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三國志 本書特色
《今注本二十四史》是1994年8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批準立項,2005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列入“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的大型文獻整理項目。項目旨在通過校勘和注釋,創造出一整套能夠代表當代學術水準、能夠為史學研究者及普通閱史者提供極大助益的二十四史權威版本。項目總編纂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張政烺研究員。執行總編纂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賴長揚研究員、孫曉研究員。國內二十多所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三百余人參與項目編纂。《今注本二十四史》已經出版18部273冊。預計2024年全部出齊,共600冊,總計約1.4億字。 自出版以來榮獲獎項及榮譽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十四五”規劃重大學術經典研究工程、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2020年度重大科研成果(首批7種)、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度“特別貢獻獎”(首批7種)、中國歷史研究院頒發的“全國主要史學研究與教學機構2020—2021年年度重大成果獎”,今注本《史記》2021年榮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提名獎。 《今注本二十四史》與眾不同的三個特點 ——校勘精良。今注本二十四史以“百衲本”為主要底本,輔以多種參校本,全面糾正現行校點本中的校點錯誤,重新標點校勘,旨在形成一套新校點橫排繁體的二十四史權威版本。 ——全面注釋。傳世的二十四史,除前四史有舊注外,后二十史均無注釋,這種情形嚴重制約了利用者的閱讀效率。今注本二十四史從史家的角度出發,為包括“前四史”在內的二十四部正史全部注釋,這在正史整理研究歷史上還是**次。 ——成果薈萃。今注本二十四史在校勘、注釋過程中廣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尤其注重以近百年來的考古發現來豐富二十四史,形成一套研究成果與經典史書契合一身,考古發現與傳世文獻輝映互證,能夠反映當今二十四史研究水準的集大成史學典籍。如《今注本二十四史·金史》糾謬二千余條,許多誤讀、誤斷,均在碑刻文物的印證下,得到令人信服的改正。《今注本二十四史·隋書》經歷了楊志玖、馬俊民、張玉興三代主編,前赴后繼,反復錘煉。《今注本二十四史·三國志》《今注本二十四史·梁書》初版于2013年,此次重新修訂,作者統讀全稿,補益新識,志在精益求精,更上層樓。 可以說,《今注本二十四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代二十四史研究的*高水平,對于普及中國歷史經典做出了艱辛努力。
三國志 內容簡介
《三國志》,西晉陳壽撰,記載自漢末至晉初魏、蜀、吳三國歷史的紀傳體國別史。全書共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今注本二十四史·三國志》選取存世*佳版本為底本,輔以多種參校本,全面糾正現行校點本中的校點錯誤,形成一套新的校點橫排繁體版本。在保證文本精良可靠的基礎上,對原書職官、名物、地理、典故等進行系統全面的注釋。在校勘、注釋過程中廣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形成一套研究成果與經典史書契合一身、考古發現與傳世文獻輝映互證的典籍,注釋深入淺出,適合各類讀者參閱,為《三國志》整理與研究的里程碑之作。
三國志 作者簡介
楊耀坤,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魏晉南北朝史專家。已發表魏晉南北朝史方面的論文30余篇,其中兩篇分別獲1984、1992年四川省社科優秀成果四等獎與三等獎。代表菱有《魏晉南北朝史論稿》(成都出版社1937)、《中國魏晉南北朝宗教史》(人民出版社1994.1)、《三國志選注》(合著,中華書局1984.6)、《三國志導讀》(合著,巴蜀書社1988.3)、《陳原地與裴公之評傳》(合著,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12)、《資治通鑒新注》(合著,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 10)、《中國史研究動態》(1954.5)及《四川大學學報》(1994.3)曾分別刊載文章,贊譽了其《魏晉南北朝史論稿》一書。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