為橫軸,勾勒中國文化與審美的變遷,全方位展現(xiàn)各類書體出現(xiàn)的背景和發(fā)展變化的過程。本書系統(tǒng)介紹了中國歷代書法的發(fā)展軌跡和基本特征,細說中國書法的演變,詳解歷代書法大家的風格特色,讓浩瀚的書法史化繁為筒,給讀者提供一個脈絡(luò)清晰、有視角、有深度的書法。如《曹全碑》《蘭亭集序》《雁塔圣教序》《祭侄文稿》《黃州寒食詩卷》等,另外,本書內(nèi)穿插多張精美書法作品,讓讀者直觀感受書法的魅力。
一本書讀懂中國書法 目錄
預(yù)備篇 初識五大書體:篆、隸、草、楷、行及其流變
**章 *早出現(xiàn)的書體:篆書 第二章 開今體先河的書體:隸書 第三章 代表*高藝術(shù)境界的書體:草書
第四章 學習書法的入門書體:楷書
第五章 *便捷而易學的書體:行書
常識篇 書史里程碑:歷代經(jīng)典和偉大書家
**章 先秦及秦代:書藝先聲
**節(jié) 商代甲骨文 021
第二節(jié) 商、西周金文 024
第三節(jié) 春秋戰(zhàn)國金文 030
第四節(jié) 《石鼓文》 033
第五節(jié) 秦刻石 036
第六節(jié) 簡牘和隸變 039
第二章 兩漢三國:渾厚底蘊
**節(jié) 漢代的隸書、行草與楷書 041
第二節(jié) 西漢“章草之祖”:史游 045
第三節(jié) 東漢草書集大成者:張芝 047
第四節(jié) 漢代標準隸書的代表:蔡邕 050
第五節(jié) 存世*早的摩崖刻石:《開通褒斜道刻石》 052
第六節(jié) 體現(xiàn)隸書線條美的極致之作:《禮器碑》 054
第七節(jié) 東漢隸書的典雅端莊代表:《曹全碑》 056
第八節(jié) 東漢隸書的方整古拙代表:《張遷碑》 058
第九節(jié) 隸書發(fā)展的橋梁:三國魏碑 061
第十節(jié) “真書之祖”:鐘繇 064
第三章 兩晉南北朝:重韻時代 **節(jié) “書圣”王羲之 068
第二節(jié) “書圣”之子王獻之 075
第三節(jié) 現(xiàn)存*早的名家墨跡:《平復帖》 079
第四節(jié) 命運多舛的東晉名碑:《爨寶子碑》 082
第五節(jié) 一代高僧書家智永 084
第六節(jié) 北朝書法之集大成:魏碑 087
第七節(jié) 《張猛龍碑》《石門銘》 090
第四章 隋唐五代:多元尚法 **節(jié) 上承北魏書體、下開唐代新風:隋代碑刻 093
第二節(jié) 初唐大家:歐陽詢 097
第三節(jié) 初唐大家:虞世南 102
第四節(jié) 初唐大家:褚遂良 105
第五節(jié) 初唐大家:薛稷 107
第六節(jié) 書跡、書論雙美:孫過庭 109
第七節(jié) 狂草雙峰:顛張醉素 112
第八節(jié) 行書寫碑入新境:李邕 118
第九節(jié) 唐楷典型:顏筋柳骨 121
第十節(jié) 唐代篆書圣手:李陽冰 128
第十一節(jié) 衰世怪杰:楊凝式 130
第五章 宋元:尚意書風 **節(jié) 宋代尚意書風的前驅(qū):蔡襄 133
第二節(jié) 宋代尚意書風領(lǐng)軍人物:蘇軾 135
第三節(jié) 理性之下的霸悍草書:黃庭堅 139
第四節(jié) 尚意書風的*佳代表:米芾 142
第五節(jié) 創(chuàng)立“瘦金體”的皇帝書家:趙佶 144
第六節(jié) 元代帖學高峰:趙孟 146
第六章 明代:雅趣與狂肆 **節(jié) 明初章草復興:宋克 150
第二節(jié) 明代草書**人:祝允明 153
第三節(jié) 明代小楷**人:文徵明 155
第四節(jié) 叛逆書家,草書怪杰:徐渭 158
第五節(jié) 淡墨禪意書家:董其昌 159
第六節(jié) 力矯積習,獨標風景:張瑞圖 162
第七節(jié) 無意作書而自成高格:黃道周 164
第八節(jié) 明清之際帖派出新:王鐸 165
第七章 清代:碑帖交鋒與融合 **節(jié) 清初豪放行草大家:傅山 168
第二節(jié) “揚州八怪”之*怪書家:鄭燮 170
第三節(jié) “濃墨宰相”:劉墉 172
第四節(jié) 四體皆為當世**:鄧石如 174
第五節(jié) 清代隸書集大成者:伊秉綬 176
第六節(jié) 顏體楷、行新范式:何紹基 178
第七節(jié) “顏底魏面”的碑派大家:趙之謙 180
第八節(jié) 古法終結(jié)者,今法開創(chuàng)者:吳昌碩 182
第九節(jié) 碑帖融合,開創(chuàng)新境:沈曾植 183
第十節(jié) 碑學旗手,霸悍書風:康有為 186
第十一節(jié) 清末民初碑派雙璧:李瑞清、曾熙 188
第八章 民國及現(xiàn)代:碑帖融合,面貌競新 **節(jié) 碑派行楷高峰,標準草書締造者:于右任 191
第二節(jié) 碑派行楷,創(chuàng)立“弘一體”:李叔同 194
第三節(jié) 流美其表,筋骨其里:沈尹默 197
第四節(jié) 與時俱進,兼擅多體:鄧散木 199
第五節(jié) 書畫相參、卓然大成的畫家書法:齊白石、黃賓虹 200
第六節(jié) 創(chuàng)新求變的“散體草書”:林散之 203
第七節(jié) 古高奇崛,凝為“蘧草”:王蘧常 205
第八節(jié) 當代書壇泰斗:沙孟海 207
第九節(jié) 嚴謹溫潤,學養(yǎng)為先:啟功、臺靜農(nóng)、饒宗頤 209
升華篇 書論精選365則:從基礎(chǔ)理解到審美升華
一、論書法與人品、性情 215
二、論學書階梯 217
三、論筆法、字法、章法 220
四、論取法前人 227
五、論學養(yǎng)、神采、氣象 231
六、論境界、格調(diào)、用意 236
七、論五體規(guī)范 242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