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基礎工程 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55161
- 條形碼:9787122455161 ; 978-7-122-45516-1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基礎工程 第二版 本書特色
為了滿足大土木專業的需要,突出不同領域的特色,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科技大學、山西大同大學聯合編寫了本教材。本教材遵循普通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方案以及現行國家和行業相關規范編寫,注重實用性,內容廣泛,針對性強。本書安排了一定數量的例題、習題和設計案例,以供學習參考,也為學生將來獨立從事基礎設計工作奠定基礎。另外,本書中基礎的相關構造要求和例題中材料的選擇是以現行的相關規范為基礎的,在今后的學習和實際工程中應參考新規范。
基礎工程 第二版 內容簡介
《基礎工程》(第二版)主要內容包括:緒論、淺基礎設計的基本原理、擴展基礎與聯合基礎設計、柱下條形基礎(包括柱下交叉條形基礎)設計、筏形與箱形基礎設計、樁基礎設計、沉井基礎設計、巖石錨桿基礎設計、儲罐基礎設計、擋土墻設計、基坑支護工程和地基處理。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各領域(如建筑工程、橋梁工程、道路工程等)以及工程力學和儲運工程等專業的本科教材,也可作為土建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基礎工程 第二版 目錄
1.1概述1
1.2基礎工程的發展概況2
1.3本課程的特點及學習要求3
參考文獻3 第2章淺基礎設計的基本原理4
2.1淺基礎設計的內容及步驟4
2.2淺基礎的常規設計方法5
2.3地基基礎設計5
2.3.1地基基礎設計等級5
2.3.2地基基礎設計的基本規定6
2.3.3荷載效應取值7
2.4淺基礎的類型與方案選擇7
2.4.1淺基礎的類型7
2.4.2基礎方案選擇11
2.5地基計算12
2.5.1確定基礎埋置深度12
2.5.2確定地基承載力16
2.5.3地基承載力驗算19
2.5.4確定基礎底面尺寸22
2.5.5地基變形驗算24
2.5.6地基穩定性驗算29
習題30
參考文獻30 第3章擴展基礎與聯合基礎設計32
3.1無筋擴展基礎設計32
3.2擴展基礎設計35
3.2.1擴展基礎的構造要求35
3.2.2墻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設計35
3.2.3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設計39
3.3聯合基礎設計46
習題49
參考文獻50 第4章柱下條形基礎設計51
4.1彈性地基梁法計算理論51
4.1.1地基計算模型51
4.1.2彈性地基梁法的基本條件和分析方法54
4.1.3基床系數法54
4.2柱下條形基礎設計基本方法63
4.2.1構造要求63
4.2.2內力計算64
4.3柱下交叉條形基礎設計70
4.3.1節點荷載的分配71
4.3.2設計計算75
4.3.3柱下交叉條形基礎設計實例75
習題80
參考文獻82 第5章筏形與箱形基礎設計83
5.1概述83
5.2筏形與箱形基礎地基計算84
5.2.1基礎埋置深度84
5.2.2確定基礎底面尺寸85
5.2.3地基承載力驗算85
5.2.4地基變形計算85
5.3筏形基礎設計87
5.3.1筏形基礎的構造要求87
5.3.2筏形基礎底板厚度88
5.3.3筏形基礎內力計算90
5.4箱形基礎設計99
5.4.1箱形基礎的構造要求100
5.4.2箱形基礎設計計算102
5.4.3箱形基礎設計實例107
習題107
參考文獻108 第6章樁基礎設計109
6.1概述109
6.1.1樁基礎設計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110
6.1.2樁基設計的基本規定110
6.2樁基礎及樁的分類與選型112
6.2.1樁基礎的分類112
6.2.2樁的分類112
6.2.3樁型選用117
6.3豎向承壓樁的承載力118
6.3.1單樁豎向荷載的傳遞118
6.3.2單樁的破壞模式121
6.3.3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121
6.3.4單樁的負摩阻力127
6.3.5基樁的豎向承載力128
6.4樁的水平承載力131
6.4.1水平荷載作用下單樁的破壞模式131
6.4.2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132
6.4.3基樁的水平承載力特征值138
6.5抗拔樁的承載力139
6.6樁基沉降計算140
6.6.1單樁沉降的計算理論140
6.6.2群樁沉降計算141
6.6.3根據現行《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進行樁基沉降計算145
6.7樁基礎設計147
6.7.1樁基構造要求147
6.7.2樁基選型與布置149
6.7.3樁基承載力驗算151
6.7.4樁身設計計算153
6.7.5樁基沉降與穩定性驗算155
6.7.6承臺設計計算156
6.8樁基設計實例162
習題171
參考文獻172 第7章沉井基礎設計173
7.1概述173
7.1.1沉井適用范圍173
7.1.2沉井分類174
7.2沉井基礎的構造176
7.2.1沉井尺寸177
7.2.2沉井一般構造177
7.3沉井設計與計算179
7.3.1沉井作為整體基礎的計算179
7.3.2沉井施工過程計算183
7.4沉井施工187
7.5沉井工程實例187
習題187
參考文獻188 第8章巖石錨桿基礎設計189
8.1概述189
8.1.1錨桿構造189
8.1.2錨桿承載機理190
8.1.3巖石錨桿基礎190
8.2巖石錨桿基礎的基本要求192
8.3巖石錨桿基礎設計計算192
8.4錨桿施工及錨固質量無損檢測192
8.5錨桿抗拔承載力特征值現場試驗192
8.6巖石錨桿基礎工程實例193
習題193
參考文獻193 第9章儲罐基礎設計194
9.1儲罐基礎的分類194
9.1.1護坡式基礎194
9.1.2環墻式基礎195
9.1.3外環墻式基礎197
9.1.4樁基礎197
9.2儲罐基礎設計的基本規定198
9.2.1一般規定198
9.2.2荷載及荷載效應取值198
9.3儲罐基礎地基計算199
9.3.1地基承載力驗算199
9.3.2穩定性驗算200
9.3.3地基變形計算200
9.4儲罐基礎的構造與材料205
9.5環墻基礎設計206
9.5.1環墻的高度206
9.5.2環墻的厚度206
9.5.3環墻的內力計算207
9.5.4環墻截面配筋計算208
習題209
參考文獻209 第10章擋土墻設計210
10.1概述210
10.2擋土墻的類型211
10.2.1重力式擋土墻211
10.2.2懸臂式擋土墻212
10.2.3扶壁式擋土墻212
10.2.4板樁式擋土墻212
10.2.5錨定式擋土墻213
10.2.6加筋土擋土墻213
10.3重力式擋土墻214
10.3.1重力式擋土墻的選型214
10.3.2重力式擋土墻的構造214
10.3.3重力式擋土墻的計算219
10.4懸臂式擋土墻226
10.4.1懸臂式擋土墻的構造226
10.4.2懸臂式擋土墻設計226
10.5扶壁式擋土墻231
10.5.1扶壁式擋土墻的構造231
10.5.2扶壁式擋土墻的計算232
習題232
參考文獻233 第11章基坑支護工程234
11.1概述234
11.1.1基坑支護結構的設計原則235
11.1.2基坑工程設計235
11.2支護結構的類型及特點237
11.2.1支護結構分類237
11.2.2支護類型簡介237
11.2.3支護結構選型240
11.3側壓力計算241
11.3.1土壓力計算241
11.3.2豎向應力標準值計算242
11.4水泥土擋墻的設計計算243
11.4.1墻體的厚度和嵌固深度243
11.4.2水泥土擋墻的計算244
11.4.3構造要求247
11.5土釘支護的設計計算247
11.5.1土釘支護結構參數的確定248
11.5.2土釘的設計計算248
11.5.3復合土釘墻技術251
11.6支護排樁的設計計算252
11.6.1支護排樁的設計計算252
11.6.2構造要求258
11.7錨桿(索)的設計計算258
11.7.1錨桿(索)支護體系259
11.7.2錨桿(索)設計計算具體方法260
11.8放坡 樁錨支護設計案例262
11.8.1土壓力計算262
11.8.2結構內力計算265
11.8.3樁身配筋計算275
11.8.4冠梁設計277
11.8.5錨索設計279
11.8.6腰梁設計282
11.8.7穩定性驗算283
習題286
參考文獻286 第12章地基處理287
12.1概述287
12.1.1地基處理的目的287
12.1.2地基處理方法分類288
12.1.3地基處理方法的選擇與步驟288
12.1.4我國地基處理技術的發展過程289
12.2換填墊層法290
12.2.1概述290
12.2.2加固機理290
12.2.3設計計算291
12.3預壓法294
12.3.1概述294
12.3.2加固機理295
12.3.3堆載預壓法設計計算296
12.4夯實地基法與壓實地基法300
12.4.1概述300
12.4.2強夯法加固機理301
12.4.3強夯法設計計算302
12.4.4壓實地基法設計計算304
12.5復合地基法305
12.5.1概述305
12.5.2振沖碎石樁與沉管砂石樁法307
12.5.3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法310
12.5.4水泥土攪拌法312
12.5.5多樁型復合地基317
習題319
參考文獻319 附錄320
附錄A抗剪強度指標標準值320
附錄B建筑材料規定321
基礎工程 第二版 作者簡介
張艷美,中國石油大學儲建學院,副教授。多年從事土力學、基礎工程、土木工程概論、巖土工程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具有豐富的相關經驗。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