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網絡文藝生產規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34392
- 條形碼:9787522734392 ; 978-7-5227-3439-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網絡文藝生產規制 內容簡介
網絡文藝兼具文化和經濟的雙重價值,它既有自身的發展邏輯,又有相應的生產規制。作為在自由、隱匿、互不關聯的虛擬空間中的書寫者,既需要主體自律,又離不開必要的他律。創作主體既要有“角色面具”消解后的身份自律,也要有虛擬沉浸中的理性自律,還要有話語自由情境下的道德自律。網絡文藝的他律,以文藝傳統、政策法規、消費市場這三種因素影響*大。文藝傳統是內在規約,政策法規是外在規制,消費市場是網絡創作者的原動力。一切有抱負的創作者,都應牢記時代責任與擔當精神,通過網絡文藝生產場域的“網絡性”與“藝術性”,努力提高網絡文藝生產的精神“鈣質”。
網絡文藝生產規制 目錄
**章 網絡文藝的符號特質
**節 媒介語境下新型藝術符號部落
一 網絡話語符號的自由生產
二 網絡文藝的符號化過程
三 網絡文藝的元語言
第二節 基于IP與流量的網絡文藝
一 IP催生下的網絡文藝符號
二 流量要素與網絡文藝的循環生產
第三節 網絡文藝符號的生產模式
一 網絡文藝符號的意義建構
二 傳統文藝符號與網絡文藝符號的意義分野
三 基于互文性的符號文本重構
第二章 網絡文藝的消費規律
**節 圖像時代與技術審美的轉型
一 視覺消費下的美學新變
二 市場主體的精神意志
三 欲望時代的身體拜物教與思想規訓
第二節 媒介生存與日常生活藝術化
一 融媒體時代下的媒介生存
二 生活經驗的藝術化
三 網絡文藝的價值重構
四 日常生活的審美特質與解放之維
第三節 融媒體語境下的消費心態
一 網絡文藝的社會狂歡
二 媒介與現代人的動態性關聯
三 互動儀式鏈之上的網絡社交行為
四 情感沖動與集體匿名的符號交際
第三章 網絡文藝的審美本質
**節 符號享樂與能指狂歡
一 身體快感與瞬間之美
二 能指泛濫與所指缺失
第二節 網絡文藝的審美趣味
一 藝術的越界與冒犯
二 書寫的偽藝術化與文本的假、大、空
三 從“文質彬彬”到“文質洶洶”
四 重申“文質兼美”的審美主張
第四章 網絡文藝的媒介生態
**節 主流價值的疏離與亞文化的蔓生
一 彈幕互動下“無根一代”的聚集
二 低欲望的佛系青年與高欲望的“光頭強”
第二節 非理性主義張揚
一 “主奴辯證法”下的本我統治
二 符號主體的理性異化
第三節 主體的退隱與客體的遮蔽
一 主體性的退隱與符號中的他者
二 真實性的遮蔽與生活中的“盲者”
第五章 網絡文藝的創作轉型
**節 人民本位與詩教傳統
一 網絡文藝的個人主義
二 融媒體時代網絡文藝的生產責任
三 主流文藝思想下的人民本位與詩教傳統
第二節 人文堅守與網絡文藝的現實轉型
一 網絡文藝的后現代主義癥候
二 野蠻生長與直面現實的時代需求
三 人文堅守:網絡文藝的價值旨歸
第三節 網絡文藝的破與立
一 融媒體時代對文藝傳統的再審視
二 網絡文藝對文藝傳統的“破”
三 網絡文藝對文藝傳統的“立”
第六章 網絡文藝的監督與管理
**節 創作倫理與法理監督
一 網絡文藝生產德行失范
二 網絡文藝監管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三 網絡文藝的倫理監督
四 網絡文藝的法理監管
第二節 文藝管理與制度力量
一 自上而下的層級化管理
二 文化管理部門的培訓與評獎
第七章 網絡文藝的守正出新
**節 守正:文本能指與價值所指相結合
一 價值失守與網絡文藝的精神性再造
二 文化價值的遁形與文化“快消”的時代
三 激活傳統,立足于傳統文化的文化實踐
四 用社會主流精神開展網絡文藝建設與人才培養
第二節 堅持:文化產品與時代精神相統一
一 堅持價值導向,實現產業與文化融合
二 增加文化含量,打造超級IP
第三節 出新:歷史傳統與現實語境相融合
一 激活歷史傳統,賡續中華美學
二 置身現實生活,講好中國故事
結語 文化自信與網絡文藝的精神命途
參考文獻
后記 努力提高網絡文藝生產的精神“鈣質”
網絡文藝生產規制 作者簡介
聶茂,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視覺藝術評論委會員副會長,首批湖南省“三百文藝人才工程”入選者,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第五屆魯迅文學獎評委等。已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南方文壇》《當代文壇》等發表文學評論130余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和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全文或觀點摘要10余篇(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4項(含重大課題1項),出版各類文學作品40余部,獲第九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二等獎和湖南省青年文學獎等。作品入選《小說月報》《《讀者》和其他書籍與選報選刊達70多篇(次),先后有10余名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將其作品列入研究對象。 付慧青,中南大學文學院文藝學方向的在讀博士生,曾在《藝術百家》、《中國現代文學論叢》、《船山學刊》等國內重要刊物發表論文數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