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案例分析指導用書(全2冊)
-
>
新東方(2021)十天搞定考研詞匯(便攜版)
-
>
安全生產管理 2019版中級
-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自學考試學習讀本 (2018年版)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考試學習讀本(2018年版)
-
>
長篇小說:格列佛游記
-
>
普通話水平測試專用教材
歷年真題匯編及全真模擬 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042669
- 條形碼:9787510042669 ; 978-7-5100-4266-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年真題匯編及全真模擬 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 本書特色
《中公版·2024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歷年真題匯編及全真模擬試卷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是由中公教育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的圖書研發人員在潛心研究多省幼兒園教師招聘考試歷年考題的基礎上,總結出該科目的考試重點,并全面整合各地區幼兒教師招聘考試歷年的常考點,細致剖析考試重難點,在此基礎上,編寫而成的,以更好地幫助考生從整體上把握該項考試的考試范圍。本套試卷精選了部分省份有代表性的真題,并結合各省考查的高頻考點編制了模擬試題,以期能夠幫助考試提高實戰應變能力。
歷年真題匯編及全真模擬 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24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歷年真題匯編及全真模擬試卷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共收錄了幼兒教師招聘考題14套及6套全真模擬試卷。題型主要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活動設計題。本套試卷所有題目和答案都是經過圖書研發人員的數次討論、精心推敲而成,讓考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從而達到舉一反三、靈活應用的掌握程度。
試題概覽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一)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二)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三)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四)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五)
《中公版·2024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歷年真題匯編及全真模擬試卷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共收錄了幼兒教師招聘考題14套及6套全真模擬試卷。題型主要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活動設計題。本套試卷所有題目和答案都是經過圖書研發人員的數次討論、精心推敲而成,讓考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從而達到舉一反三、靈活應用的掌握程度。
試題概覽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一)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二)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三)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四)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五)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六)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七)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八)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九)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十)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十一)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十二)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十三)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十四)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全真模擬試卷(一)~(六)
歷年真題匯編及全真模擬 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 目錄
目錄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一)1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二)8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三)17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四)23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五)29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六)34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七)41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八)46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九)51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十)59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十一)65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十二)72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十三)77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真題匯編(十四)89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全真模擬試卷(一)1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全真模擬試卷(二)9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全真模擬試卷(三)16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全真模擬試卷(四)23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全真模擬試卷(五)30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全真模擬試卷(六)38
歷年真題匯編及全真模擬 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 相關資料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
全真模擬試卷(一)
(考試時間:120分鐘試卷分值: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教師職業道德的實踐功能不包括()。
A.認識功能 B.教育功能
C.調節功能 D.社會促進功能
2.古希臘哲學家()在《理想國》中指出了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A.亞里士多德 B.柏拉圖
C.昆體良 D.裴斯泰洛齊
3.以“生活教育”為理念,創辦中國化、平民化的幼稚園,建立生活教育課程理論體系的是()。
A.陳鶴琴 B.張宗麟
C.張雪門 D.陶行知
4.幼兒園環境按性質可以分為物質環境和()。
A.社會環境 B.精神環境
C.室內環境 D.整體環境
5.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根本目的是()。
A.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表現
B.了解幼兒在家的表現
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基礎知識
全真模擬試卷(一)
(考試時間:120分鐘試卷分值: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教師職業道德的實踐功能不包括()。
A.認識功能 B.教育功能
C.調節功能 D.社會促進功能
2.古希臘哲學家()在《理想國》中指出了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A.亞里士多德 B.柏拉圖
C.昆體良 D.裴斯泰洛齊
3.以“生活教育”為理念,創辦中國化、平民化的幼稚園,建立生活教育課程理論體系的是()。
A.陳鶴琴 B.張宗麟
C.張雪門 D.陶行知
4.幼兒園環境按性質可以分為物質環境和()。
A.社會環境 B.精神環境
C.室內環境 D.整體環境
5.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根本目的是()。
A.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表現
B.了解幼兒在家的表現
C.家園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D.完成園長交給的任務
6.沿海地區的幼兒園可充分利用各種各樣的貝殼來布置環境,或將其作為材料供幼兒使用;農村地區的幼兒園可將美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農作物、各種家禽等作為活教材,豐富幼兒的經驗,促進幼兒的發展。這體現了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
A.開放性 B.一致性
C.適宜性 D.經濟性
7.以下不屬于幼兒園區域活動特性的是()。
A.幼兒自選活動內容 B.幼兒的自主性活動
C.小組和個體活動 D.集體活動
8.教師應在充分了解兒童已有知識和理解能力、智力水平的基礎上提出“略為超前”、適度的教育要求,把兒童發展的可能性與積極引導二者辯證地結合起來,既不可低估或遷就兒童已有的水平,錯過發展的機會,也不可拔苗助長,超出發展的可能性。這是()原則的要求。
A.尊重兒童人格尊嚴 B.整合性
C.發展適宜性 D.科學性、思想性
9.“培養小班幼兒愉快地進餐,正確地使用小勺,飯后擦嘴”屬于幼兒園教育目標層次中的()。
A.遠期目標 B.中期目標
C.近期目標 D.活動目標
10.“教師在活動前要善于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動機。這體現的是()。
A.發展適宜性原則 B.目標性原則
C.主體性原則 D.保教結合原則
11.區域活動是幼兒自主探索性活動,幼兒可以自選活動內容,進行小組或個體活動。區域活動是教師與幼兒互動的雙邊活動,其中()是區域活動目標實現的根本。
A.教師 B.幼兒
C.環境 D.材料
12.為了加強幼兒對熊貓的認識,某日,李老師組織幼兒到動物園里參觀并了解熊貓。她先將幼兒引到一只正在吃竹子的熊貓旁邊,然后向幼兒提問:“小朋友們仔細看看,熊貓寶寶在干什么呢?”案例中李老師主要運用的教學活動方法是()。
A.列表法 B.操作法
C.觀察法 D.口授法
13.教師通過幼兒涂鴉、早期的繪畫來研究幼兒的心理特點的方法是()。
A.觀察法 B.實驗法
C.調查法 D.作品分析法
14.尹老師引導美工區的幼兒將制作好的動物指偶放到語言區進行桌面游戲。尹老師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A.美化語言區的環境
B.豐富美工區的材料
C.增進區域之間的互動
D.優化區域空間布局
1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注重“教學做合一”,強調()。
A.“做”是中心 B.“學”是中心
C.“教”與“學”是中心 D.“教”是中心
16.下列關于區域活動的材料投放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材料要有層次性
B.材料要具有情感性
C.材料要多選用自然材料和廢舊物品
D.材料的數量越多越好
17.關于幼兒記憶的發展特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記憶方法逐漸發展 B.意義記憶效果好
C.語詞記憶占優勢 D.較多運用機械記憶
18.幼兒表現出喜歡下棋、猜謎等智力游戲,好奇好問,喜歡將新玩具拆得四分五裂等行為特點,反映了幼兒()的發展。
A.正義感 B.美感
C.責任感 D.理智感
19.幼兒在家模仿教師說話是什么行為?()
A.即時的、完全的模仿
B.即時的、不完全的模仿
C.延遲模仿
D.創造性模仿
20.在有人存在的情況下,兒童之間相互說話,但并不構成溝通思想或傳遞信息的功能。這種言語現象是()。
A.重復 B.適應性告知
C.問題與回答 D.雙人或集體的獨白
21.“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體現了()。
A.感覺的對比 B.感覺的適應
C.知覺的選擇性 D.知覺的不理解性
22.小明今年5歲半,當老師問小明“為什么把積木扔進水里,積木會浮起來”時,小明回答“因為積木是由木頭做的,而木頭沉不下去”。由此可以推斷出小明的()開始萌芽。
A.直觀動作思維 B.抽象邏輯思維
C.直覺思維 D.運算思維
23.東東看動畫片著迷了,飯也不吃。媽媽說:“那你就看個夠吧,別吃飯了。”東東就一直看,以為真的不用吃飯了。東東不能理解媽媽說的是反話,是因為幼兒理解事物具有()。
A.表面性 B.概括性
C.形象性 D.抽象性
24.幼兒期的幼兒對顏色的辨別往往和掌握顏色的()結合起來。
A.名稱 B.明度
C.色調 D.飽和度
25.幼兒喜歡五顏六色的氣球。這說明幼兒具有了一定的()。
A.理智感 B.美感
C.道德感 D.實踐感
26.從詞匯類別來看,幼兒最先掌握的是()。
A.量詞 B.形容詞
C.名詞 D.動詞
27.在美術活動“交通工具”中,幼兒設計出未來交通工具的過程中所運用的想象是()。
A.無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創造想象 D.不隨意想象
28.小寶走路撞到了桌子,便踢了踢桌子說:“讓你也疼一疼。”這體現出小寶的認知具有()。
A.不可逆性 B.泛靈性
C.經驗性 D.邏輯性
29.4歲的豆豆性格開朗、活潑好動,非常喜歡交朋友,但在老師組織的活動中卻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這說明豆豆屬于()氣質類型。
A.多血質 B.黏液質
C.膽汁質 D.抑郁質
30.敲打、抓、握物等發現物體性質的動作,能夠幫助嬰兒對物體進行初步的分類,如有的物體硬,有的物體軟。嬰兒采用的這種學習方式是()。
A.理解空間 B.因果關系
C.使用工具 D.學習圖式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
1.李老師發現班上的一位幼兒因為沒有搭好積木而悶悶不樂,她可以通過()的語言表達讓這名幼兒不斷地得到鼓舞。
A.“老師相信你一定行。”
B.“沒關系,我們再去試一試。”
C.“老師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
D.“你一點也不適合搭積木。”
2.下列情況屬于練習性游戲的是()。
A.幼兒不停地壘高—推倒積木玩具
B.幼兒洗澡時拍擊水花
C.幼兒反復推拉抽屜,開關門
D.幼兒拿掃帚當馬騎
3.下列關于終結性評價的說法,錯誤的有()。
A.終結性評價是形成性評價
B.終結性評價是絕對評價
C.終結性評價是總結性評價
D.終結性評價是相對評價
4.下列選項中,屬于幼兒德育內容的是()。
A.萌發愛的情感
B.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學習必要的社會行為規范
C.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
D.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5.李老師為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嘗試了很多方法。下列方法合理的有()。
A.為幼兒創設豐富多彩的課堂環境
B.為幼兒提供感興趣的材料
C.為了方便管理,活動形式盡量統一
D.將集體活動、小組研討和個別指導相結合,讓幼兒在新奇的環境和新穎的活動氛圍中學習新的東西
6.幼兒教師的“教”主要通過兩個途徑進行:一是直接“教”;二是間接“教”。其中直接“教”適用于()。
A.對幼兒進行優秀文化傳統的教育
B.利用幼兒關心的現象、事件等側面教育幼兒
C.規定必要的行為規范、行動規則
D.教給幼兒必需的知識或概念
7.下列屬于幼兒高級情感的有()。
A.道德感 B.歸屬感
C.理智感 D.美感
8.小宇暑假和爸爸媽媽去了海邊旅游,開學后和同伴聊起來說:“海邊好美呀,海水可藍了,我可開心了。”小宇的記憶屬于()。
A.形象記憶 B.運動記憶
C.情緒記憶 D.語詞記憶
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指環境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以下因素中,會影響孩子發展的有()。
A.父母的行為習慣
B.家庭生活氛圍
C.社會環境中的道德水平與文明程度
D.幼兒園的園風
10.學習、綜合性的學習方式、交往中的學習和游戲活動。經典條件作用是嬰兒的一種學習方式。幼兒主要的學習方式有()。
A.觀察模仿學習 B.交往中學習
C.經典條件學習 D.概念學習
三、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幼兒園為了讓幼兒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提前教幼兒讀寫算等內容。這是幼兒教育的“小學化”。()
2.幼兒是通過游戲學習的,他們生活中所需的一切知識經驗都可以在游戲中獲得。()
3.幼兒園課程以幼兒的間接經驗為基礎。()
4.接受學習就是機械學習,發現學習就是有意義的學習。()
5.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自主感對羞恥感的發展危機發生在4~5歲。()
6.創造性游戲是幼兒自發自主的活動,應讓幼兒自由自在地玩耍,教師可以旁觀指導,但不應參與進去。()
7.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恥感屬于自我感受。()
8.個性是客觀存在的,沒有好壞之分。()
9.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反映,其實質是回答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的問題。()
10.嬰幼兒小肌肉動覺準確性的發展比大肌肉動覺要早一些。()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1.簡述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2.簡述教師在幼兒游戲活動時可采用的觀察方法。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7.5分,共15分)
1.試述德育的目標及如何在幼兒園開展德育工作。
2.為什么要讓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方式進行學習?請結合實例分別說明。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材料:
小華是小班的小朋友,十分活潑可愛,老師很喜歡他。可令老師不解的是,小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