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足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1164118
- 條形碼:9787541164118 ; 978-7-5411-6411-8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足跡 本書特色
★印尼古拉格十年流放,廿世紀亞洲文學與良心之巔峰
★多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印尼的魯迅”普拉姆迪亞“布魯島四部曲”之三
足跡 內容簡介
《足跡》印尼著名作家普拉姆迪亞·阿南達·杜爾的長篇小說,也是“布魯島”四部曲系列的第三部,故事承接《萬國之子》展開。主人公明克進入巴達維亞醫科學院讀書期間結識了華人姑娘洪山梅,并結為夫妻。在愛妻的啟發和感召下,明克成立了東印度**個土著民的進步組織“貴人社”,并創辦了《廣場》報。不久,洪山梅病逝,明克與土著國卡西魯塔王公之女結合,以《廣場》報為陣地,繼續同荷蘭殖民者、糖業辛加迪斗爭。作者在本書中進一步描寫了民族的覺醒,歌頌了印尼知識分子的先進代表啟蒙民眾、開啟民智的艱苦卓絕。
足跡足跡 前言
生成之年
曾嘉慧 譯注
后殖民小說幾乎總是某種民族主義寓言,故事主角的成長和發展象征著即將獨立的民族國家的成長和發展。“布魯島四部曲”(Tetralogi Pulau Buru )的第三部《足跡》就是一個這樣生動的寓言,一幅廣闊的 畫布。其中的背景、人物和事件,不僅從到荷屬東印度首府學習醫學 開始,講述了主人公明克的故事,也反映了印度尼西亞人民在尋找和 確定其民族認同方面的集體斗爭。明克不僅是個體,同時是尋求理解 和駕馭轉型時代社會、政治和文化復雜性的本土知識分子的象征。通過明克的敘述、思考,普拉姆迪亞邀請讀者去了解殖民列強是如何影 響荷屬東印度的社會和政治結構,以及對殖民者的抵抗又如何塑造著民族意識。因此,這部小說作為寓言的一面,可以概括為印度尼西亞民族的形成過程和爭取自治、維護獨立的斗爭過程。
足跡 目錄
目 錄
**章 .................................................. 0 0 1
第二章 .................................................. 0 2 4
第三章 .................................................. 0 4 8
第四章 .................................................. 0 6 9
第五章 .................................................. 1 2 0
第六章 .................................................. 1 4 6
第七章 .................................................. 1 7 8
第八章 .................................................. 2 1 7
第九章 .................................................. 2 5 5
第十章 .................................................. 2 8 3
第十一章 ............................................... 3 1 5
第十二章 ............................................... 3 3 6
第十三章 ............................................... 3 8 5
第十四章 ............................................... 4 1 8
第十五章 ............................................... 4 4 2
第十六章 ............................................... 4 6 7
第十七章 ...............................................5 0 9
重校后記(羅杰) ................................. 5 3 9
附 錄
中譯本初版前言(梁立基) .................... 5 4 7
足跡 作者簡介
普拉姆迪亞·阿南達·杜爾(Pramoedya Ananta Toer),印度尼西亞著名小說家,也是記者、散文家、社會批評家。1925年出生于中爪哇的小城布洛拉,其漫長高產的創作生涯跨越荷屬東印度晚期(日本占領與獨立革命時期)、印尼獨立之后的蘇加諾社會主義時期與蘇哈托軍政府“新秩序”時期,在三種政權下三次入獄。1965年“九三〇事件”發生,普拉姆迪亞經歷了四年的關押、十年的流放、十三年的軟禁;在流放地“印尼古拉格”布魯島,他以向獄友口述的形式艱難完成了代表作之一、長河小說“布魯島四部曲”。自流放時起,普拉姆迪亞逐步獲得國際榮譽,多次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2006年去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