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未竟之業--近代中國的言行表率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92124
- 條形碼:9787214292124 ; 978-7-214-29212-4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未竟之業--近代中國的言行表率 本書特色
史謙德雄辯地把政治理論用到了對歷史的重釋中,從諸多角度重新闡發了20世紀的中國政治文化,讀之令人信服。本書表現了作者的學術想象力和勤奮的態度,內容豐富而嚴謹,實為上佳之作。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歷史系杰出講座教授 葉文心 對于20世紀初的中國歷史,本書給出了一種令人信服的新解釋。它循著從未有人涉足的全新路徑,探究了中國獨特的共和主義模式和意義,并重新勾勒了中國政治在20世紀的發展軌跡。史謙德是一位思維縝密、博覽群書的學者,對政治學、文化史、婦女史和政治哲學等各領域的文獻資料都了然于胸。他游刃有余地運用了所有這些領域的工具,由此形成了新的見解——中國的共和主義是如何被理解的,又是如何被實踐的(更重要的一點)。 ——加拿大約克大學歷史系教授 季家珍《北京的人力車夫》作者又一力作;從政治文化的角度重新思考辛亥革命的成敗問題;著名歷史學家葉文心、季家珍推薦。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未竟之業--近代中國的言行表率 內容簡介
在這部關于民國初年歷史的力作中,作者史謙德巧妙地抓住了當時“每天必開會,開會必演說”的現象,從政治文化的角度重新思考了辛亥革命的成敗問題。作者以1912年8月25日湖廣會館演講臺上的風波為樞紐,分別追溯了唐群英、陸徵祥等人的政治生命。他們的身份、地位、際遇并不相同,但共同的一點是,演說在他們的政治活動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雖然新生的民國陷于運轉不良的困境,演說本身及其帶來的反響也可能有種種問題,但政治領袖對民意基礎的依賴與日俱增,國民成為政治權威的來源,說明共和的價值取向已經深入人心。從這個意義上講,辛亥革命并沒有失敗,只是在當時尚未完成。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未竟之業--近代中國的言行表率 目錄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未竟之業--近代中國的言行表率 作者簡介
史謙德(David Strand),美國狄金森學院政治學教授。1979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主要關注中國近代政治文化、城市與自然等。除本書外,還著有《北京的人力車夫:1920年代的市民與政治》等。 李兆旭,深圳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助理教授,二級翻譯,中國翻譯協會會員。2020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主要關注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中國近現代體育史。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