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西敘事傳統比較研究·戲劇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56517
- 條形碼:9787301356517 ; 978-7-301-35651-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西敘事傳統比較研究·戲劇卷 內容簡介
中西戲劇各自經歷了漫長的發生與演進的歷史過程,積淀出較為穩定的敘事形態,產生了習慣性的敘事方式,形成了同中有異,各具面目的敘事傳統,本書稿主要對中西戲劇敘事傳統進行了專題比較研究。內容包括:其一,采用了中西對讀的方式,分五章專題比較了中西戲劇人物扮演敘事、舞臺空間敘事、敘述者、敘事結構、故事編創傳統等方面,力求推源溯流,闡幽發微,揭示中西戲劇在敘事諸方面的傳統習慣特征,彰顯出中西戲劇各自的敘事傳統特質,中國戲劇重舞臺表演、重外向交流、重虛擬自由的演事傳統特色,西方戲劇重舞臺內在真實、重情節內聚結構、重多元主題表達的敘事傳統。其二,為了深化對中國戲劇本土敘事傳統的認識,本書稿在以西映中的視域下,專門設置一章,抽繹出曲白相生的敘事傳統、聽覺敘事傳統、博藝敘事穿鷗汀、三復敘事傳統、宴樂演劇與敘事傳統形成等五個專題,分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戲劇敘事傳統。該章與前面五章相互呼應,更加具體細致地揭示出中國戲劇以表演中心的敘事傳統、民間敘事傳統等鮮明特質,考察了這種敘事傳統形成的歷史文化原因。其三,中西戲劇并非只是遠隔重洋,互不交接,彼此之間也會相互影響,相互交融。中國戲劇經典滲入西方戲劇劇壇,西方戲劇經典也常常搬上中國舞臺,在相互改編中吸納、互融與碰撞。本書稿專門設置一章,以中西經典劇作改編為例,探討了這種中西跨文化改編,對于戲劇人物、情節、主題、表演等相關敘事要素產生的影響。*后本書稿在比較中西戲劇敘事傳統的基礎上,提出了建設中國戲劇敘事學的理論構想,期待裨益于中國敘事學的本土建設。
中西敘事傳統比較研究·戲劇卷 目錄
中西敘事傳統比較研究·戲劇卷 作者簡介
傅修延【總主編】【現當代】————————————————————總主編傅修延,文學博士,江西師范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會議評審專家,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敘事學分會會長。專著《濟慈詩歌與詩論的現代價值》入選2013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專著《中國敘事學》和論文《元敘事與太陽神話》獲人文社科獎二等獎與三等獎,主持過五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其中重點與重大各一),七次獲得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傅修延【總主編】【現當代】————————————————————總主編傅修延,文學博士,江西師范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會議評審專家,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敘事學分會會長。專著《濟慈詩歌與詩論的現代價值》入選2013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專著《中國敘事學》和論文《元敘事與太陽神話》獲人文社科獎二等獎與三等獎,主持過五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其中重點與重大各一),七次獲得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歐陽江琳 等【著】【現當代】————————————————————歐陽江琳,2003年畢業于中山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江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導師,江西省文化藝術學科帶頭人,江西省青年骨干教師(中國古代文學專業)。主要從事中國戲曲史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南戲演劇形態研究”,主持完成江西省社科規劃項目、江西省教育科學重點項目各一項。先后在《戲曲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山大學學報》、《武漢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1部,編著2部。主講碩士研究課程《古代戲曲形態研究》。系列論文《明代南戲演劇形態研究》獲第十屆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07年獲江西師范大學教學競賽一等獎、2010年獲江西師范大學“熊智明獎教金”。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