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當代西方德性倫理學 語境、源流與義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9175677
- 條形碼:9787309175677 ; 978-7-309-1756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西方德性倫理學 語境、源流與義理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當代西方德性倫理學復興乃至整個現代道德哲學的思想語境,梳理21世紀以來西方德性倫理學的代表性流派、人物、路徑,重點闡釋近些年來德性倫理學的前沿議題,揭示21世紀以來西方德性倫理學的理論成果,對德性倫理學基礎理論研究的推進意義。本書屬于倫理學、德育的前沿動態性作品,對21世紀以來西方德性倫理學前沿動態進行追蹤研究,呈示近20多年的德性倫理學的演化脈絡,及其在西方德性倫理學發展乃至現代道德哲學譜系中的理論位階。與此同時,本書也可視為倫理學、德育學科的基礎理論性著作,集中展現21世紀以來的西方德性倫理學取得的理論進展,及其對德性倫理學基礎問題的推進意義,從而深化了德性倫理學的基礎理論研究。
當代西方德性倫理學 語境、源流與義理 目錄
序
導論
一 德性倫理學復興:古今分野中的思想史事件
二 安斯庫姆對現代道德哲學的批判
三 “德性倫理學”:一個獨立的理論陣營
四 當代德性倫理學的多樣性
章 當代德性倫理學復興的社會根源
一 “分裂的世界”:現代社會的結構性描述
二 現代性的倫理隱憂
三 “德性之后”:社會碎片化的倫理遭遇
四 德性倫理學復興的社會效應
第二章 當代德性倫理學的理論演化
一 理論復興與三足鼎立
二 自主領域與趨向多元
三 定域關注與多樣化路徑
四 議題爭鳴與論域拓展
第三章 理解“德性”:以“virtue”為中心的概念辨析
一 “virtue”與德性
二 德性與性情
三 德性與品格
四 德性與
五 德性與慣習
第四章 自然、理性與德性:斯多亞學派的德性理論
一 作為德性論本體的自然
二 德性:人之理性能力的完善
三 “不動心”的幸福生活狀態
四 經由理性的情感 (eradication)
五 斯多亞德性論:一種未竟之業
第五章 德萊芙論“謙虛”德性:證成及其反思
一 德萊芙關于謙虛的低估解釋
二 自我價值能否構成無知的對象?
三 對自我價值的無知是可能嗎?
四 對自我價值的無知是 的嗎?
第六章 安娜斯論德性養成的共同體觀念
一 德性養成的“技藝類比”
二 社會制約與主體 :德性養成的雙重維度
三 “成為德性共同體的一員”:德性養成的共同體觀念
四 反思安娜斯“共同體”觀念的理智化傾向
第七章 扎戈澤波斯基的典范主義德性論
一 道德理論的“地圖之喻”:典范主義德性論的理論特征
二 令人欽佩的道德典范:典范主義德性論的理論起點
三 基于典范的德性理論:系統論證
四 敘事與模仿:通達道德典范的實踐路徑
五 關于典范主義德性論的評價
第八章 德性的可欲性:德性、價值與人的現實生活
一 德性可欲性的價值之維
二 德性與價值:人的現實生活求解
三 現實生活的意義向度
四 “即凡而圣”:德性的 性與現實性
第九章 德性倫理學中的“正確行動”
一 “強硬”與“柔和”的德性倫理學
二 赫斯特豪斯的“合格行動者”理論
三 安娜斯的“德性發展”理論
第十章 德性倫理學中的“技藝類比”
一 技藝(technē)在亞里士多德德性倫理學中的地位
二 亞里士多德論“技藝類比”
三 安娜斯對“技藝”的重釋
四 “技藝類比”的發揮:一種發展性的德性理論
五 反思“技藝類比”的理智主義
第十一章 德性倫理學的生存論品格論析
一 德性倫理學:成人之學
二 德性倫理學追求人的幸福生活
三 德性倫理學立足人的社會本性
四 德性倫理學寓于人的生存實踐
五 德性倫理學展現人的內在生命狀態
第十二章 德性倫理學的方法論特質
一 德性倫理學:理論與方法
二 整體主義
三 特殊主義
四 “解釋學循環”
五 內在主義
附錄 當代知識論的德性轉型—— 東吳大學哲學系米建國教授學術訪談
后記
展開全部
當代西方德性倫理學 語境、源流與義理 作者簡介
葉方興,安徽舒城人,法學博士、哲學博士后,現為華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德性倫理學和品德教育研究。
書友推薦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