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安徽省引江濟淮工程考古成果叢書:廬江丁家畈遺址·槐樹墩、月亮墩、東墩(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12788
- 條形碼:9787573212788 ; 978-7-5732-1278-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安徽省引江濟淮工程考古成果叢書:廬江丁家畈遺址·槐樹墩、月亮墩、東墩(精裝) 內容簡介
2019年考古工作者對丁家畈遺址的槐樹墩、月亮墩、東墩等三個墩臺進行了發掘,發現遺跡現象155處,涵蓋了灰坑、房址(主要為柱洞)、墓葬、灰溝等多個類型,遺跡的時代以西周時期為主,發現的遺物雖然不多,但較具地方文化特征。遺址所在地處江淮,既受到周邊強勢文化的影響,也保留了地方的特色,更留有文獻記載的影子。這次發掘對研究江淮地區西周時期的歷史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
安徽省引江濟淮工程考古成果叢書:廬江丁家畈遺址·槐樹墩、月亮墩、東墩(精裝) 目錄
**節 區 位 7
第二節 建置沿革 10
第三節 遺址概況與前期勘探 16 第二章 資料整理與報告編寫 22
**節 整理思路與整理原則 22
第二節 整理編寫過程 25
第三節 編寫中相關問題的說明 30
一 工作區劃分 30
二 文化堆積劃分 31
三 報告內容與體例 33
四 簡稱和符號的使用 36
五 有關編號的說明 36
六 遺跡判斷說明 41 第三章 槐樹墩遺址 48
**節 遺址概況 48
第二節 探方分布 49
第三節 文化堆積 51
一 T1北壁剖面地層 51
二 T1、T2東壁剖面地層 54
第四節 文化遺存 59
一 遺跡 60
二 遺物 63
第五節 小 結 65 第四章 月亮墩遺址 67
**節 遺址概況 67
第二節 探方分布 69
第三節 文化堆積 71
一 T3、TG1南壁剖面地層 71
二 T1、T2、T3東壁剖面地層 79
三 T4、T5、T6、T7東壁剖面 83
第四節 文化遺存 91
一 遺跡 91
二 遺物 125
第五節 小 結 150 第五章 東墩遺址 177
**節 遺址概況 177
第二節 探方分布 178
第三節 文化堆積 180
一 T3、T4、T5、T6、T7、TG1東壁剖面地層 180
二 T1、T2、TG2東壁剖面 191
三 T4、T9北壁剖面 198
第四節 文化遺存 203
一 遺跡 208
二 遺物 351
第五節 小 結 416 第六章 文化因素來源分析 484
**節 文化影響的時空背景 485
一 自然條件 486
二 人文條件 491
第二節 文化影響的歷史背景 497
一 西周時期的淮夷及相關族群 498
二 西周王朝征伐淮夷 510 第七章 結 語 519 后 記 529 附 錄 531
河南大學考古系16級實習實錄 531 參考資料 543
安徽省引江濟淮工程考古成果叢書:廬江丁家畈遺址·槐樹墩、月亮墩、東墩(精裝) 作者簡介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4月,其前身為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1984年5月,該所正式掛牌,是全國成立最早的省級文物考古研究所之一。內設辦公室、保衛科、人秘科、財務科四個行政科室及考古部(含第一、二、三研究室,壽縣工作站)、古建筑研究室(文物保護中心)、文物科技保護研究室、資料室等業務部室。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以安徽省文物事業發展戰略為指導,以配合經濟建設為中心,圍繞重大學術課題,開展全省文物的調查與考古發掘、地面文物保護、文物科技保護、科學研究和技術指導任務。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