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漢帝國的目光:語詞、觀念與語言考古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13914
- 條形碼:9787573213914 ; 978-7-5732-1391-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帝國的目光:語詞、觀念與語言考古學 本書特色
劉邦的母語是什么? 漢帝國較之于此前的帝國,它的獨特性在哪里? 如果早期漢帝國面對匈奴長期處于守勢,匈奴在很長時間里是處于漢帝國的上位,那么匈奴的信仰、藝術以至語言對漢帝國有沒有產生影響?而漢帝國對匈奴文明有哪些影響? 佛教傳播方式之一就是借助醫(yī)學,那么佛教進入中國之前,在醫(yī)學領域是否已有征兆? 上古中國的信仰是否對世界宗教文明產生深遠的影響?
漢帝國的目光:語詞、觀念與語言考古學 內容簡介
漢帝國東有越人,南有楚人,西接印度與西域,北鄰匈奴。本書以漢帝國的周邊民族為切入點,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審視漢帝國的復雜性和立體感,漢帝國與這四方文明的互動和互鑒,使?jié)h帝國煥發(fā)出豐富而多元的面貌。書中尤其關注匈奴對漢朝的深遠影響,通過破解當時的語言,不僅揭開匈奴的神秘面紗,還為理解漢帝國出現(xiàn)的新語詞和藝術元素提供了重要線索。 本書從政治、藝術、醫(yī)學、地理等多維度重構漢帝國的全球史意義,通過考古學和語言研究,以匈奴語言、漢代楚語、西王母、不周山、扁鵲和華佗、挽歌和絕句起源、越人等為主題進行討論,帶領讀者進入漢代精英眼中的多語言世界及其背后的世界觀,逐步重構出漢帝國精英所看到的多元復雜的世界,從而展現(xiàn)一個全球史視野中立體鮮活的漢帝國。
漢帝國的目光:語詞、觀念與語言考古學 目錄
漢帝國的目光:語詞、觀念與語言考古學 作者簡介
葉曉鋒,溫州樂清人,1981年3月出生,2011年在復旦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此后進入溫州大學工作,現(xiàn)為溫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興趣包括:上古出土文獻、音韻學、漢語方言學、絲綢之路語言比較研究。先后主持了兩項國家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絲綢之路沿線語言比較視野中的上古漢語詞匯研究》(2017年),國家社科后期資助項目《漢帝國的目光:語詞、觀念與語言考古學》(2022年)。發(fā)表C刊論文10多篇,論文多次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2021年獲得浙江省第二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青年獎。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