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對國際體系變化的因應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91028
- 條形碼:9787214291028 ; 978-7-214-29102-8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對國際體系變化的因應 內容簡介
長達14年的中國抗戰是在國際體系變化的環境中進行的,并呈現出不斷走向國際化的趨勢。中國抗戰的爆發、進程以及*終勝利均與國際體系的變化密切相關。本書系統研究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對國際體系變化的因應,重點關注國民政府戰時外交的兩個重要方面:其一,主動利用國際體系當中有利于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公約、規則、組織以及國際矛盾等,積極爭取國際支持,營造有利于中國抗戰的國際環境;其二,正確認識和應對國際體系本身的變化,堅守自身立場,分清敵友關系,*終成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成員,并實現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在此基礎上,本書力圖從國際體系的視角把握國民政府戰時外交決策的總體特征,闡明國際體系變化對中國抗戰歷程的影響,揭示中國戰時國際地位提高的有限性。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對國際體系變化的因應 目錄
緒論
一、選題旨趣
二、概念界定
三、學術前史
四、史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章 全面抗戰前國民政府對國際體系的運用
**節 堅持國聯路線
一、以向國聯申訴作為優先選擇
二、對國聯漸趨失望
三、固守國聯路線 第二節 力避與日本直接交涉
一、拒絕日本直接交涉的要求
二、反對內部直接交涉的主張
三、直接交涉的失敗 第三節 運用國際體系處理“滿洲國”問題
一、利用《九國公約》維護國家領土完整
二、期待國聯能夠否定“滿洲國”
三、對國際體系的基本態度 第四節 以對蘇復交尋求體系外的支持
一、在復交前的顧慮
二、希望以對蘇復交開創外交新局
三、各界期待中蘇關系能更進一步
小結 第二章 國民政府對國際體系重組的因應
**節 對國聯體系變化的反應
一、對日本退出國聯喜憂參半
二、期待國聯的權威因蘇聯加入而增強
三、中國爭取連任國聯行政院非常任理事國未果 第二節 對日本挑戰華盛頓體系的反應
一、將天羽聲明視為對中國的“侮辱”
二、公開駁斥天羽聲明
三、推動國際社會共同抵制天羽聲明
四、批駁日本“東亞新秩序”的主張 第三節對大國關系重組的因應
一、期待美蘇復交能重建東亞均勢
二、盡量爭取德國的支持
三、逐漸與德意兩國劃清界限
小結 第三章 全面抗戰初期國民政府對國際體系的運用
**節 運動國聯制裁日本
一、要求國聯對日制裁
二、申訴案提出后進行的努力
三、對國聯決議的雙重態度
四、九國公約會議失敗后再度向國聯申訴
五、推動國聯決議的落實
六、以日本侵略華南為契機推進國際合作 第二節 進一步深化中蘇關系
一、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的醞釀
二、條約奠定中蘇合作的基礎
三、盡力消除西方列強的疑慮
四、進一步擴大國際合作 第三節 尋求九國公約會議的支持
一、支持九國公約會議的召開
二、對會議的兩手準備
三、在會議期間的積極作為
四、對會議無果而終的省思
小結 第四章 全面抗戰中期國民政府對國際變局的因應
**節 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反應
一、不愿反侵略陣線出現分裂
二、提防英法對日妥協
三、對歐戰暫不明確表態 第二節 對德意日三國同盟的反應
一、中國在法國投降后面臨的外交危機
二、中國抗戰的國際環境獲得改善
三、推動國際反法西斯合作 第三節 對蘇日中立條約的反應
一、條約嚴重損害了中蘇關系
二、外交上親美遠蘇
三、堅定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
小結 第五章 全面抗戰后期國民政府參與構建國際新體系
**節 積極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一、改善與蘇聯的關系
二、強力支持英美聯合宣言
三、積極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終形成 第二節 對國際新體系的基本構想
一、以中美合作為外交的立足點
二、以平等作為國際關系的主要訴求
三、呼吁創建強有力的國際組織 第三節 實際參與構建國際新體系
一、參加開羅會議
二、參與創建聯合國
三、無奈接受《雅爾塔協定》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一、選題旨趣
二、概念界定
三、學術前史
四、史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章 全面抗戰前國民政府對國際體系的運用
**節 堅持國聯路線
一、以向國聯申訴作為優先選擇
二、對國聯漸趨失望
三、固守國聯路線 第二節 力避與日本直接交涉
一、拒絕日本直接交涉的要求
二、反對內部直接交涉的主張
三、直接交涉的失敗 第三節 運用國際體系處理“滿洲國”問題
一、利用《九國公約》維護國家領土完整
二、期待國聯能夠否定“滿洲國”
三、對國際體系的基本態度 第四節 以對蘇復交尋求體系外的支持
一、在復交前的顧慮
二、希望以對蘇復交開創外交新局
三、各界期待中蘇關系能更進一步
小結 第二章 國民政府對國際體系重組的因應
**節 對國聯體系變化的反應
一、對日本退出國聯喜憂參半
二、期待國聯的權威因蘇聯加入而增強
三、中國爭取連任國聯行政院非常任理事國未果 第二節 對日本挑戰華盛頓體系的反應
一、將天羽聲明視為對中國的“侮辱”
二、公開駁斥天羽聲明
三、推動國際社會共同抵制天羽聲明
四、批駁日本“東亞新秩序”的主張 第三節對大國關系重組的因應
一、期待美蘇復交能重建東亞均勢
二、盡量爭取德國的支持
三、逐漸與德意兩國劃清界限
小結 第三章 全面抗戰初期國民政府對國際體系的運用
**節 運動國聯制裁日本
一、要求國聯對日制裁
二、申訴案提出后進行的努力
三、對國聯決議的雙重態度
四、九國公約會議失敗后再度向國聯申訴
五、推動國聯決議的落實
六、以日本侵略華南為契機推進國際合作 第二節 進一步深化中蘇關系
一、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的醞釀
二、條約奠定中蘇合作的基礎
三、盡力消除西方列強的疑慮
四、進一步擴大國際合作 第三節 尋求九國公約會議的支持
一、支持九國公約會議的召開
二、對會議的兩手準備
三、在會議期間的積極作為
四、對會議無果而終的省思
小結 第四章 全面抗戰中期國民政府對國際變局的因應
**節 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反應
一、不愿反侵略陣線出現分裂
二、提防英法對日妥協
三、對歐戰暫不明確表態 第二節 對德意日三國同盟的反應
一、中國在法國投降后面臨的外交危機
二、中國抗戰的國際環境獲得改善
三、推動國際反法西斯合作 第三節 對蘇日中立條約的反應
一、條約嚴重損害了中蘇關系
二、外交上親美遠蘇
三、堅定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
小結 第五章 全面抗戰后期國民政府參與構建國際新體系
**節 積極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一、改善與蘇聯的關系
二、強力支持英美聯合宣言
三、積極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終形成 第二節 對國際新體系的基本構想
一、以中美合作為外交的立足點
二、以平等作為國際關系的主要訴求
三、呼吁創建強有力的國際組織 第三節 實際參與構建國際新體系
一、參加開羅會議
二、參與創建聯合國
三、無奈接受《雅爾塔協定》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對國際體系變化的因應 作者簡介
何飛彪,歷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抗戰時期的中國外交。在《中共黨史研究》《民國研究》《人文論叢》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篇。現任職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
書友推薦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