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精裝)人類的明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16999
- 條形碼:9787559616999 ; 978-7-5596-1699-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裝)人類的明天 本書特色
★ 我們需要不焦慮的明天
面對不安心的食品、受污染的環境、無盡的消費重壓、教育困境,
這本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未來的生活方式,讓你從根本上擺脫焦慮
★ 從歐洲議會到聯合國紐約總部,從斯坦福大學到世界各個角落
200萬人都在看
★ 人類的明天,并不是人工智能、大數據、高消費、增長率,
而是新的能源供給、新的出行方式,更公平的經濟模式,更別樣自由的教育理念,更有活力的社會結構,以及更幸福多樣的生活。
★ 同名紀錄片獲凱撒獎
如果把地球史按比例縮至24 小時,那么人類就只存在了短短2分鐘。而工業革命以來的歷史不到1毫秒。但就是在這微乎其微的1毫秒中:
- 塑料垃圾在太平洋聚起觸目驚心的“第七大陸”;
- 半數野生物種滅絕;石油只夠用40年了;
- 大都市像八爪魚一樣擴張,人與自己賴以生存的大自然疏遠、決裂,越來越孤獨;
- 如果所有人都想過美國人那樣的生活,那我們需要7個地球
★ 6個年輕人,歷時5年,遍訪世界, 探尋更酷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 人類棘手的挑戰不是饑餓、貧窮,也不是可持續發展、和平、醫診、教育、經濟、自然資源……而是我們組織在一起去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 《人類的明天》
★ 毫無疑問,關于人類的未來,這是有史以來首屈一指、極具創造力的作品——保羅·霍肯(美國環境經濟學家、教育家)
(精裝)人類的明天 內容簡介
【你知道嗎?】
如果把地球史按比例縮至24 小時,那么人類就只存在了短短2分鐘。而工業革命以來的歷史不到1毫秒。但就是在這微乎其微的1毫秒中:
——塑料垃圾在太平洋聚起觸目驚心的“第七大陸”;
——半數野生物種滅絕;石油只夠用50年了;
——大都市像八爪魚一樣擴張,人與自己賴以生存的大自然疏遠、決裂,越來越孤獨;
——如果所有人都想過美國人那樣的生活,那我們需要7個地球,
——滅亡,很可能發生在我們的有生之年!灸阒绬?】
(精裝)人類的明天 目錄
引言1
出發12
斯坦福大學:震顫背后14
與伊麗莎白·海德利和安東尼·巴諾斯基的會面23與勒斯特·布朗的會面15
一、明天的食物
(一)昨日歷史:與奧利維耶·德舒特的會面34
(二)讓生產回歸本土:都市農業探險44
(三)別樣的生產方式:樸門永續農業的奇跡69
(四)農業新篇章79
二、明天的能源
(一)昨日歷史:與提耶里·薩洛蒙的會面85
(二)可再生的島嶼98
(三)哥本哈根:二氧化碳排放達到碳平衡的首都110
(四)馬爾默:未來的生態街區120
(五)與揚·蓋爾的會面128
(六)沒有垃圾的城市:舊金山的史詩138
三、明天的經濟
(一)昨日歷史:與皮埃爾·拉比的會面155
(二)珀西口:環保型生產模式更節約成本166
(三)貨幣:從單一到多樣化179
(四)本地優先!217
(五)修理、重復使用、自己制作:Makers運動235
(六)走向分散型的共享經濟:與杰里米·里夫金的會面241
四、明天的社會
(一)昨日歷史:與大衛·凡瑞布魯克的會面258
(二)冰島革命:公民反對金融,歷史上部眾包憲法272
(三)庫坦巴干村:公民自治285
(四)與凡達娜·希娃的會面:遵從法則300
五、明天的教育
(一)昨日歷史314
(二)每個學生都重要:芬蘭的教育320
六、從今天開始!
與羅伯·霍普金斯會面338
結語349
致謝358
(精裝)人類的明天 相關資料
【斯坦福大學:震顫背后】
席里爾:你們在《自然》雜志發表的文章,給了我們巨大的震撼……幾乎難以相信。還有其他同類研究嗎?
伊麗莎白:幾十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我們涉及的那些問題:氣候變化、人口變化、各種生態系統的消失和轉變、物種滅絕、污染……我們綜合了以上所有研究,并在它們之間建立起聯系。把所有問題綜合到一起后,我們才發現結果有多嚴重……
安東尼:我們想知道,生態系統將如何應對這些疊加在一起的混亂。所以才產生了“傾覆點”這個概念。
梅拉妮: “傾覆點”是什么意思?
安東尼:我們喜歡把變化看作一連串逐步發生且易觀察到的事件。而生態系統也的確是以這種方式起反應的……直到某個點為止。之后,一切都會突然改變,有點像火上的水壺,在好幾分鐘里沒有任何動靜,然后在某一秒鐘,水突然開始沸騰并變成蒸汽。我們這項研究的特別之處就在于,我們談到這個“傾覆點”,并把它看作一件發生在整個地球上(而不僅僅是在幾個孤立的系統中)、發生在我們有生之年的事情。
……
安東尼:……從我出生起到現在,地球人口竟然增長了兩倍。這在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還有物種滅絕問題。現今,滅絕范圍之廣、速度之快,簡直可以和恐龍滅絕時期相提并論……
伊麗莎白:然而,要重新積累起足夠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讓類似的物種誕生,需要數百萬年的時間。
安東尼:變化的速度快于社會的適應能力。這就是問題出現的原因……
席里爾: 如果我們到達這個“傾覆點”,會發生什么?
安東尼:一說到“傾覆點”,很多人想的是:“老天,我們要死了。”我們并不是這個意思。但地球的宜居度會大大減弱。例如,即使我們能將溫度上升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 氣候變化也會引發更加頻繁的自然災害(暴雨、洪水、颶風、臺風、干旱……),水位也會上升……我們可以在美國看到這一點。
……
伊麗莎白:當我們把氣溫變化、氣溫變化速度、物種滅絕速度和人口增長速度等問題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會有什么樣的后果了。
【斯坦福大學:震顫背后】
席里爾:你們在《自然》雜志發表的文章,給了我們巨大的震撼……幾乎難以相信。還有其他同類研究嗎?
伊麗莎白:幾十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我們涉及的那些問題:氣候變化、人口變化、各種生態系統的消失和轉變、物種滅絕、污染……我們綜合了以上所有研究,并在它們之間建立起聯系。把所有問題綜合到一起后,我們才發現結果有多嚴重……
安東尼:我們想知道,生態系統將如何應對這些疊加在一起的混亂。所以才產生了“傾覆點”這個概念。
梅拉妮: “傾覆點”是什么意思?
安東尼:我們喜歡把變化看作一連串逐步發生且易觀察到的事件。而生態系統也的確是以這種方式起反應的……直到某個點為止。之后,一切都會突然改變,有點像火上的水壺,在好幾分鐘里沒有任何動靜,然后在某一秒鐘,水突然開始沸騰并變成蒸汽。我們這項研究的特別之處就在于,我們談到這個“傾覆點”,并把它看作一件發生在整個地球上(而不僅僅是在幾個孤立的系統中)、發生在我們有生之年的事情。
……
安東尼:……從我出生起到現在,地球人口竟然增長了兩倍。這在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還有物種滅絕問題。現今,滅絕范圍之廣、速度之快,簡直可以和恐龍滅絕時期相提并論……
伊麗莎白:然而,要重新積累起足夠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讓類似的物種誕生,需要數百萬年的時間。
安東尼:變化的速度快于社會的適應能力。這就是問題出現的原因……
席里爾: 如果我們到達這個“傾覆點”,會發生什么?
安東尼:一說到“傾覆點”,很多人想的是:“老天,我們要死了。”我們并不是這個意思。但地球的宜居度會大大減弱。例如,即使我們能將溫度上升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 氣候變化也會引發更加頻繁的自然災害(暴雨、洪水、颶風、臺風、干旱……),水位也會上升……我們可以在美國看到這一點。
……
伊麗莎白:當我們把氣溫變化、氣溫變化速度、物種滅絕速度和人口增長速度等問題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會有什么樣的后果了。
梅拉妮:所以會產生什么后果呢?
伊麗莎白:一些自然資源匱乏的國家,將漸漸無法給國民提供他們所需的物質與服務(水、食物、能源和由此產生的就業……),或者因太過昂貴而無力進口,于是它們的國民就會開始移民。移民的到來會使其他國家失衡,而且可能導致族群間的惡意。這種現象已初現端倪。我們腦子里都會有一些移民翻越被封鎖的邊境,或者在去美國和歐洲途中被淹死的畫面……
安東尼:如果我們做壞的打算,也就是我們既不改變經濟模式,也不改變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并且放任人口繼續增長,那么一條條的軌跡一定會非?膳……我們已經用去了40%的陸地進行耕種,因此將需要砍伐大部分熱帶雨林,這樣做能讓我們贏得一點兒時間,但微乎其微……
伊麗莎白:砍伐森林會讓生活在其中的大多數物種滅絕,并破壞產生潔凈水的生態系統,失去吸收二氧化碳的樹木,因此,氣候變化將愈演愈烈……我們在嘗試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又加劇了另一個問題。
安東尼:把所有問題結合在一起后,我們發現,它們會極其迅速地將我們引向一個非常不舒適的世界。幸好這些趨勢已稍有緩和,但我們還有太多事情要做。我們處于一個需要覺醒的歷史時刻,我們目睹這些事情發生,也知道大部分的解決方法。在接下來的15~20年里,我們有很好的機會去行動,但這也需要人們愿意行動……正如華盛頓州州長杰伊·英斯利所說:“我們是感受到氣候變化之影響的代人,也必定是可以為之做些什么的后一代人。”
梅拉妮:如果我們在未來20年里行動起來的話,還能阻止氣候變化嗎?
伊麗莎白: 就跟車一樣,在剎車之后,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停下來。
……
所剩時間不多。我們可能有20年時間將所有這些重新引至正確的方向。這是人類的關鍵時刻。
伊麗莎白:所有人都覺得應該是別人來做這些事。但采取這些行動,需要集體的努力。
安東尼:很明顯,問題很嚴重,但是我們有70億人。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出一點點努力,那么這些努力累積在一起就會是很大的改變。
20年的應對時間……我的兩個孩子今年一個7歲一個10歲。梅拉妮的兒子只有兩歲。亞歷山大、羅蘭和拉斐爾的孩子都不到8歲。這些孩子將直面我們剛才所討論的危機。正如安東尼所說,他們需要學會適應。但更令人震驚的或許是,我們將和他們一起度過這些時光。多年以來,我們不停地談論“下一代”,不停地強調行動的必要性,以及留給孩子一個美好世界的責任。但事實上,這關系到的已經不只是我們的孩子了,還有我們自己。關系到已然活在全球變暖、饑餓、各種不穩定生活的噩夢里的全部人類。
(精裝)人類的明天 作者簡介
席里爾·迪翁CyrilDion
生于1978年,法國作家、社會活動家、導演。迄今出版的作品有詩集《坐在線上》、小說《意象》、非虛構《人類的明天》等。執導的同名紀錄片《人類的明天》獲2016年凱撒獎,聲名鵲起,世界各地的人,因為看了這部作品而改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