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時空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613600
- 條形碼:9787519613600 ; 978-7-5196-1360-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時空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 本書特色
時空社會科學的研究,屬于新的研究領域,充分體現了交叉學科的復雜性及知識性與趣味性。
時空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 內容簡介
本書稿包括十三章內容,圍繞時空社會科學從理論與方法兩方面進行闡釋,理論部分包含時空社會科學的總體的理論架構、空間雙重差分模型的介紹和演示、空間雙重差分模型的介紹和演示等內容。方法部分包含空間分類變量模型的相關內容、空間分位數模型、空間隨機前沿模型和地理加權回歸模型等。理論闡述的內容引證古今,貫通中外。方法部分還提供了相關的數據和Stata的do文件,以便讀者更容易理解時空社會科學學科的知識。充分體現了交叉學科的復雜性及知識性與趣味性。
時空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時空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 前言
本書的**版在2020年出版后,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我在北京大學講授這門課時,不少同學表示希望能夠進一步學習這門學問。近些年時空社會科學發展很快,筆者關于這一領域的研究所發表的SSCI/SCI索引的國際論文已超過了50篇。因此,有必要把一些*新的研究吸收進來,及時與讀者進行分享。于是,在**版的基礎上就形成了本書。與**版內容相比,本書從之前的八章,增加到了現在的十三章,篇幅翻了一番。新增的內容如下。
其一,新增了時空社會科學的總體理論架構。在**版中,已提出了時空社會科學的概念,并且初步闡述了時空社會科學的理論架構。在此基礎上,本書從社會空間到社會時空、從靜態到動態的視角系統地闡述了時空社會科學的理論架構,使時空社會科學從抽象走向具體。這部分內容就是本書的第四章。
其二,新增了空間雙重差分模型的介紹和演示。隨著因果推斷技術的不斷發展,雙重差分法(Differences-in-Differences,DiD)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但是,社會時空系統中普遍存在著空間溢出現象,采用傳統DiD模型容易產生有偏估計。因此,需要把空間溢出也納入模型中進行綜合分析,即空間雙重差分法(SpatialDifferences-in-Differences,SDiD)。這部分內容就是本書的第九章。
時空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 目錄
|**章|導論1
**節為什么是時空社會科學2
第二節社會科學的時空轉向7
第三節時空社會科學的興起13
第四節時空社會科學的內容18
小結24
思考題24
參考文獻25
|第二章|社會時空概念的發展與演化31
**節古典萌芽時期32
第二節近現代發展時期38
第三節時空轉向的社會思潮50
小結58
思考題59
參考文獻59
|第三章|社會科學與時空實證方法63
**節實證主義64
第二節社會與空間實證研究81
第三節中國時空思想89
小結97
思考題97
參考文獻98
|第四章|時空社會科學的建構101
**節社會時空系統102
第二節時空社會科學體系109
第三節時空社會科學研究115
小結118
思考題119
參考文獻119
|第五章|社會時空系統及其數據123
**節社會時空系統概述124
第二節社會時空數據的基本類型131
第三節社會時空數據的采集137
第四節社會時空數據的空間權重145
第五節空間自相關性及其檢驗152
小結156
思考題156
參考文獻157
|第六章|空間橫截面數據分析161
**節空間滯后模型162
第二節空間誤差模型172
第三節空間杜賓模型176
第四節空間混合模型183
第五節空間工具變量模型190
小結196
思考題197
參考文獻197
|第七章|空間面板數據分析199
**節背景200
第二節隨機效應回歸204
第三節固定效應回歸220
小結229
思考題230
參考文獻230
|第八章|研究的實例233
**節城市創新力研究234
第二節社區健康研究244
第三節省際競爭研究251
小結258
思考題259
參考文獻259
|第九章|空間雙重差分模型261
**節基本原理262
第二節實例演示268
第三節安慰劑檢驗285
小結291
思考題292
參考文獻292
|第十章|空間聯立方程模型295
**節空間聯立方程模型概述296
第二節空間橫截面聯立方程模型302
第三節空間面板聯立方程模型312
小結320
思考題321
參考文獻321
|第十一章|空間分類變量模型323
**節空間自回歸Logit模型324
第二節空間自回歸Probit模型332
第三節空間Tobit模型338
小結353
思考題354
參考文獻354
|第十二章|時空模型的發展357
**節空間分位數回歸模型358
第二節空間隨機前沿模型364
第三節地理加權回歸模型375
小結382
思考題382
參考文獻382
|第十三章|發展趨勢與挑戰385
**節交互作用386
第二節時空網絡392
第三節時空診斷397
小結401
思考題402
參考文獻402
后記405
時空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 相關資料
第一章 導論
時間和空間會對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隨著越來越多的社會學科研究出現了時空轉向,時空社會科學的出現也逐漸成為一種共識。時空社會科學不是一個單純的社會學科,而是一個跨學科研究的范疇,是一門綜合性社會研究的新范式。從現代社會的發展來看,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廣泛應用,推動了時間和空間從社會的外部環境要素轉化為內在因素,成為了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在力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信息化社會的深入發展使得時空數據更易獲得,這對社會科學理論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社會研究需要能夠整合時空因素。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時空社會科學的出現和發展成為了必然。時空社會科學強調社會與時空的不可分割與互相依賴,時空因素會影響社會現象和社會系統的運行,時空并不獨立于社會之外,而是與社會系統具有內在的聯系。也就是說,在時空社會科學中,時空具有社會性,是社會時空。從社會運動的角度來看,所謂的社會時空特性,其實是社會系統運行的規律性在時空關系上的體現。時空社會科學是把社會現象和社會實踐活動的研究置于時空框架,從而可以有效解釋現代社會在時空壓縮和時空延伸過程中的運行規律,有助于揭示社會運動的發展規律。
第一節為什么是時空社會科學
為什么是時空社會科學?這是本書所要回答的一個關鍵問題,因此在開篇時就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在本節,從時空的不可缺失性、時空的實證價值及時空的鄰近律這三個方面來闡述這個問題。當然,這僅是拋磚引玉。最終的答案,需要讀者在學習完這整部書之后自己領悟才能得到。可以預見的是,答案很有可能不是唯一的,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誠如蘇東坡所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同讀者所處的社會時空各不相同,因此對于這個問題的感知和回答也往往是不同的。但是,這種爭鳴與思想上的碰撞,顯然對于時空社會科學的建設與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時空的不可缺失性
第一章 導論
時間和空間會對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隨著越來越多的社會學科研究出現了時空轉向,時空社會科學的出現也逐漸成為一種共識。時空社會科學不是一個單純的社會學科,而是一個跨學科研究的范疇,是一門綜合性社會研究的新范式。從現代社會的發展來看,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廣泛應用,推動了時間和空間從社會的外部環境要素轉化為內在因素,成為了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在力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信息化社會的深入發展使得時空數據更易獲得,這對社會科學理論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社會研究需要能夠整合時空因素。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時空社會科學的出現和發展成為了必然。時空社會科學強調社會與時空的不可分割與互相依賴,時空因素會影響社會現象和社會系統的運行,時空并不獨立于社會之外,而是與社會系統具有內在的聯系。也就是說,在時空社會科學中,時空具有社會性,是社會時空。從社會運動的角度來看,所謂的社會時空特性,其實是社會系統運行的規律性在時空關系上的體現。時空社會科學是把社會現象和社會實踐活動的研究置于時空框架,從而可以有效解釋現代社會在時空壓縮和時空延伸過程中的運行規律,有助于揭示社會運動的發展規律。
第一節為什么是時空社會科學
為什么是時空社會科學?這是本書所要回答的一個關鍵問題,因此在開篇時就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在本節,從時空的不可缺失性、時空的實證價值及時空的鄰近律這三個方面來闡述這個問題。當然,這僅是拋磚引玉。最終的答案,需要讀者在學習完這整部書之后自己領悟才能得到。可以預見的是,答案很有可能不是唯一的,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誠如蘇東坡所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同讀者所處的社會時空各不相同,因此對于這個問題的感知和回答也往往是不同的。但是,這種爭鳴與思想上的碰撞,顯然對于時空社會科學的建設與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時空的不可缺失性
關于時空在社會研究中的重要性,北歐的兩位哲學家奎納爾希爾貝克(GunnarSkirbekk)和尼爾斯吉列爾(NilsGilje)曾經在其所著的《西方哲學史:從古希臘到當下》一書中舉過如下例子。一個交通巡警走進警察局報告一起撞車事故。但對于撞車發生于何時的問題,他回答說:“撞車不發生于任何特定時刻。”對于撞車發生于何處的問題,他回答說:“它不發生于任何特定地點,它只是發生了。”最后,對于是什么造成撞車的問題,該巡警回答說:“沒有任何事物造成撞車,即沒有汽車開得太快或太不小心。”(Skirbekk,Gilje,2001)面對這位一問三不知的巡警,讀者的困惑和當時警局中的警長以及這部書的兩位哲學家的困惑其實是一樣。書中這兩位哲學家感嘆道:“一起不發生在任何特定時刻或地點的撞車,一起不作為某個原因和結果的撞車,是完全無法理解的。”(Skirbekk,Gilje,2001)其實不僅是撞車,人類社會中的任何現象,若沒有時間和空間,都是令人無法理解的。因為在人類的知識和經驗中,任何現象的存在都是與特定的時間和空間關聯在一起的。對此,這兩位哲學家在書中進一步強調:“換句話說,空間、時間和因果性之所以是必然的、普遍有效的形式,是因為我們的知識如果是可以理解的話—也就是說,如果是知識的話—就必定帶上時間、空間和因果性的印記。空間、時間和因果性是知識可能性的條件。”(Skirbekk,Gilje,2001)
哲學家喜歡用比喻來說事。這個“巡警比喻”所體現的是時間、空間和社會之間的內在聯系。現實中,肯定不存在“一問三不知”的笨巡警。在刑事偵查學中,案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是偵查所必須掌握的基礎信息。如果嫌疑人在時間或空間上與所發生的案件時間地點不存在重合,那么就可以排除嫌疑。在社會科學研究中也是一樣的道理。要揭示社會現象發生的規律,即所謂的因果性,就需要掌握、判斷和分析社會現象在特定時間和空間上存在和變化的特征。在警察破案的過程中,時間、空間和真相是相關聯而不可分的。在社會科學研究中,時間、空間和因果規律也是相關聯而不可分的。任何社會科學的研究,都是在特定時空下存在的。社會科學的研究,有的直接以時間與空間為研究對象,如時空社會學、空間經濟學、空間社會科學等,從這些學科的名稱上就可以看出是在探討時空對社會現象的影響;有的社會科學并沒有直接點出時空,但是,這類研究其實都隱含著一個共同的前提假設,就是研究特定時空下的社會現象與規律。因此,所有社會科學的研究,都不可能離開時空的影響。換言之,若社會科學拋開和排除時空而進行研究,那么就會出現像上述那位“一問三不知”的笨巡警那樣的情形,這樣的社會科學理論不是科學不科學的問題,而是人類完全無法理解的問題。
可見,時空與社會是不可分割的。這意味著社會科學的研究是無法把時空排除在外的。這既可以稱之為時空的不可缺失性,也可以稱之為社會科學的時空不可缺失律。所有社會科學,無論其研究對象有多么不同,其實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時空。所以,就可以用時空社會科學來統一。當然,這是一項宏偉的工程,需要數代人的不懈努力才可能完成。但是,時空社會科學的研究,為社會科學進行跨學科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契機,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社會科學研究中,所謂的時空轉向趨勢越來越明顯,時空與社會的問題已經成為各個社會學科都普遍關注的課題。這種時空轉向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因為所有社會學科的研究,都無法回避時空的存在與作用,也無法繞開時空的影響。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時空此時此刻就在影響著社會科學的研究,引導著社會科學逐漸走向大一統。本書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寫作的。
……
時空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 作者簡介
顧佳峰: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科研部主任、副研究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哈佛大學訪問學者;講授“空間計量與時空模型”“理解中國:問題、方法與實踐”等課程;在JournalofInnovationandKnowledge、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andEnvironmentalManagement、EnergyPolicy、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JournalofKnowledgeManagement、TransportPolicy、Environment,DevelopmentandSustainability、EnergyandEnvironment、Scientometrics、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等國際SSCI、SCI期刊發表英文論文51篇(獨立發表42篇,一作兼通訊7篇,二作兼通訊2篇),出版《時空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第一版)》WealthManagementReportforMid-HighNetWorthFamilies(Springer出版社)等6部中英文學術專著,在《經濟研究》《社會學研究》《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中國財政報》等中文期刊和報紙上發表論文80多篇;主持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MIT研究基金(中方PI)、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橫向重大課題《銀行中高凈值客戶資產配置白皮書》(保險保障)等項目近10項。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