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曾子·子思子·孔叢子(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三全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69577
- 條形碼:9787101169577 ; 978-7-101-16957-7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曾子·子思子·孔叢子(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三全本) 本書特色
1、孔子一系儒學傳承的真實展現。《曾子·子思子·孔叢子》將上自孔子,下迄東漢中期的孔子二十三世孫季彥的言語行事、學術觀點用一部書展示出來,直觀反映了孔子弟子尤其是其后代對孔子學術思想的堅守與傳承,反映了他們對歪曲孔子形象的言論的批駁,也記錄了他們對將孔子學術思想庸俗化、神秘化等歪曲經義做法的斗爭。從中也可以尋繹出孔子思想從先秦至東漢中期的發展演變。 2、更近于原貌的《曾子》與《子思子》。由于《曾子》和《子思子》原書早已散佚,現在通行版本是宋人汪晫所編《曾子全書》和《子思子全書》,是將先秦兩漢古籍中有關文獻材料收集在一起,重立篇題,劃分章節,重新編定各章次序,被譏為“自我作古”。三全本《曾子》和《子思子》不采用《曾子全書》《子思子全書》的篇目,而是從傳世先秦兩漢儒家文獻和出土儒家文獻中重新選取篇目,篇名沿用所出古籍的舊名。 3、更全的全本《子思子》。《子思子》所收六篇取自《禮記》和《郭店楚墓竹簡》。《郭店楚墓竹簡》中的《魯穆公問子思》《五行》兩篇是子思重要代表作,不見于《子思子全書》,這是首次以全注全譯形式出版。 4、高質量的《孔叢子》普及本。《孔叢子》因長久以來被認為是“偽書”,研究者不多,現當代普及本也很少。三全本《孔叢子》選擇精良底本加以細致校勘,參考古今多種著作詳細注釋,以直譯與意譯相結合的方式準確翻譯,尤其是對《小爾雅》部分的專業解讀,提高了《孔叢子》普及本的品質。
曾子·子思子·孔叢子(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三全本) 內容簡介
在孔門七十子中,曾參被稱為曾子,是對中國后代思想文化影響*大的學者,也是散文成就*高的作家。他的《孝經》被稱為“百行之宗,五教之要”;《大學》提出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從倫理到政治的人生發展思路,被中國封建時代文人奉為人生圭臬。曾子在先秦說理散文發展史上也有重要地位,中國典型的專題說理散文,是在曾子時代出現的。 孔伋,字子思,是孔子之孫,孔鯉之子,是戰國前期儒家一大重鎮,也是孔子后人中一大思想家,宋儒甚至編制了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一脈相承的道統體系,學者們將子思與孟子合稱“思孟”。戰國時期,學術界重視的是子思論述仁、義、禮、智、圣五種德行的作品。到了宋代,以道德心性學說為核心內容的新儒學興起,子思的另一篇代表作《中庸》因此受到特殊重視,被朱熹列為“四書”之一。《中庸》是儒家論述心性道德培養的重要作品,被宋儒說成是“孔門傳授心法”之作。 《孔叢子》是一部相當于“孔家雜記”的書,其記述自孔子始,下歷子思、子上、子高、子順、子魚,迄東漢中期的孔子二十三世孫季彥,共記錄了十幾位孔子后代子孫的言語行事。時間跨度近六百年,涉及的內容廣泛而豐富,對于了解孔子世家的發展、演變以及一些著名人物的嘉言懿行、家學傳授等等,有著重要的文獻價值。
曾子·子思子·孔叢子(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三全本) 目錄
曾子·子思子·孔叢子(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三全本) 作者簡介
陳桐生,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儒家經傳文化與史記》《史記與諸子百家之學》《七十子后學散文研究》《曾子·子思子》(中華經典藏書),以及“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中的《國語》《鹽鐵論》《風俗通義》等專著十余種,發表相關研究論文近百篇。 孫雪霞,文學博士,比較文化博士后,美國南卡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古代文學碩士導師組召集人。著有《文學莊子探微》《比較視野中的神話研究》《風俗通義》(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等著作,在《文學評論》《現代哲學》等權威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主持省市級項目多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