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數字時代的人際交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39127
- 條形碼:9787522839127 ; 978-7-5228-3912-7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字時代的人際交往 內容簡介
數字新媒體已經滲透進我們生活的各個情景,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既有的傳統社交方式。如何理解微信朋友圈的點贊行為?為什么父母與孩子之間會因為表情包產生分歧?在親密關系中的伴侶能否查閱對方的手機內容?我們是否愿意添加陌生人的微信號?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工作、生活和學習等各種情景中不斷面臨著這些問題,而這也引發了很多的困惑、焦慮或者希望。本書作為國內**部聚焦數字時代人際傳播的專著,綜合新聞傳播學、社會學、人類學、計算機人際互動等各學科的理論資源,為我們理解、分析和解決相關數字交往的議題提供了耳目一新的知識與洞見。
數字時代的人際交往 目錄
**章 家庭情景/1 **節 超人際互動與中介化親密關系的形成/1 第二節 親密關系可以購買嗎:理解虛擬戀人的情感勞動/8 第三節 從男性氣質到父職:數字時代如何“做父親”?/13 第四節 表情包:數字化排斥/17 第五節 屏幕里的親情:遠程家庭溝通中的數字不對稱/21 第六節 少年觸網之煩惱:基于父母干預理論的視角/26 第七節 家族微信群:中介化的孝道實踐/32第二章 學習情景/37 **節 為了在場的缺席:上網課/37 第二節 數字時代的社會化/43 第三節 同輩溝通:社會學習理論/48 第四節 從“追”星到“造”星:準社會關系的建構與變遷/53 第五節 腳本理論:新規范、新常規,還是新規訓?/56 第六節 串聊(crosstalk):手機的社交融入與多重關系協商/61 第七節 “數字挖墳”:社交媒體上的語境坍塌/70 第八節 交叉性:為什么我DeBuff疊滿了?/76 第九節 復媒體與平臺搖擺/82 第十節 打造人設:社交媒體平臺上的數字臉面/87 第十一節 數字時代的模因(meme)/91 第十二節 數字時代的社交性:分享還是不分享?這是個問題/96第三章 工作情景/102 **節 微信點贊:微互動與關系理論/102 第二節 暫時關閉朋友圈:馴化與再馴化理論/110 第三節 數字斷連:反思連接與工作/116 第四節 惱人的60秒語音轟炸:時間政治的困境/124 第五節 寒暄:情感交際還是“情感勞動”?/130 第六節 搶紅包也有規矩:微信中的慣習運作/137 第七節 職場交往:身份傳播理論/141第四章 社會情景/147 **節 防不勝防的網絡詐騙:社會線索還靠譜嗎?/147 第二節 網絡購物:社會交換理論/152 第三節 敘事和意義建構:傳播就是講故事/157 第四節 “陌生人關系”:互聯網社交與新型人際關系趨勢/163 第五節 逝者的社交留言:社交媒體哀悼/171 第六節 N-adic:基于多元受眾的網絡人際互動模式/176 第七節 無處不在的“BigBrother”:從監視理論談起/182后記/190
展開全部
數字時代的人際交往 作者簡介
苗偉山,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曾在法國波爾多政治學院、美國康奈爾大學、埃默里大學、北卡夏洛特大學、澳洲迪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多所高校擔任訪問學者和客座教授。在國際英文知名期刊發表論文近20篇,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等中文期刊發表論文30多篇。
書友推薦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