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崤函古道史(上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118815
- 條形碼:9787571118815 ; 978-7-5711-1881-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崤函古道史(上下) 本書特色
▲一部波瀾壯闊的古道交通史
▲一部縱橫捭闔的古代文明史
▲一部在古道上重新發現古代中國的鴻篇巨制
崤函古道作為聯結兩京*重要的交通孔道的樞紐路段,在兩千年之歷史進程中,曾在支撐周、漢、隋、唐等重要王朝對內對外之政治控馭、軍事攻防、商貿交易、文化交流等諸多方面都發揮過關鍵性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崤函古道的通塞安危,維系著這些王朝的盛衰存亡。
崤函古道一頭擔著長安和關中平原,一頭擔著洛陽和伊洛平原,既當東西陸路通衢要道,又是黃河漕運的重要中轉站,也是中原腹地通向西北和晉中以北陸路、水路交通的咽喉之地,兩京文化東傳西遞的大陸橋。一條小小的道路就把中國古代史上*為輝煌的兩大古都串連在一起,演繹出古代文明的發展史,這不能不說是一大奇跡。
崤函古道史(上下) 目錄
崤函古道史(上下) 作者簡介
李久昌,男,山東菏澤人,二級教授,歷史學博士,分別于河南大學、西北大學、陜西師范大學本科、碩士、博士研究生畢業,現任中國古都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黃河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西北大學兼職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客座教授、蜀道研究院咨詢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中國歷史地理、古都學及古代交通、文化遺產教學與研究,出版《兩京與兩京之間歷史地理研究》《國家、空間與社會:古代洛陽都城空間演變研究》《中國蜀道中技•交通線路》《崤函唐詩之路》《二千年前的神秘古國—虢國的歷史與文化》《陜州文化》等著作多部,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中州學刊》《考古與文物》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主編《崤函古道研究》《三門峽地區考古集成》《三門峽仰韶文化研究》《虢史與虢文化研究》《多維視角下的古都名城研究》等。《中國蜀道 •交通線路》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國家、空間與社會:古代洛陽都城空間演變研究》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