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隨息居重訂霍亂論》臨證精解(中醫經典名著臨證精解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447200
- 條形碼:9787521447200 ; 978-7-5214-472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隨息居重訂霍亂論》臨證精解(中醫經典名著臨證精解叢書) 本書特色
王士雄(1808—1868?),清代著名醫家。字孟英,號夢隱,又號潛齋,自號半癡山人、隨息子等,浙江海寧鹽官,曾遷居杭州,為我國近代較有影響的溫病學家之一。王士雄一生勤于著述,給后人留下了大量富有學術價值的醫學文獻,包括《溫熱經緯》《隨息居重訂霍亂論》《隨息居飲食譜》《歸硯錄》《潛齋醫話》和《王氏醫案》等著作。 王士雄對霍亂的辨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清道光年間,江浙一帶霍亂流行,王士雄不避穢惡,盡力救治,并于1838年寫就《霍亂論》書稿。1862年,他旅居滬地,正值霍亂猖獗,而“司命者罔知所措,死者實多”,于是將原書重訂,更名為《隨息居重訂霍亂論》,議病情,論治法,附醫案,創新方,對霍亂的病因、病機、辨證、防治做出了系統論述。曹炳章評價其書“實為治霍亂*完備之書”。 《隨息居重訂霍亂論》分為二卷,析為四篇。首為病情篇,論述霍亂的病因病機、證候及治療大法,引用前代醫家論述較多。王氏所述霍亂,已經不是中醫傳統意義上的霍亂,還包括當時由境外傳入的西醫學意義上的霍亂,即“真霍亂”,王氏加以論述,為當時治療霍亂起到指導性作用。次為治法篇,陳述了8種治法,并有偵探(試探法)、側應(輔助療法)、紀律(治療禁忌)、守險(預防)等方法,從治療和預防的角度將霍亂的治療進一步完備,豐富了中醫治療霍亂的手段和方法。第三篇為醫案篇,一方面記載了前人治療霍亂的醫案,另一方面收錄了王氏本人治療的驗案,加以評述,闡發心得。*后一篇為藥方篇,將治療霍亂的常用藥物和方劑進行分類和總結。王氏治法以清熱化濕為主,用藥輕靈,又廣采諸家之長,應對危急重癥,有法有度。凡方藥中涉及現代禁用藥物(如犀角等)之處,為保持內容原貌,未予改動,但在臨床應用時,應使用相關代用品。 本次整理參考1958年上海科技衛生出版社印本,對文中比較生僻的字詞加以注釋,從提要、精解對原文進行解釋。在方藥部分,由于部分方藥后世已經鮮用,并且病案難以搜集,故只加以闡釋而不附醫案。 由于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會有疏漏和不當之處,希望讀者加以批評指正。 編者 2024年5月
《隨息居重訂霍亂論》臨證精解(中醫經典名著臨證精解叢書) 內容簡介
隨息居重訂霍亂論由王士雄于1862年重訂霍亂論而成書,辨析時疫霍亂與非時疫霍亂之異,謂霍亂疫邪乃環境“臭毒”所生。本書分為病情篇、治法篇、醫案篇和藥方篇。王氏提出霍亂有寒熱之分,寒霍亂是由于“坐臥風涼,起居任意,冰瓜水果,恣食為常”,陰陽之氣亂于腸胃而成;熱霍亂則是感受一種“臭毒”疫邪,暑穢蒸淫,飲水惡濁所致,其病從排泄物、轉筋、口渴、舌象、脈象等方面進行辨證。治法強調從祛除病邪、恢復脾胃升降功能著眼,以“展化宣通”為原則,舒展氣機、宣化濕濁,則邪氣消弭,清升濁降,逆自平而亂乃定。本次編寫對書中條文進行精解,并加入重點方劑臨床運用醫案并按語解讀。
《隨息居重訂霍亂論》臨證精解(中醫經典名著臨證精解叢書) 目錄
《隨息居重訂霍亂論》臨證精解(中醫經典名著臨證精解叢書) 作者簡介
朱平,男,醫學博士,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主要從事溫病學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參加編寫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精編教材《溫病學》、世界中醫藥聯合會雙語教材《溫病學》、創新教材《瘟疫學》。參加編寫“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四時養生學》。主編《感染性疾病與肝病》。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