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第1章 免疫遺傳學及其在臨床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11.1 概述 11.2 免疫遺傳學 21.3 MHC的分類 21.4 MHC的分布 41.5 MHC的重要性 41.6 HLA復合體的分類 51.7 HLA區域等位基因的重要性 61.8 抗原和等位基因檢測方法 61.9 HLA系統命名法 61.10 免疫遺傳學與遺傳性多因素疾病和免疫失調 71.10.1 HLA 位點 71.10.2 與非HLA位點相關的 81.11 免疫遺傳學與免疫疾病譜系 81.12 自身免疫性疾病 81.12.1 銀屑病 81.12.2 類風濕關節炎 91.12.3 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病 91.12.4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101.12.5 1 型糖尿病 111.12.6 系統性紅斑狼瘡 111.12.7 系統性硬化 121.13 神經系統疾病 121.13.1 多發性硬化 121.13.2 帕金森病 131.13.3 視神經脊髓炎 131.13.4 阿爾茨海默病 131.13.5 精神分裂癥 141.13.6 重癥肌無力 141.14 感染性疾病(病毒性疾病) 151.15 細菌感染 161.15.1 肺結核 161.15.2 麻風病(漢森病) 161.16 寄生蟲感染 171.16.1 瘧疾 171.16.2 皮膚和內臟利什曼病 171.16.3 血吸蟲病 171.17 免疫衰老 181.18 免疫遺傳學與疫苗設計 181.19 免疫遺傳學與疫苗接種反應 191.20 免疫遺傳學及其在疾病預防和治療中的應用 191.21 疫苗開發面臨的挑戰 221.22 小結 22第2章 免疫遺傳學在臨床疾病診斷中的應用 232.1 概述 232.2 HLA Ⅰ類基因和HLA Ⅱ類基因 242.3 HLA區域與多種臨床疾病的關系 242.3.1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癥性疾病 302.3.2 感染性疾病 322.3.3 神經系統疾病 332.3.4 HLA 與癌癥 342.3.5 藥物不良反應 352.3.6 胃腸道疾病:炎性腸病 352.4 局限性 362.5 小結 36第3章 免疫遺傳標志物——人類各種疾病治療和預后工具 373.1 概述 373.2 生物標志物 393.3 細胞因子 413.4 促炎性細胞因子 413.4.1 IL-1 413.4.2 IL-2 433.4.3 IL-6 433.4.4 IL-8 443.4.5 IL-15 443.4.6 IL-18 443.5 TNF 453.6 IFN-γ 453.7 趨化因子 453.8 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免疫遺傳標志物 463.9 小結 52第4章 免疫遺傳性疾病:植物藥物治療 534.1 概述 534.2 免疫遺傳性疾病 544.2.1 重癥聯合免疫缺陷病 544.2.2 X 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 564.2.3 X 連鎖高IgM綜合征 584.2.4 威-奧綜合征 584.2.5 迪格奧爾格綜合征 594.2.6 慢性肉芽腫病 594.2.7 IFN-γ 受體缺陷 594.2.8 白細胞黏附缺陷 594.2.9 裸淋巴細胞綜合征 604.2.10 白細胞異常色素減退綜合征 604.3 用植物化合物治療免疫遺傳性疾病 614.4 紫錐菊 634.5 心葉青牛膽 654.6 紫草 664.7 薯蕷科 664.8 植物化學物質/光化合物:免疫調節劑 674.8.1 酚類化合物 684.8.2 類黃酮 684.8.3 鞣酸類 694.8.4 茋衍生物 704.8.5 鹽酸衍生物 704.9 生物堿類 71黃連素 714.10 萜類化合物 724.11 多糖類 724.11.1 巖藻依聚糖和何*烏多糖 734.11.2 果膠和人參多糖 734.12 小結 74第5章 了解人類病毒性疾病的免疫遺傳學 755.1 概述 755.2 HLA 765.3 HLA與傳染病 775.4 病毒感染 775.4.1 HIV/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775.4.2 登革病毒 785.4.3 漢坦病毒 815.4.4 COVID-19 835.5 信號通路 855.5.1 TLR/RLR通路 855.5.2 NF-κB 通路 865.5.3 JAK-STAT通路 875.5.4 PKC通路 885.5.5 Ras-MAPK 通路 885.5.6 PI3K-AKT 通路 895.6 疫苗組學和對抗組學:免疫遺傳學和疫苗接種反應 895.7 小結 93第6章 miRNA:潛在的癌癥免疫治療調節劑 956.1 概述 956.2 miRNA生物學特性 966.3 miRNA對基因表達的調控 966.4 miRNA在癌癥免疫治療中的應用 976.4.1 作為T細胞免疫治療修飾劑的miRNA 976.4.2 作為免疫檢查點修飾劑的miRNA 996.4.3 miRNA與細胞因子治療 1006.5 作為免疫治療靶標或試劑的miRNA 1026.6 小結 104第7章 炎癥性疾病的免疫遺傳學觀點 1057.1 概述 1057.2 炎癥介質 1057.2.1 血管活性胺和肽 1067.2.2 二十烷類 1067.2.3 細胞因子 1077.2.4 趨化因子 1087.3 參與炎癥反應的信號通路 1087.3.1 NF-κB 信號通路 1107.3.2 MAPK 信號通路 1117.3.3 JAK-STAT信號通路 1117.4 網狀組織增生、炎癥和自身免疫:一種三角關系 1137.5 炎癥性疾病的免疫遺傳學 1137.5.1 COVID-19 1157.5.2 系統性紅斑狼瘡 1167.5.3 類風濕關節炎 1187.5.4 銀屑病 1207.5.5 炎性腸病 1217.5.6 系統性硬化 1227.5.7 1 型糖尿病 1247.5.8 牙周炎 1257.5.9 結節病 1267.6 小結 126第8章 神經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免疫遺傳機制 1298.1 概述 1298.2 MHC區域與神經系統疾病 1308.3 各種神經和神經退行性疾病 1328.3.1 HLA Ⅱ類基因與阿爾茨海默病 1328.3.2 HLA Ⅱ類基因與帕金森病 1338.3.3 HLA 與多發性硬化 1348.3.4 HLA 與視神經脊髓炎 1378.3.5 HLA 與精神分裂癥 1378.3.6 HLA Ⅱ類基因與額顳葉癡呆 1388.4 先天性免疫反應與神經退行性疾病 1398.5 適應性免疫反應與神經變性 140第9章 HLA 分型:臨床醫學中一個重要的免疫遺傳學應用 1439.1 概述 1439.2 HLA分類 1449.2.1 HLA Ⅰ類抗原 1449.2.2 HLA Ⅱ類抗原 1459.3 HLA分型 1479.3.1 血清學分型 1489.3.2 基于DNA的分型 1489.3.3 使用序列特異性引物聚合酶鏈反應的分型 1499.3.4 使用序列特異性寡核苷酸探針的聚合酶鏈反應的分型 1499.3.5 基于序列的分型 1509.4 HLA分型的臨床應用 1519.4.1 器官移植 1519.4.2 骨髓同種異體移植 1539.4.3 HLA 與疾病 1549.4.4 HLA 與癌癥 1569.4.5 染色體定位中的HLA 1579.5 小結 157第10章 免疫遺傳學——精準醫學的助推器 15910.1 概述 15910.2 基于免疫療法的精準醫學中可用的免疫遺傳學技術 15910.3 免疫基因組學的生物標志物鑒定 16010.4 新抗原 16110.5 高通量T細胞受體測序 16110.6 用二代測序儀對T細胞受體和B細胞受體進行測序 16210.7 免疫治療期間T細胞的變化 16210.8 新抗原特異性T細胞受體的免疫治療 16210.9 利用基因組工具評估免疫生物標志物 16310.10 免疫基因組學指導下免疫治療生物標志物的發現 16310.11 未來展望 164第11章 類風濕關節炎:免疫遺傳因素和免疫療法 16711.1 概述 16711.2 類風濕關節炎的免疫遺傳學原因 16911.2.1 MHC 區域內的基因 16911.2.2 MHC 區域外的基因 17011.3 類風濕關節炎的其他病因 17411.4 治療反應與免疫治療 17711.5 小結 180第12章 COVID-19:對人類免疫遺傳機制的新挑戰 18112.1 概述 18112.2 患者表現 18112.3 受體 18212.4 病毒結構 18212.5 死亡 18312.6 COVID-19共病的作用 18312.7 治療方式 18312.8 疫苗 18312.9 病毒分子生物學 18412.10 外泌體 18412.11 免疫細胞的發育和miRNA的重要性 18412.12 miRNA的其他作用 18512.13 免疫應答 18612.14 超敏反應 18612.15 細胞因子風暴 18612.16 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 18612.17 小結 187第13章 癌癥治療中的免疫遺傳機制 18913.1 概述 18913.2 癌癥的免疫調節 19013.2.1 炎癥與腫瘤細胞侵襲和進展 19113.2.2 慢性炎癥對腫瘤細胞的破壞 19213.3 癌癥的免疫逃避:治療策略 19413.4 未來展望 196第14章 移植免疫遺傳學 19914.1 縮略語 19914.2 概述 20014.3 先天性免疫和適應性免疫 20014.4 移植抗原 20114.5 MHC 20114.5.1 單倍型HLA區域基因表達的連鎖不平衡 20214.5.2 供體HLA相容性 20214.5.3 臍帶血移植和HLA 20314.6 非HLA免疫遺傳學對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影響 203NK細胞和殺傷細胞免疫球蛋白樣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