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區塊鏈+”生態農產品供應鏈的融合創新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56262
- 條形碼:9787521856262 ; 978-7-5218-5626-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區塊鏈+”生態農產品供應鏈的融合創新研究 內容簡介
高端生態農業作為農業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在農業生產數字化、農業產業數字化、農業經營數字化等方面的后發優勢突出。然而,當前我國生態農產品供應鏈發展面臨四大突出問題:①生態農產品流通的信息渠道不健全,信息化水平不高,數字化治理水平低。②生態農產品供應鏈主體之間信任機制缺失,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造成供應鏈組織困難。③第三級數字鴻溝在農業生產體系和農業產業普遍存在,數據要素的作用尚待發揮。④消費者對生態農產品的信心缺失,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區塊鏈技術以其去中心化、去信任的主要特征,正深刻影響著生態農產品供應鏈的發展。區塊鏈作為價值互聯網的基石,其獨特的共識和信任機制為生態農產品供應鏈突破上述困境提供了新思路。供應鏈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的產業,“延長產業鏈、優化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加速與“區塊鏈+”的融合已成為推動我國農業數字化的必然選擇!丁皡^塊鏈+”生態農產品供應鏈融合創新研究》(項目批準號:18BGL100),2018年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立項,是管理學領域*早立項的區塊鏈課題之一。研究報告進行了一次探索性的研究,從“區塊鏈+”生態農產品供應鏈融合創新的視角出發,目的是試圖揭示區塊鏈融合生態農產品的原理和機制,改造生態農產品供應鏈的組織模式和信任機制,推動信息共享和經營模式創新,構建起智慧農業和智慧供應鏈,讓優質優價的生態農產品真正實現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區塊鏈+”生態農產品供應鏈的融合創新研究 目錄
**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意義
第三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分析
第四節 研究內容、思路與方法
第五節 本書的創新之處
第二章 區塊鏈原理及賦能的理論基礎
**節 區塊鏈技術原理
第二節 數字賦能理論
第三節 技術接受模型
第四節 創新擴散理論
第五節 交易成本理論
第六節 演化博弈理論
第三章 區塊鏈構建農產品供應鏈信任
**節 生態農產品供應鏈的信任問題
第二節 區塊鏈技術融合農產品供應鏈的基礎
第三節 區塊鏈技術構建供應鏈信任
第四節 障礙和挑戰
第五節 區塊鏈技術賦能的路徑
第四章 “區塊鏈 ”生態農產品供應鏈體系
**節 引言
第二節 技術信任與系統信任的邏輯
第三節 技術的限制和問題描述
第四節 融合“技術信任-系統信任”邏輯的供應鏈體系
第五節 區塊鏈共識機制的設計
第五章 生態農產品供應鏈的區塊鏈技術采用決策研究
**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文獻評述
第三節 區塊鏈采用決策中農企和電商平臺參與的博弈模型
第四節 區塊鏈采用的模型分析
第五節 算例及案例分析
……
第六章 區塊鏈賦能生態農產品供應鏈的經營模式
第七章 生態農產品供應鏈監管機制的融合研究
第八章 結論與展望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區塊鏈+”生態農產品供應鏈的融合創新研究 作者簡介
胡森森(1979-),工學博士,教授,畢業于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曾國家公派在代爾夫特理工大學(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博士聯合培養。當前研究興趣:區塊鏈與農產品供應鏈的融合、數字化供應鏈、農業物聯網等。主持完成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1項,重慶市社科規劃項目、重慶市技術預見與制度創新等省部級項目4項。在軟件學報、管理工程學報、系統科學與數學、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多篇論文,其中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2篇,SCI檢索8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多篇咨政建議被《重慶社科智庫成果要報》、《科技工作者建議》等內參采用,并獲得省部級領導肯定性批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