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愛孩子如花在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85520
- 條形碼:9787542685520 ; 978-7-5426-8552-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愛孩子如花在野 本書特色
1.全面闡釋“系統養育”觀,幫助父母看見孩子的個體性:在家庭教育、親子關系呵護中,父母應當擺脫“線性思維”,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構建“系統養育”觀,將孩子、自己、家庭、世界、時間、空間聯結到一起,在新的認識自己、認識孩子的系統之中,覺察并療愈“碎片化”的自己,看見孩子完整的生命,看見孩子的成長,從根源上找到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改善親子關系,培養出完整的孩子。 2.作者林紫的專業性和口碑過硬:中國心理咨詢行業先行者,林紫心理機構創始人,上海作家協會會員。26年專注個人及家庭心理咨詢、兒童早期心理養育、組織心理培訓及心理援助工作,為300余家企業及外交部、公安部、各大高校等進行心理培訓近千場。 3.主旨清晰,理念科學:文中的案例切中當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突出問題:埋頭刷題、拼命考試的學校教育;唯知識論、唯有用論的家庭教育;只有單向輸出和對錯監督的親子關系。作者的教育理念非常明確,教育人先要把人當人,孩子的行為問題,要從根上找原因,由此作者提出:學校教育,應該先讓學生學會做有血有肉的人,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家庭教育,應該以人格的培養、情感的滋潤、關系的練習為目的;親子關系應該是父母與孩子在心性與慧性層面的相互養育、聚焦成長、資源共創。 4.書中探討的教育問題是當今時代需要的教育良方:新媒體時代下,父母及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應當如何調整。親子教育中,父母的角色長久以來是以教為主,今日數碼時代給孩子們帶來的成長環境的變化,要求為人父母者,教育工作者,重新看待自己教育者的角色,與時俱進調整與孩子們的溝通方式;從更深層次,更全面的角度呼吁父母育兒先育己,育兒亦育己,將諸多真實的家庭教育案例用文字編織成鏡子幫助成年人照見自己。 5.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從傳統文化、詩書典籍、千年傳頌中尋找靈感,與現代心理學知識相融合,從每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中提煉出新的智慧,邀請父母像作者本人一樣,以深厚的底蘊和氣度向孩子展現“我有多愛你”。 6.語言風格親切易讀,生動案例豐富:兒時與母親一起去單位看動畫片《鐵臂阿童木》的往、事、與出租車司機的閑談、來自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情感啟示、冰心先生翻譯的紀伯倫的《論孩子》,這些兒時經歷、生活瑣事、個案分析、詩歌音樂,與林紫博士的深邃思想、親切語言連珠合璧,潛移默化地影響每一位讀者。 7.全方位系統理論優勢:本書融合了國學、心理學、生態學、教育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為讀者呈現一個立體、全面的育兒視角,體現出多種學科與理論的交叉以及全方位的系統理論優勢,為育兒困境中的父母提供了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多的解決思路。 8.章節末配合互動環節,增強本書實用性:章節末附有“本章小貼士”與“親子作業”板塊,作為對本章內容的總結與延申,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前文內容,并積極投入實踐。
愛孩子如花在野 內容簡介
繼《給孩子一生的安全感》《生命教育七堂課》之后,林紫博士于2024年推出“父母心理通識課”系列新作《愛孩子如花在野》,意指愿孩子像花一樣在生命的原野中自由生長、自由綻放。作為中國心理咨詢行業的先行者、“林紫心理機構”的創始人,林紫博士以25年一線心理咨詢為基礎,在觀察數十萬家庭、處理數千心理危機個案之后提出“系統養育”觀:幫助父母擺脫“線性思維”與“碎片式”教育,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構建“系統人格”,將孩子、自己、家庭、世界、時間、空間聯結到一起,在新的認識自己、認識孩子的系統之中,看見孩子完整的生命,看見孩子的成長,從根源上找到并解決問題。
愛孩子如花在野 目錄
愛孩子如花在野 作者簡介
林紫,中國心理咨詢行業的先行者,“林紫心理機構”創始人,2003年率先在全國組建專業心理志愿者團隊“林紫義工中心”。 歷任上海市心理衛生服務行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特邀專家、中國家庭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青少年心理健康家校社聯防計劃顧問專家等。 26年來專注于個人及家庭心理咨詢、兒童早期心理養育、組織心理培訓及心理援助工作。 首倡“系統養育”的概念;出版《給孩子一生的安全感》《生命教育7堂課》等多部心理學著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