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高壩樞紐集運魚系統設計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803597
- 條形碼:9787030803597 ; 978-7-03-080359-7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壩樞紐集運魚系統設計與實踐 內容簡介
高壩樞紐一般建設在高山峽谷地區,河道狹窄,水流湍急,兩岸邊坡陡峭,過魚設施的設計、建設難度大,高壩過魚成為亟待攻克的技術難題。本書以我國第四大水電站——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為例,介紹典型高壩集運魚系統的設計過程。內容包括烏東德水電站及金沙江下游河段的魚類資源狀況、魚類生態習性及河流生境特征,在此基礎上對工程過魚目標進行了研究;通過對壩下流場、壩下魚類分布的調查研究及與其他工程的類比,對烏東德壩下魚類分布及上溯路徑進行分析;通過對國內外集運魚系統案例的分析調研,結合烏東德水電站工程特性,對不同集運魚系統方案開展技術經濟比選,并對推薦方案開展設計,同時提出集運魚系統的運行管理及監測方案。
高壩樞紐集運魚系統設計與實踐 目錄
目錄第1章緒論11.1引言11.2流域概況11.2.1金沙江流域概況11.2.2梯級開發狀況21.3工程區自然環境21.3.1氣象21.3.2水文21.3.3地形地貌51.3.4地質51.4工程概況61.4.1地理位置61.4.2任務與規模61.4.3樞紐布置71.4.4工程運行方式81.5本書的主要內容91.5.1研究重點91.5.2技術路線9第2章魚類資源、生態習性、生境研究及過魚目標分析112.1引言112.2魚類資源112.2.1魚類區系組成112.2.2魚類種類分布122.2.3魚類資源量212.2.4魚類生態習性222.3魚類生境特征及變化趨勢282.3.1基礎生境282.3.2魚類重要生境372.4資源演變趨勢分析402.4.1魚類生境適宜度變化402.4.2魚類資源演變趨勢422.5過魚目標復核442.5.1過魚目的442.5.2過魚種類472.5.3過魚季節51第3章壩下魚類時空分布及洄游路線533.1引言533.2壩下流場及水力學研究533.2.1研究方法533.2.2研究結果573.2.3研究結論733.3壩下魚類分布調查743.3.1調查方法743.3.2調查結果773.3.3調查結論833.4其他工程類比843.4.1類比原則843.4.2壩下探測結果843.4.3實際運行情況863.4.4類比結論893.5壩下魚類分布及上溯路徑預測893.5.1河流中魚類分布規律893.5.2魚類的洄游路線選擇規律903.5.3壩下魚類分布分析903.5.4魚類上溯路線分析94第4章集運魚系統案例調研分析954.1引言954.2國內案例調研954.2.1彭水水電站集運魚系統954.2.2沖乎爾水電站集運魚系統974.2.3馬馬崖一級水電站集運魚系統994.2.4龍開口水電站集運魚系統1014.3國外案例調研1014.3.1蘇聯科切托夫斯基集運魚船1024.3.2美國下貝克壩集運魚系統1034.3.3美國明托集魚系統1044.3.4美國泥山壩集魚系統1044.3.5美國福斯特壩集運魚系統1044.3.6美國上貝克壩浮表面收集器1044.4案例分析1054.4.1集運魚系統分類1054.4.2經驗總結1064.4.3影響集魚效果的主要因素1064.4.4可行的改進方向107第5章烏東德水電站集運魚系統方案比選1095.1引言1095.2設計條件1095.2.1設計水位1095.2.2交通條件1125.3集運魚系統比選方案1175.3.1移動式方案1:集魚平臺方案1175.3.2移動式方案2:集魚船方案1225.3.3固定式方案1:下游河道集魚站1255.3.4固定式方案2:尾水集魚設施1275.4技術經濟綜合比選1305.4.1綜合比選體系1305.4.2指標分析1305.4.3比選結果1335.5整體實施計劃134第6章集運魚系統設計1356.1引言1356.2系統組成及功能1356.3整體布置1366.3.1集魚系統布置1366.3.2分揀裝載站布置1366.3.3過壩線路1386.3.4碼頭布置1396.3.5放流線路1406.4集魚系統設計1406.4.1右岸集魚站1396.4.2尾水集魚箱1526.5提升裝載系統設計1576.5.1提升設施1576.5.2裝載設施1606.6運輸過壩系統設計1606.6.1專用運魚車1606.6.2運魚箱1616.7碼頭轉運系統設計1636.7.1轉運碼頭布置1636.7.2裝卸設施及工藝1646.8運輸放流系統設計1646.8.1運魚放流船1646.8.2放流地點1676.8.3放流工藝1686.9監控監測系統設計1696.9.1監測站1696.9.2監控系統1706.9.3運輸定位跟蹤系統171第7章運行管理及監測方案1737.1引言1737.2機構設置1737.3運行方案1737.3.1運行時段1737.3.2試運行1747.3.3正式運行1747.4過魚流程1757.4.1誘魚1757.4.2集魚1757.4.3提升1767.4.4分揀1767.4.5裝載1767.4.6運輸過壩1767.4.7碼頭轉運1767.4.8運輸放流1777.5管理維護1777.6適應性管理1777.7試驗方案1787.7.1試驗目的1787.7.2試驗內容1787.7.3技術路線1797.7.4現場試驗方案1797.8效果監測1837.8.1監測目的1837.8.2監測內容1837.8.3監測方案184參考文獻186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