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顱底腦干腫瘤手術圖解與精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3610541
- 條形碼:9787523610541 ; 978-7-5236-1054-1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顱底腦干腫瘤手術圖解與精析 本書特色
本書是作者基于對疾病的深刻認識,歸納總結了顱底腦干腫瘤的顯微手術策略。
顱底腦干腫瘤手術圖解與精析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了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外科近10年手術治療各種顱底腦干腫瘤的典型病例與疑難病例, 從理論到實踐, 對相關解剖病理特點及手術操作技術進行了系統闡述。全書共10章, 先從解剖與病理視角宏觀闡釋了顱底、腦干腫瘤的分類與特點, 提煉了顱底腦干手術的微創理念與要點, 詳述了顱底腦干腫瘤的經典與復雜手術入路的相關要領, 然后結合翔實的臨床病例資料, 對各種顱底腦干腫瘤的臨床治療進展進行了深入闡釋, 不僅全面介紹了各種手術策略與技術要點, 還細致記錄了術者對相關微創手術的心得體悟。
顱底腦干腫瘤手術圖解與精析 目錄
目 錄
第 1 章 概論 001
一、解剖分類與病理 001
二、顱底腦干腫瘤手術的微創理念與實踐 026
三、顱底腦干腫瘤手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技術的應用 032
第 2 章 顱底腦干腫瘤手術入路 040
一、單鼻孔經蝶入路及擴大經蝶入路 040
二、單側額下經終板入路 043
三、額底經縱裂 - 終板入路 045
四、翼點及擴大翼點入路 046
五、顳下經巖前 - 小腦幕入路 050
六、枕下乙狀竇后入路及其擴展入路 054
七、枕下后正中經膜帆入路 057
八、枕下小腦幕上入路(Poppen 入路) 060
九、幕下小腦上入路(Krause 入路) 061
十、經縱裂 - 胼胝體入路 062
十一、雙側擴展額底入路 065
十二、顱 - 眶 - 顴入路:經典與演變 066
十三、乙狀竇前幕上下聯合入路 069
十四、枕下遠外側入路及其擴展入路 072
十五、顳前經海綿竇 - 巖前入路 074
十六、枕下 - 髁旁 - 頸外側入路 078
十七、內鏡下外側幕下小腦上入路 081
十八、內鏡經鼻擴大入路 084
第 3 章 顱底腦膜瘤 090
一、嗅溝腦膜瘤 090
二、鞍上腦膜瘤 099
三、鞍旁腦膜瘤 122
四、小腦幕切跡腦膜瘤 157
五、巖斜坡區腦膜瘤 189
六、枕骨大孔腦膜瘤 215
七、頸靜脈孔區腦膜瘤 225
八、海綿竇腦膜瘤 240
九、腦橋小腦三角腦膜瘤 259
十、復發性復雜顱底腦膜瘤 269
第 4 章 眶及顱眶溝通腫瘤 279
第 5 章 神經鞘瘤與神經纖維瘤病 318
一、三叉神經鞘瘤 318
二、前庭神經鞘瘤 351
三、頸靜脈孔區神經鞘瘤 384
四、面神經瘤 415
五、神經纖維瘤病 426
第 6 章 垂體腺瘤 441
第 7 章 顱咽管瘤 514
第 8 章 丘腦腫瘤 540
一、丘腦膠質瘤 540
二、丘腦其他病變 563
第 9 章 腦干腫瘤 576
一、腦干膠質瘤 576
二、腦干海綿狀血管瘤 609
三、腦干血管母細胞瘤 638
第 10 章 腦室內腫瘤 653
一、側腦室腫瘤 653
二、第三腦室腫瘤 670
三、第四腦室腫瘤 687
第 11 章 其他顱底腫瘤 700
一、脊索瘤 700
二、骨源性腫瘤 719
三、內淋巴囊腫瘤及頸靜脈孔區其他少見腫瘤 728
四、頸靜脈球瘤 737
五、孤立性纖維瘤 / 血管周細胞瘤 743
六、皮樣囊腫和表皮樣囊腫 752
七、嗅神經母細胞瘤與其他顱鼻溝通少見腫瘤 769
第 12 章 島葉膠質瘤 781
顱底腦干腫瘤手術圖解與精析 作者簡介
劉 慶
劉 慶
醫學博士,留美博士后,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999 年于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攻讀神經外科碩士、博士學位,師從袁賢瑞教授。2004 年獲博士學位后,師從著名神經外科專家于春江、石祥恩教授,主要致力于顱底腦干腫瘤和腦血管病的臨床治療和基礎研究。2006—2007 年赴美從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為腦膠質瘤的分子免疫治療和缺血腦保護的機制,期間在美國阿肯薩斯大學神經外科訪問學習,師從國際知名神經外科專家 Ossama Al-Mefty 教授、Ali Krisht 教授,對顱底腫瘤、復雜動脈瘤手術,尤其是巖斜坡區腫瘤和海綿竇腫瘤手術方式和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012 年擔任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2014 晉升主任醫師,同年獲聘中南大學升華學者特聘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導師資格,2015 年擔任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兼顱底神經外科主任。現任湖南省顱底外科與神經腫瘤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學神經外科研究所副所長,并擔任歐美同學會醫師協會顱底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解剖學會神經解剖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南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神經腫瘤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分會顱底外科專業委員會專家、湖南省抗癌協會神經腫瘤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青年委員會秘書長、中國腦膜瘤多學科診療協作組副組長,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等學術職務。兼任《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中國綜合臨床》副主編,Chinese Neurosurgical Journal 等期刊編委和審稿專家。
多年來,一直積極開展各類復雜顱內腫瘤的顯微手術和內鏡手術。近 10 年,每年平均完成各類復雜顱底腦干腫瘤顯微手術或內鏡手術 600 余例,手術全切率高、并發癥少,死亡率低于0.5%,在顱底中央區腦膜瘤顯微手術、垂體腺瘤和顱咽管瘤的微創手術、腦橋小腦三角 - 頸靜脈孔區腫瘤顯微手術、丘腦和腦干腫瘤顯微手術、復雜腦膠質瘤顯微手術,以及以脊索瘤為代表的復雜顱底腫瘤的內鏡手術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專業優勢,相關臨床研究結果被 Nature 等期刊報道,并在神經腫瘤的發生發展與治療抗性、免疫微環境與免疫治療、腫瘤分子靶標開發等基礎研究領域形成了系統、持續性的研究體系。
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10 余項。入選湖南省高層次衛生人才“225”工程學科骨干人才,被評為“湖南省青年崗位能手”,獲湖南省科學技術成果獎 3 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Advanced Science、Neuro-oncology、iMeta、Clin Transl Med、Journal of Neurosurgery、Neurosurgery 以及《中華外科雜志》《中華神經外科雜志》等國內外期刊發表基礎或臨床研究學術論文 70 余篇,主編《神經外科疾病全病程管理》,主譯《神經外科醫師手冊》《脊索瘤:技術、技巧及治療策略》《熒光引導神經外科學:神經腫瘤學與腦血管應用》,參編《神經外科大醫生病例薈萃》《臨床神經科查體》《顱底外科訓練教程》等多部專著。
楊 軍
醫學博士,博士后,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1987 年本科畢業于山東大學醫學院,2003 年博士畢業。2009—2010 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美國圣路易斯大學、美國鳳凰城巴羅神經學研究所(BNI)、德國漢諾威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INI)等國際知名醫療機構的神經外科從事顱底及顱腦腫瘤、腦血管病等神經外科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現任北京大學醫學部精準神經外科與腫瘤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北京市及全國住院醫師規范培訓(神經外科)基地主任,并擔任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脊柱脊髓學組組長兼培訓基地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智慧醫療工程與技術學組副組長、磁共振成像設備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神經外科分會會長、中關村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頭頸外科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神經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青年神經外科交流協會副會長、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腦健康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神經外科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神經損傷學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顱底外科學分會常務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神經外科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委員、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協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腦膠質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腫瘤分會委員、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神經修復材料分會委員、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專家數據庫專家、首都衛生行業發展科研專項評審專家、北京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西城區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西城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北京市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答辯評審專家等。兼任《中華腦血管病雜志(電子版)》副主編、《中國微創外科雜志》常務編委、《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臨床神經外科雜志》編委、《中華神經外科雜志》通訊編委、Journal of Neurology & Neurophysiology 審稿專家。
從事神經外科醫療、教育、科研工作近 30 年,院內外共主刀手術約 9000 臺,有扎實的顯微神經外科功底和嫻熟的神經內鏡手術技巧,專業方向為顱底、顱腦腫瘤及復雜腦血管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擅長以微創技術切除復雜顱底腫瘤、腦干腫瘤及顱頸交界處腫瘤等高風險手術,擅長膠質瘤的系統性、規范化綜合治療。
2019 年獲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醫師學術成就獎。主持及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20 余項課題,獲各級科學技術獎項 20 項。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身份發表中華系列期刊論文 75 篇,SCI 收錄論文 34 篇。主編及參編相關學術著作、研究生教材等 13 部。
陳菊祥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1995 年本科畢業于第二軍醫大學,2003 年外科學博士畢業。2012—2013 年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公派在美國哈佛大學、美國鳳凰城巴羅神經學研究所(BNI)、瑞典卡羅林斯卡等國際知名醫療機構進行神經外科交流學習。現任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神經外科行政主任。并擔任軍隊后勤科技裝備評價專家庫成員、海軍教學創新團隊成員、中國醫師協會腦膠質瘤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顱底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病學臨床與基礎分會委員、解放軍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以及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評審專家、上海市抗癌協會神經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和上海司法鑒定專家委員會專家等學術職務。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衛生健康委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軍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 - 學科拔尖人才、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科技新星、上海領軍人才、上海市衛生系統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曙光學者、上海市啟明星追蹤人才、浦江人才。
從事神經外科醫療、教育、科研工作 20 余年。有扎實的顯微神經外科功底和嫻熟的神經內鏡手術技巧,專業方向為神經腫瘤及顱腦戰創傷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擅長以微創技術切除復雜的顱底腫瘤、腦干腫瘤及顱頸交界處腫瘤等高風險手術,以及膠質瘤系統性、規范化綜合治療和重型顱腦創傷及合并傷的臨床救治。熱愛醫療事業,有良好團隊精神和高尚醫德,全心全意為傷病員服務。第一批赴四川抗震救災并獲先進集體稱號,被《解放軍報》《科技日報》等媒體譽為“軍中神醫”。2022 年獲“人民好醫生”稱號,2018 年獲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手術大賽冠軍和中國醫師協會腦膠質瘤手術大賽一等獎。2017 年榮獲平安“中國好醫生”獎。主持國家“863 計劃”1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7 項,以及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基金和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人才基金 7 項。榮立三等功 2 次,上海市衛生局行政記大功 1 次。以第一完成人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抗癌協會科技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等多項獎項。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身份在 Advanced Science、TIPS、PNAS 等期刊發表并被SCI 收錄論文 59 篇(總 IF>242,單篇最高 IF 為 17.5),論文被 Science、Nature 等期刊引用 1600 余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