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數字時代科技漢語與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3311351
- 條形碼:9787313311351 ; 978-7-313-31135-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字時代科技漢語與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 內容簡介
數字革命突破時空限制,驅動當代中國社會的變革和創新,形成新的發展典范和模式,將持續釋放其在對外文化傳播發展方面的能量。在加快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數字技術與文化傳播結合的模式、路徑、策略成為核心議題,將決定國際中文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成效。本書稿從科學人文主義的視角出發,立足浙江高校尤其是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數字化實踐,選取漢語橋、遠程實驗平臺、亞洲校園、線上課程等代表性案例開展研究,管窺數字技術介入中文教育發展的范式,觀察教育領域應對數學化大變局的策略,探究其形成的技術、文化及社會根源,呈現新時代對外傳播事業發展的內在邏輯與運行規律,并提出進一步促進國際中文教育數字化建設的政策性建議。
數字時代科技漢語與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 目錄
緒論 中文之大美,傳播而遠揚
**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問題提出
第三節 研究思路
**章 數字時代國際中文教育的轉型與發展
**節 教育理念
第二節 教學方法
第三節 教師發展
第四節 平臺保障
第二章 數字時代遠程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節 發展歷程
第二節 理論基礎
第三節 技術創新
第四節 變革方向
第三章 數字時代對外文化傳播的特征
**節 新時代背景下的對外傳播
第二節 融媒體的復合傳播形態
第三節 微傳播的大眾媒介功能
第四節 多模態的傳播效果
第四章 科技漢語與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模式探索
**節 國家戰略主導的整體推進模式
第二節 特色創新引領的自主發展模式
第三節 合作共贏推動的內生外發模式
第四節 匯通古今激發的“返本開新”模式
第五章 科技漢語與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技術支撐
**節 傳播技術環境的打造
第二節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
第三節 教育科技產品的研發
第四節 教育技術鴻溝的跨越
第六章 科技漢語與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文化策略
**節 數字時代對外傳播的人文內核
第二節 對外傳播的文化發展新趨向
第三節 全球一體對外傳播的文化挑戰
第四節 新時代對外傳播的科學人文策略
第七章 遠程實驗平臺:實境傳播技術引發的創新與突破
**節 遠程實驗平臺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遠程實驗平臺的科技文化傳播
第三節 遠程實境實驗平臺的科技漢語教學
第四節 杭電聯合遠程實驗中心的成效
第八章 漢語橋:跨越時空限制的線上團組合作與交流
**節 語言交流合作背景下的“漢語橋”
第二節 “漢語橋”的文化傳播功能與成效
第三節 “漢語橋”的科技文化傳播模式
第四節 杭電科技漢語“漢語橋”線上項目
第九章 來華留學生線上教學:情感-技術-文化的模式創新
**節 特殊時期下的留學生線上教學
第二節 線上課程的科技文化遠程傳播
第三節 科技文化傳播的情感-技術-文化模式
第四節 杭電“中國概況”課程的實踐案例
第十章 亞洲校園:跨領域融合的創新科技思維傳播
**節 跨專業-學科合作的“亞洲校園”
第二節 “亞洲校園”的前沿科技合作使命
第三節 基于科技合作的“亞洲校園”文化交流
第四節 杭電“亞洲校園”第三期項目成效
結語 風正時濟,駛向教育國際治理的未來
**節 數字時代的科技文化傳播使命
第二節 遠程傳播的國際教育治理愿景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數字時代科技漢語與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 作者簡介
林國滸,福建泉州人,文學博士,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錢塘學者特聘副教授,對外漢語教學中心主任,主要從事跨文化及生態批評研究,發表各類研究文章20篇,主持省廳級及以上項目8項,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次,獲各類優秀論文獎4次。
書友推薦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