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晉文化分流的北系 東周趙國考古學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36372
- 條形碼:9787522736372 ; 978-7-5227-363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晉文化分流的北系 東周趙國考古學文化 內容簡介
本書充分融合考古學與歷史學資料,全面系統復原了晉國三分為趙韓魏之后,晉國考古學文化分野為南北二系的歷史進程,并重點探索了北系趙國考古學文化。趙國大規模開拓北疆奠定了秦以后中國北方的基本格局,趙國考古學文化屬于晉國文化的裂殖與更新,是三晉文化系統的中堅,在東周列國文化體系中占據著特殊的重要位置。
晉文化分流的北系 東周趙國考古學文化 目錄
**章 緒論
**節 晉國與晉文化
第二節 三家分晉與晉文化的南北二分
第三節 趙國與趙文化
第四節 趙國考古學文化研究
第二章 趙國歷史發展進程與疆域變遷
**節 趙族的源起與晉趙時期的發展
第二節 趙國建立之后的發展
第三節 趙國疆域之變遷
第三章 東周趙國考古學研究史
節 1949年以前
第二節 晉中及晉東南地區
第三節 冀中南地區
第四節 晉北及陰山南麓地區
第五節 綜合研究
第四章 趙國考古學文化編年
節 陶器編年
第二節 銅器編年
第三節 趙國考古學文化年表
第四節 趙國歷史文化綜合年表
第五章 趙國考古學文化的內涵結構與淵源
節 內涵與結構
第二節 文化來源
第三節 形成途徑
第六章 趙國考古學文化的演進歷程
節 時間區間與空間范圍
第二節 春秋晚期:趙文化的孕育
第三節 戰國早期:趙文化的萌芽與初生
第四節 戰國中期:趙文化的正式形成
第五節 戰國晚期早段:趙文化的繁榮
第六節 戰國晚期晚段:趙文化的衰落
第七節 趙國考古學文化演進與趙國疆域變遷
第七章 趙國的城邑
節 封邑與都昌
第二節 一般城邑
第三節 趙國城邑的特點
第八章 趙國的墓葬
節 發現與分布
第二節 位置與布局
第三節 等級與形制
第四節 隨葬器物
第五節 趙王陵園
第六節 趙國墓葬文化
第九章 趙國的長城
節 趙肅侯時期的長城
第二節 趙武靈王時期的長城
第三節 趙長城的建筑結構
第十章 三晉歷史進程中的趙國考古學文化
節 三家分晉與晉文化的南北分野
第二節 戰國早期:從晉文化到后晉文化的晉魏文化
第三節 戰國中期:后晉國文化的南北二系分流
第四節 戰國晚期:作為晉文化分流主脈的北系趙文化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晉文化分流的北系 東周趙國考古學文化 作者簡介
張渭蓮,女,本名張翠蓮,1966年生,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河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先秦歷史與考古學研究,代表著作有:《商文明的形成》(2008)、《中原與北方之間的文化走廊》(2015)等。 段宏振,男,1965年生,北京大學考古學碩士。現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代表著作有:《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遺址》(2007)、《趙都邯鄲城研究》(2009)、《邢臺商周遺址》(2011)、《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北分冊》(2013)等。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