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說武當秘技系列:武當密傳短棍
-
>
國際象棋入門 修訂本
-
>
西北八門拳技蹤述
-
>
健身氣功圖解:八段錦 五禽戲 易筋經 六字訣
-
>
實用武術擒拿訓練教程:擒拿解脫和反擒拿
-
>
武當流通門技擊闡秘
-
>
武當流通門武功闡秘
崔莎·布朗:編舞即視覺藝術:choreography as visual srt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620266
- 條形碼:9787548620266 ; 978-7-5486-2026-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崔莎·布朗:編舞即視覺藝術:choreography as visual srt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部深入探索后現代舞先驅崔莎·布朗藝術世界的專著。作者蘇珊·羅森伯格通過詳盡的檔案研究與訪談,追溯了布朗五十年藝術生涯中的創作歷程與創新理念。崔莎·布朗打破了傳統芭蕾和現代舞的束縛,將日常動作與即興表演引入舞蹈創作,形成獨特的“布朗風格”。她的作品以反地心引力、邏輯嚴謹的抽象動作和幾何構圖著稱,具有極強的視覺表現力。羅森伯格在書中探討了布朗創作背后的系統化藝術原則和發展歷程,呈現了一位藝術大師如何通過編舞挑戰并重塑舞蹈與視覺藝術的邊界。對于舞蹈愛好者及研究者而言,這本書是理解后現代舞及其發展的一部重要作品。
崔莎·布朗:編舞即視覺藝術:choreography as visual srt 內容簡介
崔莎,布朗是美國歷史上*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她不囿于芭蕾舞和現代舞的傳統框架,將日常動作與即興表演融入舞蹈創作,以其反地心引力,抽象又富有邏輯的動作語言、巧妙的幾何構圖編排和強烈的視覺元素的“布朗風格”為人所知,被譽為后現代舞的先驅和代表人物。
本書是關于崔莎.布朗的專著,由藝術史學家蘇珊.羅森伯格撰寫。作者通過深入研究布朗的檔案資料和訪談記錄,追溯了這位藝術家五十年藝術生涯的前半程。書中探討了布朗系統性的藝術原則,揭示了她在創作過程中所面對的藝術挑戰和發展歷程。
崔莎·布朗:編舞即視覺藝術:choreography as visual srt 目錄
致謝
前言 崔莎•布朗,回到未來
**章 看見舞譜《延齡草》(1962)
第二章 記憶與檔案 《一個系列:〈自制》〈汽車〉〈外部〉》(1966)
第三章 在舞蹈和藝術的夾縫中 “裝備舞蹈”(1968—1971)
第四章 動姿的簡練《累積》(1971—1973)
第五章 去繪圖,去舞蹈 《軌跡》(1975)
第六章 編排過程 《排列》(1977)
第七章 主體性、欲望與思考的身體《水動機》(1978)
第八章 從白盒子到黑匣子(1979—1981)
第九章 游戲之名 《設置與重置》(1983)和《橫向傳遞》(1985)
第十章 抽象性與戲劇性《紐瓦克》《尼韋韋勒凱》,1987)
后記 崔莎•布朗的檔案想象力
注釋
譯后記
崔莎·布朗:編舞即視覺藝術:choreography as visual srt 作者簡介
蘇珊.羅森伯格,圣約翰大學博物館管理碩士項目主任、藝術史副教授,曾任費城藝術博物館和西雅圖藝術博物館現代和當代藝術策展人。她與崔莎.布朗合作,促成了費城藝術博物館與織物工藝美術館聯合舉辦的展覽“這是一次繪畫/ 現場直播”(2003)。她在《十月》和《戲劇評論》等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關于布朗的研究成果,并在紐約公園大道軍械庫、衛斯理大學等地講授布朗的作品。
劉冰,北京舞蹈學院創意學院教師、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戲劇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博士生、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訪問學者。出版專著《紐約觀劇目記》(2023),譯著《格林威治村 1963年——先鋒派表演和歡騰的身體》(2023)、《舞蹈:作為藝術教育》(2015),與人合著《持器作舞》(2022)。
李言實,博士,太原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中心訪問學者。出版譯著《打碎哈姆雷特的鏡子:戲劇與現實》(2023)。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