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地質動力區劃——原理、方法及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654733
- 條形碼:9787564654733 ; 978-7-5646-5473-3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質動力區劃——原理、方法及應用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論述了地質動力區劃的基本原理、工作方法和工程應用。在介紹板塊構造理論和我國新構造運動特點的基礎上, 論述了地質動力區劃原理、地質動力環境評價、活動斷裂識別與斷塊劃分、構造應力場與巖體應力分析、煤巖動力系統與能量特征、礦井動力災害的影響因素與危險性預測方法、礦井動力災害多因素模式識別和地質動力區劃信息管理系統等內容。*后給出了地質動力區劃方法的應用實例。
地質動力區劃——原理、方法及應用 目錄
總論
0.1 地質動力區劃研究的意義
0.2 地質動力區劃主要創新內容與應用
0.3 地質動力區劃團隊研究工作的發展歷程
第1章 板塊構造和新構造運動
1.1 地球動力學及其發展
1.2 板塊構造基本原理
1.3 新構造運動與地質災害
1.4 中國大陸板塊構造與活動構造
1.5 中國活動構造分布特征及對礦井動力災害控制作用
1.6 活動構造對礦井動力災害影響分析
第2章 地質動力區劃原理和方法
2.1 礦井動力災害與地質動力區劃
2.2 地質動力區劃的理論基礎
2.3 地質動力區劃工作原理
2.4 地質動力區劃研究內容
2.5 地質動力區劃工作方法
第3章 地質動力環境評價
3.1 地質動力環境對礦井動力災害的影響
3.2 地質動力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
3.3 地質動力環境評價的應用
第4章 活動斷裂識別與斷塊劃分
4.1 板塊構造與斷塊劃分
4.2 活動斷裂及其活動標志
4.3 活動斷裂識別方法
4.4 活動斷裂野外調查與斷裂活動性評估
4.5 構造地貌特征對礦井動力災害的影響
4.6 斷塊劃分成果及應用
第5章 地應力場與地應力測量
5.1 構造應力場成因和影響因素
5.2 構造應力場的類型劃分及研究方法
5.3 中國現今構造應力場
5.4 地應力測量方法
5.5 煤礦地應力場特征及其應用
第6章 巖體應力分析
6.1 概述
6.2 巖體應力狀態分析系統功能
6.3 巖體應力狀態分析系統運行
6.4 巖體應力分析應用
第7章 煤巖動力系統與煤巖體能量特征
7.1 巖體能量場與沖擊地壓的能量基礎
7.2 煤巖動力系統構建與能量釋放規律
7.3 地質條件下煤巖動力系統的能量計算方法
7.4 煤巖動力系統的結構尺度計算方法
7.5 煤巖動力系統方法的應用步驟
7.6 煤巖動力系統方法在煤礦中的應用
第8章 礦井動力災害及其影響因素
8.1 礦井動力災害發生條件與分類
8.2 礦井動力災害的共性影響因素
8.3 礦井動力災害的個性影響因素
8.4 礦井動力災害危險性預測方法
第9章 礦井動力災害多因素模式識別
9.1 礦井動力災害防治工作內容
9.2 多因素模式識別原理和方法
9.3 礦井動力災害危險性預測的模式識別方法
9.4 沖擊地壓危險性多因素模式識別應用實例
第10章 地質動力區劃信息管理系統
10.1 地質動力區劃信息管理系統簡介
10.2 地質動力區劃信息管理系統基本功能
10.3 地質動力區劃信息管理系統專項功能
第11章 斷裂構造與地殼變形監測方法
11.1 礦井動力災害常用監測方法
11.2 井下斷層及堅硬巖層遠場監測方法及應用
11.3 EH-4連續電導率剖面探測方法及應用
11.4 基于GNSS和InSAR的礦區地殼形變監測.方法及應用
11.5 基于地震流動監測的礦區地震監測方法及應用
第12章 地質動力區劃的應用
12.1 中國一級地質動力區劃
12.2 地質動力區劃在沖擊地壓危險性預測中的應用
12.3 地質動力區劃在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預測中的應用
12.4 地質動力區劃在礦壓控制中的應用
12.5 地質動力區劃在油田的應用簡介
12.6 地質動力區劃在俄羅斯的應用簡介
12.7 地質動力區劃的發展方向和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后記
0.1 地質動力區劃研究的意義
0.2 地質動力區劃主要創新內容與應用
0.3 地質動力區劃團隊研究工作的發展歷程
第1章 板塊構造和新構造運動
1.1 地球動力學及其發展
1.2 板塊構造基本原理
1.3 新構造運動與地質災害
1.4 中國大陸板塊構造與活動構造
1.5 中國活動構造分布特征及對礦井動力災害控制作用
1.6 活動構造對礦井動力災害影響分析
第2章 地質動力區劃原理和方法
2.1 礦井動力災害與地質動力區劃
2.2 地質動力區劃的理論基礎
2.3 地質動力區劃工作原理
2.4 地質動力區劃研究內容
2.5 地質動力區劃工作方法
第3章 地質動力環境評價
3.1 地質動力環境對礦井動力災害的影響
3.2 地質動力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
3.3 地質動力環境評價的應用
第4章 活動斷裂識別與斷塊劃分
4.1 板塊構造與斷塊劃分
4.2 活動斷裂及其活動標志
4.3 活動斷裂識別方法
4.4 活動斷裂野外調查與斷裂活動性評估
4.5 構造地貌特征對礦井動力災害的影響
4.6 斷塊劃分成果及應用
第5章 地應力場與地應力測量
5.1 構造應力場成因和影響因素
5.2 構造應力場的類型劃分及研究方法
5.3 中國現今構造應力場
5.4 地應力測量方法
5.5 煤礦地應力場特征及其應用
第6章 巖體應力分析
6.1 概述
6.2 巖體應力狀態分析系統功能
6.3 巖體應力狀態分析系統運行
6.4 巖體應力分析應用
第7章 煤巖動力系統與煤巖體能量特征
7.1 巖體能量場與沖擊地壓的能量基礎
7.2 煤巖動力系統構建與能量釋放規律
7.3 地質條件下煤巖動力系統的能量計算方法
7.4 煤巖動力系統的結構尺度計算方法
7.5 煤巖動力系統方法的應用步驟
7.6 煤巖動力系統方法在煤礦中的應用
第8章 礦井動力災害及其影響因素
8.1 礦井動力災害發生條件與分類
8.2 礦井動力災害的共性影響因素
8.3 礦井動力災害的個性影響因素
8.4 礦井動力災害危險性預測方法
第9章 礦井動力災害多因素模式識別
9.1 礦井動力災害防治工作內容
9.2 多因素模式識別原理和方法
9.3 礦井動力災害危險性預測的模式識別方法
9.4 沖擊地壓危險性多因素模式識別應用實例
第10章 地質動力區劃信息管理系統
10.1 地質動力區劃信息管理系統簡介
10.2 地質動力區劃信息管理系統基本功能
10.3 地質動力區劃信息管理系統專項功能
第11章 斷裂構造與地殼變形監測方法
11.1 礦井動力災害常用監測方法
11.2 井下斷層及堅硬巖層遠場監測方法及應用
11.3 EH-4連續電導率剖面探測方法及應用
11.4 基于GNSS和InSAR的礦區地殼形變監測.方法及應用
11.5 基于地震流動監測的礦區地震監測方法及應用
第12章 地質動力區劃的應用
12.1 中國一級地質動力區劃
12.2 地質動力區劃在沖擊地壓危險性預測中的應用
12.3 地質動力區劃在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預測中的應用
12.4 地質動力區劃在礦壓控制中的應用
12.5 地質動力區劃在油田的應用簡介
12.6 地質動力區劃在俄羅斯的應用簡介
12.7 地質動力區劃的發展方向和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