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57446
- 條形碼:9787301357446 ; 978-7-301-3574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探討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這一前沿和重要的課題,豐富了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研究內容;對我國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立法和司法實踐進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為法律實踐提供了理論支持和指導;通過對域外國家相關制度的考察,為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國際視野和借鑒經驗。本書從多個角度對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進行研究,不僅關注制度本身的法律規定,還深入探討其在不同領域的適用和與其他相關制度的關系,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研究體系;結合互聯網環境和植物新品種等新興領域,研究其特殊的適用規則,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和創新性;運用大量的實際案例和司法數據,對制度的實踐效果進行實證分析,使理論研究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
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闡釋了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在我國首次確立該制度至今運行的司法現狀,深入剖析了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具體場景提出了完善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的適用條件,為在我國“三審合一”背景下審理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案件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參考,是知識產權領域內關于懲罰性賠償制度的一本高質量的研究專著。實踐價值層面,本書運用實證分析方法系統梳理了近五年全國范圍內適用懲罰性賠償的知識產權案件,對提起懲罰性賠償的知識產權總案件數及準予適用的案件數作對比,整理出適用懲罰性賠償的知識產權案件判賠數額及判賠率,重點論述了技術貢獻率的引入、懲罰性賠償及刑事罰金、行政處罰等的適用關系,特別分析了涉互聯網領域、植物新品種、商業秘密等特殊領域和特殊客體的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規則應用情況。立法價值層面,本書梳理了我國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立法沿革,重點從構成要件視角予以規范性解讀。規則優化方面,本書深入研究了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判決的域外承認與執行,為銜接知識產權的有效性和精準識別懲罰性賠償提供規則指引。理論價值層面,本書闡釋了懲罰性賠償的深層內涵及及其法理基礎,結合制度緣起及哲學價值進行深入探討,對比分析了我國法院同域外適用懲罰性賠償的知識產權案件審理差異,為進一步細化我國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構成要件提供制度遵循;深入解析了懲罰性賠償同相關制度之間的關系,準確定位我國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與法定賠償的制度功能,明確了我國知識產權損害賠償領域的司法二元體系。
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 目錄
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 作者簡介
孫那,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高級技術經理人,泰國格樂大學特聘教授。北京大學法學博士,美國羅耀拉大學法學碩士。中國社科院與騰訊公司聯合培養法學博士后、西安交通大學哲學博士后。兼任:北京大學國際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研究員;陜西省科技法學研究會秘書長;陜西省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陜西省市場監管法治研究會常務理事;陜西省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法學研究會理事;西安市知識產權專家智庫專家;西安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海外維權專家;西安仲裁委仲裁員;廣東信達(西安)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私法》《中國娛樂法評論》《中國醫學倫理學》雜志青年編審。 主要研究領域:知識產權法、科技法。主持、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課題十余項;在《法學論壇》《江西社會科學》《出版發行研究》《知識產權》《科技與法律》等雜志發表核心期刊論文二十余篇,出版書籍《歐盟法下資本自由流通的司法調整》《立陶宛知識產權法》《中美數字內容產業版權政策與制度比較》《人工智能—國家人工智能戰略行動抓手》等四部,獲得省部級課題研究成果一等獎,其研究成果多次獲得省部級領導批示,主持參與陜西省《大數據保護條例》《知識產權促進與保護條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等地方立法的起草和制定工作。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