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航空科普在中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70592
- 條形碼:9787030770592 ; 978-7-03-077059-2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航空科普在中國 內容簡介
《航空科普在中國》一書通過梳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航空領域在科學普及方面的史料,盡可能完整地展現70多年來我國在航空科普方面做出的成績,以及其中的特點、規律。本書深度總結我國科普工作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探索科普工作的規律,探尋當前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有效途徑,其出版對推進我國科普史和科普理論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也有利于進一步加強航空科普建設,助力創新型國家建設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同時也是記錄我國航空科普的史料書籍。
航空科普在中國 目錄
目錄前言**章 緒論 1一、新中國成立初期至改革開放前的航空科普(1951—1977年) 2(一)航空工業建設中的教育及培訓兼具科普功能 3(二)《航空知識》成為航空科普期刊的一枝*秀 4(三)航空體育運動發揮重要科普作用 5二、改革開放之后的航空科普(1978—1998 年) 5(一)“軍轉民、內轉外”戰略使社會公眾近距離了解航空 6(二)中國航空科普開始走上正式發展的道路 6(三)航空科普創作得以繁榮發展 7(四)航空科普場館紛紛建立并開放 8三、1999 年至今的航空科普 8(一)中國航空學會是航空科普的主要力量 9(二)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航空科普工作 9(三)互聯網背景下的航空科普創作得到長足發展 10第二章 航空科普組織機構的發展 12一、航空工業初期的航空體育運動機構 12二、從航空工業局(部)到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15(一)航空工業局(部)以航空教育為主(1951—1993年) 16(二)伴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展的科普工作(1993年至今) 18三、中國航空學會的成立及發展(1964年至今) 20(一)中國航空學會的成立 20(二)中國航空學會牽頭建設航空特色學校 21(三)早期航空教育再次引發關注 23(四)對科技教師進行專業航空培訓 25(五)中國航空學會及地方學會的其他科普工作 26四、航空高等院校的科普責任擔當 26(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 27(二)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簡稱“沈航”) 28五、中國民航科普基金會的科普工作 30六、民間機構積極開展航空科普 32(一)北京飛行者航空航天科普促進中心(簡稱“航普中心”) 32(二)深圳市博爾創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34(三)波音(中國)公司 35(四)其他開展科普工作的民間機構 38第三章 特色航空科普活動的開展 40一、航模運動的發起和推廣 40(一)新中國成立初期航空模型運動的推廣 41(二)1966—1976 年的航;顒 43(三)改革開放后的航模運動 45二、航空夏令營蓬勃發展 49(一)新中國*屆航空愛好者夏令營 49(二)航空夏令營活動推向全國 49(三)航空夏令營經久不衰 51三、航空展覽促進科普與產業相結合 52(一)新中國成立初期至20 世紀60 年代的航空成就展 53(二)改革開放以來的普及型展覽 54(三)專業型國際航空展覽 57四、其他專題航空科普活動 60(一)中航工業集團推廣通用航空文化 60(二)中國航空學會“’97 飛向北京”大型科普飛行活動 63(三)中國航空學會全國航空科普文化活動 65(四)通用航空主題飛行活動 65(五)航空科普專家講座 66第四章 航空科普基礎設施建設 69一、以展示功能為主的航空博物館 70(一)中國航空博物館 70(二)北京航空館 71(三)西安航空館 72(四)沈飛航空博覽園 73(五)南京航空航天館 75(六)馮如紀念館 75(七)昆明翼比航空博物館 76二、以互動體驗為特色的航空科普場館 78(一)上海航宇科普中心 79(二)閻良航空科技館 80(三)上海世博會建立中國航空館 81(四)揚州航空館 82(五)立巢航空博物館 83三、市場化運營的航空科普基地 85(一)不斷建設中的航空小鎮 85(二)羅山航; 89第五章 航空科普創作發展 90一、航空科普出版逐步走向多元化 90(一)簡而精的航空科普創作時期(1949—1977年) 91(二)航空科普作品大規模出版(1978—1999年) 96(三)航空科普出版多元化(2000年至今) 99二、航空影視重視科學與文化的結合 103(一)航空科教電影的起步(1949—1977年) 104(二)航空影視重在普及航空科學知識(1978—1999年) 105(三)航空影視轉向航空文化的弘揚(2000年至今) 106三、互聯網背景下的航空科普創作 108(一)中國航空學會迅速開展網絡航空科普 108(二)航空企業借助新媒體進行立體化宣傳 109(三)《航空知識》與大眾媒體的融合發展 111(四)航空科普微視頻的發展 113第六章 航空科普中的科學家與科普名家 115一、錢學森的支持與指導 115二、航空教育工作者投身科普 116(一)季文美對航空科普的貢獻 116(二)史超禮與《航空概論》的普及 120三、航空科普名家薈萃 122(一)航空史研究專家寫科普 122(二)《航空知識》與航空科普作家互相成就 126(三)博物館工作者做科普 128(四)航模與飛行專家的科普創作 129(五)*具匠心的航空科普名家 131四、航空科普專家庫建設 134結語 136參考文獻 138附錄 航空科普大事件 144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