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文明重構與金融崛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82565
- 條形碼:9787519482565 ; 978-7-5194-8256-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明重構與金融崛起 本書特色
作者在本書中構建了“文化政治經濟學”這一嶄新范式,并用此范式分析指出要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一要在理念價值上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精華,二要在實用價值尤其是在金融上實現對西方資本主義的超越。其內容豐富,新意滿滿,很值得大家一讀。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名譽理事長 楊培芳 作者在本書中將文化與政治經濟學相結合,構建了一個全新的具有普遍意義的三維分析框架——文化政治經濟學,并用此分析框架對中西方文明進行了歷史和邏輯的考察,重新書寫了中西方文明的演變過程,這對于樹立“文化自信”和構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和話語體系,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探索和嘗試。 ——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原主任、《互聯網周刊》主編 姜奇平
文明重構與金融崛起 內容簡介
文化政治經濟學的核心思想在于,一國的文化價值體系與其社會政治經濟發展是一體兩面。具體而言,文化價值體系的三個層次(理念價值、規范價值、實用價值)與社會有機體的三大結構(文化、政治、經濟)之間存在著復雜的互動關系。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過程,實質上是社會實踐與文化價值體系之間復雜且多維的互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社會的發展動力有些是起源于觀念的革新,進而推動實踐的變化,有些則是從實踐開始推動觀念的更新。
本書的重點在于將社會學領域中文化價值體系的*新研究成果與馬克思主義的學說相結合,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基礎上,引入了文化的維度。在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原理的基礎上,本書進一步分析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共同構成的社會實踐與社會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旨在揭示社會意識在社會實踐與變遷過程中是如何與之影響互動和發揮作用,以期更加完整、立體、透徹地解釋人類社會發展、演進的內在邏輯。
文明重構與金融崛起 目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