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yǎng)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tǒng)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shù)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chuàng)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qū)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xiàn)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新時代航天特色質量文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919591
- 條形碼:9787515919591 ; 978-7-5159-1959-1
- 裝幀:精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代航天特色質量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我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歷程為脈絡,運用總結歷史及與時俱進的思維和方法,結合作者長期的工作實踐,深入探討了航天領域質量文化的基本要義、核心內涵、主要生態(tài)和建設方法。本書具有創(chuàng)新性、引領性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點,對航天領域組織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學習掌握航天質量文化要義以及開展相關的質量文化建設具有指導和參考作用,可作為高等院校、研究院所開展教學研究的閱讀書目。
新時代航天特色質量文化研究新時代航天特色質量文化研究 前言
文化是一個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具特征的民族符
號,文化的興盛與否則是擁有這一文化形態(tài)的民族興盛與否的
直接體現(xiàn)。
中國航天人歷經(jīng)數(shù)十載艱苦卓絕的努力,磨杵成針,鑄就
了中國航天的豐功偉業(yè)。在這一奮進的歷程中,他們始終飽含
深厚的愛國情懷,把成功放在首位,秉承“質量就是政治,質
量就是生命,質量就是價值”的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與完善,建立
了適應航天工程需求的理論方法和制度規(guī)范,在取得“兩彈
一星”、載人航天、北斗導航、嫦娥探月和祝融探火等一系列
新時代航天特色質量文化研究 目錄
航天質量文化概論
1.1 歷程 /002
1.1.1 誕生 /002
1.1.2 成長 /006
1.1.3 壯大 /009
1.2 內視 /011
1.2.1 內涵 /011
1.2.2 結構 /018
1.2.3 特征 /022
1.3 功用 /027
1.3.1 傳承 /027
1.3.2 化人 /029
1.3.3 塑形 /030
1.4 挑戰(zhàn) /032
1.4.1 形勢 /032
1.4.2 轉型 /038
1.4.3 機遇 /041
參考文獻 /047
第1 章
VI
第2 章
航天質量精神文化
2.1 精神 /050
2.1.1 “兩彈一星”精神 /050
2.1.2 載人航天精神 /062
2.1.3 北斗精神 /073
2.1.4 探月精神 /079
2.2 觀念 /085
2.2.1 指導思想 /085
2.2.2 質量理念 /088
2.2.3 質量信條 /089
2.2.4 道德價值 /090
2.3 原則 /092
2.3.1 成功至上 /092
2.3.2 系統(tǒng)工程 /096
2.3.3 以人為本 /099
2.3.4 追求卓越 /102
2.4 新征程 /105
2.4.1 發(fā)展宗旨 /105
2.4.2 發(fā)展愿景 /106
2.4.3 發(fā)展原則 /106
2.4.4 發(fā)展目標 /107
參考文獻 /111
新時代航天特色質量文化研究
VII
目
錄
第3 章
第4 章
航天質量制度文化
3.1 法律法規(guī) /114
3.1.1 歷史沿革 /114
3.1.2 主要構成 /117
3.1.3 資格審查 /119
3.2 規(guī)范標準 /122
3.2.1 歷史沿革 /122
3.2.2 規(guī)范創(chuàng)新 /124
3.2.3 軍方質量監(jiān)督 /129
3.3 規(guī)章標準 /139
3.3.1 歷史沿革 /139
3.3.2 管理體系 /141
3.3.3 典型規(guī)章 /143
參考文獻 /149
航天質量行為文化
4.1 不斷超越 /152
4.1.1 自主創(chuàng)新 /152
4.1.2 追求卓越 /155
4.2 求真務實 /158
VIII
第5 章
4.2.1 嚴慎細實 /158
4.2.2 確保成功 /162
4.3 和衷共濟 /165
4.3.1 協(xié)同集智 /165
4.3.2 攜手合作 /168
4.4 語言與習慣 /170
4.4.1 行業(yè)語言 /170
4.4.2 行為習慣 /172
參考文獻 /177
航天質量物質文化
5.1 依存 /180
5.2 環(huán)境 /182
5.3 品牌 /185
5.3.1 品牌作用 /185
5.3.2 個性特征 /186
5.3.3 典型代表 /190
5.4 航天人 /194
5.4.1 人才隊伍 /195
5.4.2 職工群體 /199
5.4.3 烈士陵園 /201
5.5 航天產(chǎn)品 /202
新時代航天特色質量文化研究
IX
目
錄
第6 章
5.6 人文載體 /205
5.6.1 典型標志 /205
5.6.2 視覺環(huán)境 /209
5.6.3 文創(chuàng)產(chǎn)品 /209
參考文獻 /211
航天質量文化生態(tài)
6.1 文化與生態(tài) /214
6.1.1 文化形態(tài)與生態(tài) /214
6.1.2 文化生態(tài)的內涵 /215
6.1.3 文化生態(tài)的構成 /216
6.2 認同與創(chuàng)造 /218
6.2.1 文化認同的意義 /218
6.2.2 文化認同的培塑 /219
6.2.3 文化創(chuàng)造的主體 /220
6.2.4 文化受眾的作用 /221
6.3 領導與機構 /222
6.3.1 堅定領導者決心 /223
6.3.2 發(fā)揮機構的作用 /224
6.4 制度與監(jiān)督 /225
6.4.1 制度是價值的顯性化 /225
6.4.2 制度對行為的規(guī)范 /226
6.4.3 監(jiān)督與受眾的關系 /228
X
第7 章
6.4.4 監(jiān)督者獨立行使職權 /229
6.5 信息與管控 /230
6.5.1 信息獲取 /230
6.5.2 信息管理 /232
參考文獻 /234
航天質量文化建設
7.1 政府引導 /236
7.1.1 人民意志 /236
7.1.2 航天形象 /238
7.1.3 媒體傳播 /239
7.2 企業(yè)主建 /240
7.2.1 戰(zhàn)略規(guī)劃 /241
7.2.2 評估設計 /242
7.2.3 培育實踐 /245
7.2.4 績效評價 /246
7.2.5 持續(xù)改進 /247
7.3 社會認同 /249
7.3.1 時代需求 /249
7.3.2 形象設計 /252
7.3.3 公益活動 /254
參考文獻 /267
- >
姑媽的寶刀
- >
經(jīng)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