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煙臺市鎮域城鎮化與經濟發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59225
- 條形碼:9787521859225 ; 978-7-5218-5922-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煙臺市鎮域城鎮化與經濟發展研究 內容簡介
鎮域經濟作為區域經濟的微觀單位,與市域經濟、縣域經濟相比,微觀區域性特征難以形成制度化構建。傳統研究視角大多屬于通過分析鎮域經濟地位、作用、制約因素等內容的橫向研究,即屬于微觀視域的“問題導向”式研究或成功發展模式的“范式導向”研究。突破傳統的“橫向”研究與“范式”研究的局限性,嘗試從“縱向”角度對鎮域經濟發展進行制度化設計,以新型城鎮化“以人為本”的主旨思想為基軸,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制度保障,設計了鎮域經濟發展的基本路徑:“鎮”化 —“市”化—城鄉一體化。 在理論方面,以集聚經濟理論為基礎,運用專業化分工與交易效率理論解釋鎮域經濟的“鎮”化與“市”化的理論演進。鎮域初始分工演化可以推進鎮域經濟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帶動人口、土地的鎮區集中,實現“鎮”化發展。提高交易效率可以促進生產要素的城鄉流動,加速鎮區的“市”化進程,*終有利于城鄉一體化目標實現。 在研究方法上,囿于鎮域經濟統計數據的缺乏與鎮域行政單位變動的頻繁性,對鎮域經濟進行長期動態研究難度很大。為解析鎮域城鎮化與經濟發展的動態演進邏輯,通過構建向量自回歸(VAR)模型,利用脈沖響應函數與方差分解,詮釋鎮域經濟內生變量的演變規律,是對鎮域經濟研究方法的一種嘗試。
煙臺市鎮域城鎮化與經濟發展研究 目錄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相關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思路與研究框架
1.4 本書可能的創新點
第2章 鎮域經濟研究文獻綜述
2.1 關于城鎮化的相關研究
2.2 關于鎮域經濟的相關研究
2.3 本章小結
第3章 鎮域城鎮化與經濟發展理論假設的推衍
3.1 區域經濟理論的梳理
3.2 鎮域城鎮化與經濟發展的相關理論
3.3 鎮域城鎮化與經濟發展的理論框架與假設
3.4 主要研究方法介紹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鎮域經濟發展狀況
4.1 我國建制鎮的發展歷程
4.2 對我國建制鎮發展的思考
4.3 山東省與煙臺市建制鎮的發展歷程
4.4 鎮域經濟發展狀況
4.5 煙臺市鎮域經濟統計說明
4.6 煙臺市鎮域經濟發展狀況
4.7 本章小結
第5章 “鎮”化與鎮域經濟發展
5.1 鎮域經濟的“鎮”化路徑
5.2 “鎮”化與鎮域經濟發展
5.3 本章小結
第6章 “市”化與鎮域經濟發展
6.1 鎮域經濟的“市”化路徑
6.2 “市”化與鎮域經濟發展
6.3 指標與數據說明
6.4 交易效率與“市”化發展的實證分析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鎮域城鎮化與城鄉一體化
7.1 城鄉一體化含義與發展的階段性
7.2 鎮域城鎮化與城鄉一體化
7.3 鎮域城鎮化與城鄉一體化的實證分析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結論與政策建議
8.1 主要結論
8.2 研究價值
8.3 政策建議
8.4 研究不足與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煙臺市鎮域城鎮化與經濟發展研究 作者簡介
夏建紅,女,博士,副教授,煙臺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師。華東政法大學法學碩士,復旦大學管理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在經濟問題、東岳論叢、企業經濟、社會學等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出版學術專著一部,多次承擔山東省社科、山東省軟科學、山東省自科等項目,參與兩項國家社科項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