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長安回望:漢唐文言小說考論(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5549187
- 條形碼:9787805549187 ; 978-7-80554-918-7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安回望:漢唐文言小說考論(精裝) 本書特色
讀唐詩進入唐朝人的精神世界,讀傳奇小說進入唐朝人的日常生活。 撰寫《冥報拾遺》這種“傳鬼神明因果”的小說的郎余令,跟著名詩人王勃和盧照鄰竟然都是好友;初盛唐時代有名的大手筆、詩文兼長、出將入相的張說,竟然寫過《梁四公記》這樣的志怪小說;而親身經歷了整個盛唐時期的牛肅,則寫了一部規模頗不小的《紀聞》,其中所載的神異故事大都發生在開元、天寶時代;還有從盛唐進入中唐的戴孚,寫了一部專講怪力亂神的《廣異記》…… 唐人小說留下了對自己時代*全面、*翔實,也*生動的記敘,這既是唐代小說的無窮魅力,也是我們去深入研究它們的意義之所在。
長安回望:漢唐文言小說考論(精裝) 內容簡介
唐代小說為何會發展到如此繁榮的地步,以至成為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個高峰?唐代小說繁榮的時間為何在中晚唐?為何唐人小說會傾向于以真實人物作為虛誕怪妄故事的主人公?小說和詩歌中的大唐到底哪一個更貼近真實的唐朝呢?……
本書從漢唐文言小說的概念演變、歷史發展、藝術特色和表現手段等多角度切入,結合諧隱精怪類型小說、“變形”母題,小說觀、復仇觀的生成或表現,以及唐代小說在后世的傳播與影響等問題,對大量唐代小說文本與相關文獻加以重新審視,細致分析,試圖對以上問題加以解答,從而為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唐代文學與文化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
長安回望:漢唐文言小說考論(精裝) 目錄
“小說”觀念的演變與漢唐小說的研究 / 007
唐代小說繁榮的原因新探 / 045
唐人小說的“事實性虛構”特征及其成因 / 101
論唐代諧隱精怪類型小說的淵源與流變 / 132
中國古代小說“變形”母題的源流及其文學意義 / 174
中國古代復仇觀及其在小說中的表達 / 237
干寶的態度—— 釋“亦足以明神道之不誣” / 268
從“志怪”到“紀聞”—— 對牛肅《紀聞》的重新審視 / 289
從《梁四公記》看唐前期小說創作的自覺意識—— 兼論小說主題、創作背景及創作動機 / 313
《游仙窟》的創作背景及文體成因新探 / 335
漢魏六朝隋唐小說在日本的傳播與接受論考—— 以《今昔物語集》為核心進行考察 / 351
試論日本文學中“變形”題材作品的因襲與創造—— 兼論其與中國古代“變形”題材小說的關聯 / 408
“鶴睫分光照始真,紛紛世上少全人”—— “使人現出原形的動物毛發”母題的分布及其演變 / 469
“蛇纏水缸(或鐘)致人死命”類型故事的源流及意義 / 488
各文原始發表刊物 / 511
后記 / 513
長安回望:漢唐文言小說考論(精裝) 作者簡介
李鵬飛,1972 年生,湖南益陽人。文學博士,北京大學中文系研究員、長聘副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小說研究,出版《唐代非寫實小說之類型研究》、《古代小說研究十大問題》(合著)、《志怪與傳奇》等著作或論文集,發表學術論文八十余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