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民間習慣法與國家法新型關系研究:以武陵山區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533971
- 條形碼:9787522533971 ; 978-7-5225-3397-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間習慣法與國家法新型關系研究:以武陵山區為例 內容簡介
主要研究武陵山區現存民間習慣法與國家法在現實中的矛盾沖突及調適融通對策。通過歷史梳理、社會調查、田野觀察、規范分析,發現民間習慣法作為一種“活法”,現在仍然廣泛存在于武陵山區民間,其中在婚姻家庭、繼承、喪葬、物權、民事交往、社會治安與民間糾紛解決等領域明顯。為構建民間習慣法與國家法二者互動融通的新型多元一體關系,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法治國家和法治社會:(1)除了繼續完善法律系統內的立法融通外,應在系統之外堅持公民的實質參與,讓村規民約成為“向上送活法”、“向下送國法”的規范載體,發揮“維風導俗”的社會功能;(2)通過政府行政行為主導,搭建行政協調的平臺和通道,利用溝通與商談程序,通過行政行為解決國家法與地方性知識之間沖突;(3)開啟司法調判的*終場域,規范習慣法進入司法適用的程序與客觀標準,使“合乎理性”的民間習慣法成為司法調判的法源,完善國家法建構的法律秩序。
民間習慣法與國家法新型關系研究:以武陵山區為例 目錄
民間習慣法與國家法新型關系研究:以武陵山區為例 作者簡介
楊程,1987年1月生,女,漢族,2019級武漢大學法學院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憲法與行政法學。2011年參加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少數民族習慣法與國家法新型關系研究",2017年結題排名第二。在《2018年中國十大憲法事例評析》發表《高考“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正當性檢視--從重慶高考“政審”風波談起》等學術論文。 冉瑞燕,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一級副教授,憲法與行政法學碩士生導師,湖北今天律師事務所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行政法治實務。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一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8項,在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行政程序證據規則》《歷史上武陵山區民間習慣法與國家法的關系》等獨撰學術論文26篇,論文《論少數民族習慣法對政府行政行為的影響》獲武漢市人民政府第11次社科成果優秀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