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金融數字化法治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43032
- 條形碼:9787100243032 ; 978-7-100-24303-2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融數字化法治 本書特色
1.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金融領域也在經歷著數字化轉型的浪潮。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元宇宙等技術的出現,對金融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金融數字化的推進,對法治與法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2. 本書基于豐富的金融數字化發展實踐展開研究,剖析全球跨境支付系統、以太坊The DAO事件、智慧法院等案例,探討數字貨幣安全、算法歧視、數據管轄權等當代重要主題,對數字化時代的金融安全與法治問題做出了系統解讀。3. 作者徐冬根教授通過建立“數字科技治理—法律治理”二元共治分析框架,探討數字化時代金融數字化、科技發展、法律制度演進等多學科的前沿交叉地帶和學術前沿問題,對數字技術并與法律治理的關系提出獨到見解。本書對完善與強化金融數字化法治具有現實意義。
金融數字化法治 內容簡介
人類社會已進入數字化時代,數字化生存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種重要場景。我們需要重新思考金融數字化與法治的交互關系以及金融數字化與法律跨界融合和創新問題。一方面,法律依然是調整金融關系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以智能算法和區塊鏈智能合約代碼等為代表的數字科技替代法律的現象已經在一些特殊場景中得到體現和應用。金融數字化及其與法律的融合亟須法學給予時代回應。《金融數字化法治》為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徐冬根教授對金融數字化與法治關系的研究專著。全書通過建立“數字科技治理—法律治理”二元共治分析框架,對金融數字化法治展開規范性解釋、分析和研究,涉及智能金融、數據安全、數據跨境流動管理、貨幣數字化、創新跨境支付機制、監管科技的運用、數字金融治理創新、金融司法與智慧法院等法治理論和實踐。本書以全球視野對國際上*有代表意義的金融數字化、數字治理、政策和法律制度的*新、*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實踐進行研究與總結,提煉出金融數字化法治所蘊含的法律治理科技化與數字科技治理法治化的“雙重互構”特征。
金融數字化法治 目錄
金融數字化法治 作者簡介
徐冬根,瑞士弗里堡大學法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法研究所所長、金融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曙光學者,獲上海市勞動模范稱號。研究領域為國際金融法、國際私法、金融科技法、數字法學。出版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Le droit international privé de la responsabilité délictuelle及《高風險金融交易法律規制研究》《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法制環境研究》《國際信貸的法律保障》《美國證券法律與實務研究》《國際金融法》《國際金融法高級教程》《財富與美德》《國際私法理念、邏輯與方法》《國際私法趨勢論》等專著和教材20多部;在《中國法學》《東方法學》《中外法學》《清華法學》《法學》《現代法學》《比較法研究》《政法論壇》《法治與社會發展》《當代法學》《政治與法律》《華東政法大學學報》《上海交通大學學報》《上海財經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中文、英文和法文論文100多篇。承擔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研究課題。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