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昨非庵日纂譯注·三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532158
- 條形碼:9787522532158 ; 978-7-5225-3215-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昨非庵日纂譯注·三集 本書特色
《昨非庵日纂》涉及內容宏闊繁富,包容萬象,本身就是一個的巨大語料庫,有不可低估的研究價值,而《昨非庵日纂譯注•三集》的首次整理完成,可以使整理全本成為進入這個語料庫大門的鎖鑰,成為學海揚帆的寶筏。
昨非庵日纂譯注·三集 內容簡介
《昨非庵日纂》的編纂者為明代鄭瑄。《昨非庵日纂》在四部分類中屬于子部雜家雜纂類,為鄭瑄的讀書札記。因其書齋名“昨非庵”(取義于陶潛《歸去來兮辭》“覺今是而昨非”),故命名為《昨非庵日纂》。《昨非庵日纂》內容廣泛宏富,涵蓋儒、釋、道及民間信仰等內容。該書分宦澤、冰操、種德、敦本、詒謀、坦游、頤真、靜觀、惜福、汪度、廣慈、口德、內省、守雌、解紛、悔過、方便、徑地、韜穎、冥果二十門類,每類前各有卷首題記。該書有一集、二集、三集各20卷,共60卷。 本次出版的《昨非庵日纂譯注·三集》是作者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續修四庫全書》編委會編的《昨非庵日纂》為底本,對該部古籍的三集進行整理譯注。《昨非庵日纂》三集在此次整理之前,還從未有人整理過。《昨非庵日纂譯注?三集》,從校勘、注釋、標點、翻譯、為各則文字題名五個方面全方位進行了整理。《昨非庵日纂譯注?三集》完成后,與之前已經出版的《昨非庵日纂譯注?一集》《昨非庵日纂譯注?二集》將成為《昨非庵日纂》這部古籍在海內外*完整、*全面、*具學術含量的整理版本。這是古籍整理領域一項有價值的工作。
昨非庵日纂譯注·三集 目錄
昨非庵日纂譯注·三集 作者簡介
鄭瑄 字漢奉,又字鴻逵,明末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天啟四年(1624)舉人,崇禎四年(1631)進士。崇禎朝曾歷任南京戶部郎中、嘉興知府、應天巡撫等職;南明唐王朱聿鍵隆武時期官拜工部尚書。除《昨非庵日纂》外,鄭瑄還著有《撫吳疏草》四卷,今不傳。 譯注者簡介: 王立東 男,漢族,1970年8月生,山東沾化人,中國農工黨黨員。山東航空學院人文學院教師,長期從事古代漢語及訓詁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對中國古典詩詞亦有所涉獵。出版《昨非庵日纂譯注•一集》《昨非庵日纂譯注•二集》兩部,發表專業文章多篇。參與《武定府全志》《明太宰楊巍史料集》的整理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