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能源系統低碳轉型驅動機制及路徑研究——以陜西省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678001
- 條形碼:9787513678001 ; 978-7-5136-7800-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能源系統低碳轉型驅動機制及路徑研究——以陜西省為例 內容簡介
陜西省是我國的能源大省,傳統化石能源的儲量和產量均居全國前列,陜西還擁有非常豐富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此外,陜西省南北跨度大,陜北、關中和陜南在能源資源稟賦、環境氣候條件以及經濟基礎、技術條件和產業結構等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這意味著陜西能源系統并將存在符合自身特點和發展實際的轉型之路。本研究立足我國高質量發展階段能源轉型的戰略目標和要求,從社會、技術轉型多層級視角(MLP),以能源大省陜西省的能源系統為對象,基于陜西10個地級市的案例資料,系統研究陜西能源系統低碳轉型的驅動機制及實現路徑,并提出建議:一是結合所在區域的能源實際及經濟、技術基礎,差異化推進能源低碳轉型;二是鼓勵和支持創新利基發展;二是營造低碳發展環境和社會氛圍。
能源系統低碳轉型驅動機制及路徑研究——以陜西省為例 目錄
目錄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義
1.2文獻綜述
1.2.1能源轉型相關研究
1.2.2MLP及其分析框架
1.2.3系統創新的相關研究
1.2.4MLP下能源轉型的相關研究
1.2.5研究述評
1.3研究目標與內容
1.3.1研究目標
1.3.2研究內容
1.4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1.5創新之處
第2章相關概念、理論及研究方法
2.1核心概念
2.1.1可持續轉型與社會-技術轉型
2.1.2能源轉型
2.1.3能源低碳轉型
2.1.4能源系統轉型
2.2相關理論
2.2.1社會-技術轉型MLP理論
2.2.2組態理論與定性比較分析方法
2.2.3低碳經濟理論
2.2.4區位理論
2.3主要研究方法
2.3.1程序化扎根理論分析方法
2.3.2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fsQCA)方法
2.3.3MAMCA方法
第3章社會-技術轉型MLP:形成背景、理論淵源及構成
框架
3.1社會-技術轉型MLP的形成背景
3.2社會-技術轉型MLP的理論淵源
3.2.1演化經濟學
3.2.2創新社會學
3.2.3制度理論
3.3社會-技術轉型MLP的構成框架
3.3.1社會-技術系統多層級的構成
3.3.2MLP下社會-技術轉型的動態演進過程
3.4本章小結
第4章陜西省能源系統及其低碳轉型發展狀況
4.1陜西省的能源資源概況
4.1.1陜西省的能源資源分布狀況
4.1.2陜西省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概況
4.1.3陜西省新能源產業發展狀況
4.2陜西省能源系統低碳轉型的發展歷程
4.2.1“十一五”時期: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新能源產業發展
迅猛
4.2.2“十二五”時期:能源發展注重質量和效率,新能源產業
進入質量化發展階段
4.2.3“十三五”時期:更加注重能源安全,新能源產業進入
蓄力加速期
4.2.4“十四五”時期:能源轉型迎來發展高潮,機遇與挑戰
并存
4.3陜西省能源系統低碳轉型的現狀
4.3.1煤炭消費總量持續上升,但增速放緩
4.3.2能源消費結構低碳化,但煤炭仍占據能源消費的主導地位
4.3.3能源生產結構趨于多元化,但低碳化趨勢仍不明顯
4.3.4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但后續增長略顯疲乏
4.3.5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但與東部省份仍存在一定差距
4.4陜西省能源系統低碳轉型的特征
4.4.1陜西省能源轉型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過程
4.4.2煤炭消費增速持續下降是陜西省能源轉型成效的重要
體現
4.4.3政府政策推動是加速陜西省能源轉型的主要手段
4.4.4因地制宜地全面轉型是陜西省能源轉型的基本方針
4.4.5創新驅動是陜西省能源轉型的關鍵發展戰略
4.4.6長期轉型動力不足是陜西省能源轉型面臨的挑戰
4.5本章小結
第5章MLP下陜西省能源系統的構成
5.1MLP下社會-技術系統的三個層級
5.1.1景觀層
5.1.2體制層
5.1.3利基層
5.2MLP下陜西省能源系統的構成要素
5.2.1景觀層要素
5.2.2體制層要素
5.2.3利基層要素
5.3MLP下陜西省能源系統的構成主體
5.3.1政府
5.3.2能源生產及供應者
5.3.3能源消費者
5.3.4高校及科研院所
5.3.5金融機構
5.4陜西省能源系統構成要素和構成主體間的作用分析
5.4.1景觀層要素與構成主體的相互作用
5.4.2體制層要素與構成主體的相互作用
5.4.3利基層要素與構成主體的相互作用
5.5本章小結
第6章MLP下陜西省能源系統低碳轉型驅動機制模型構建
6.1研究設計
6.1.1扎根理論分析方法
6.1.2案例選取
6.1.3資料收集
6.2資料分析
6.2.1開放性編碼
6.2.2主軸性編碼
6.2.3選擇性編碼
6.2.4理論飽和度檢驗
6.3理論模型闡釋
6.3.1驅動因素說明
6.3.2故事線闡釋
6.4本章小結
第7章MLP下陜西省能源系統低碳轉型驅動機制模型檢驗
7.1研究設計
7.1.1定性比較分析方法
7.1.2數據來源
7.1.3變量確定
7.2數據校準
7.2.1結果的閾值
7.2.2條件的閾值
7.3數據分析
7.3.1單一條件必要性分析
7.3.2條件組合充分性分析
7.4結果分析
7.4.1條件組合內分析
7.4.2條件組合間分析
7.4.3核心單一必要條件分析
7.5本章小結
第8章MLP下陜西省能源系統低碳轉型路徑分析
8.1基于MAMCA方法的陜西省能源系統低碳轉型路徑選擇
8.1.1確定研究問題及替代方案
8.1.2利益相關者分析
8.1.3評估準則選擇
8.1.4綜合分析與排序
8.2實證分析結果
8.2.1MAMCA多決策組綜合評估結果
8.2.2MAMCA不同決策組利益需求分析
8.3本章小結
第9章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9.1研究結論
9.2政策建議
9.2.1體系化推進陜西省能源系統低碳轉型
9.2.2分區域差異化推進陜西省能源系統低碳轉型
9.2.3積極培育能源系統創新利基
9.2.4多方協同,推動綠色生產和低碳消費
參考文獻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義
1.2文獻綜述
1.2.1能源轉型相關研究
1.2.2MLP及其分析框架
1.2.3系統創新的相關研究
1.2.4MLP下能源轉型的相關研究
1.2.5研究述評
1.3研究目標與內容
1.3.1研究目標
1.3.2研究內容
1.4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1.5創新之處
第2章相關概念、理論及研究方法
2.1核心概念
2.1.1可持續轉型與社會-技術轉型
2.1.2能源轉型
2.1.3能源低碳轉型
2.1.4能源系統轉型
2.2相關理論
2.2.1社會-技術轉型MLP理論
2.2.2組態理論與定性比較分析方法
2.2.3低碳經濟理論
2.2.4區位理論
2.3主要研究方法
2.3.1程序化扎根理論分析方法
2.3.2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fsQCA)方法
2.3.3MAMCA方法
第3章社會-技術轉型MLP:形成背景、理論淵源及構成
框架
3.1社會-技術轉型MLP的形成背景
3.2社會-技術轉型MLP的理論淵源
3.2.1演化經濟學
3.2.2創新社會學
3.2.3制度理論
3.3社會-技術轉型MLP的構成框架
3.3.1社會-技術系統多層級的構成
3.3.2MLP下社會-技術轉型的動態演進過程
3.4本章小結
第4章陜西省能源系統及其低碳轉型發展狀況
4.1陜西省的能源資源概況
4.1.1陜西省的能源資源分布狀況
4.1.2陜西省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概況
4.1.3陜西省新能源產業發展狀況
4.2陜西省能源系統低碳轉型的發展歷程
4.2.1“十一五”時期: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新能源產業發展
迅猛
4.2.2“十二五”時期:能源發展注重質量和效率,新能源產業
進入質量化發展階段
4.2.3“十三五”時期:更加注重能源安全,新能源產業進入
蓄力加速期
4.2.4“十四五”時期:能源轉型迎來發展高潮,機遇與挑戰
并存
4.3陜西省能源系統低碳轉型的現狀
4.3.1煤炭消費總量持續上升,但增速放緩
4.3.2能源消費結構低碳化,但煤炭仍占據能源消費的主導地位
4.3.3能源生產結構趨于多元化,但低碳化趨勢仍不明顯
4.3.4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但后續增長略顯疲乏
4.3.5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但與東部省份仍存在一定差距
4.4陜西省能源系統低碳轉型的特征
4.4.1陜西省能源轉型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過程
4.4.2煤炭消費增速持續下降是陜西省能源轉型成效的重要
體現
4.4.3政府政策推動是加速陜西省能源轉型的主要手段
4.4.4因地制宜地全面轉型是陜西省能源轉型的基本方針
4.4.5創新驅動是陜西省能源轉型的關鍵發展戰略
4.4.6長期轉型動力不足是陜西省能源轉型面臨的挑戰
4.5本章小結
第5章MLP下陜西省能源系統的構成
5.1MLP下社會-技術系統的三個層級
5.1.1景觀層
5.1.2體制層
5.1.3利基層
5.2MLP下陜西省能源系統的構成要素
5.2.1景觀層要素
5.2.2體制層要素
5.2.3利基層要素
5.3MLP下陜西省能源系統的構成主體
5.3.1政府
5.3.2能源生產及供應者
5.3.3能源消費者
5.3.4高校及科研院所
5.3.5金融機構
5.4陜西省能源系統構成要素和構成主體間的作用分析
5.4.1景觀層要素與構成主體的相互作用
5.4.2體制層要素與構成主體的相互作用
5.4.3利基層要素與構成主體的相互作用
5.5本章小結
第6章MLP下陜西省能源系統低碳轉型驅動機制模型構建
6.1研究設計
6.1.1扎根理論分析方法
6.1.2案例選取
6.1.3資料收集
6.2資料分析
6.2.1開放性編碼
6.2.2主軸性編碼
6.2.3選擇性編碼
6.2.4理論飽和度檢驗
6.3理論模型闡釋
6.3.1驅動因素說明
6.3.2故事線闡釋
6.4本章小結
第7章MLP下陜西省能源系統低碳轉型驅動機制模型檢驗
7.1研究設計
7.1.1定性比較分析方法
7.1.2數據來源
7.1.3變量確定
7.2數據校準
7.2.1結果的閾值
7.2.2條件的閾值
7.3數據分析
7.3.1單一條件必要性分析
7.3.2條件組合充分性分析
7.4結果分析
7.4.1條件組合內分析
7.4.2條件組合間分析
7.4.3核心單一必要條件分析
7.5本章小結
第8章MLP下陜西省能源系統低碳轉型路徑分析
8.1基于MAMCA方法的陜西省能源系統低碳轉型路徑選擇
8.1.1確定研究問題及替代方案
8.1.2利益相關者分析
8.1.3評估準則選擇
8.1.4綜合分析與排序
8.2實證分析結果
8.2.1MAMCA多決策組綜合評估結果
8.2.2MAMCA不同決策組利益需求分析
8.3本章小結
第9章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9.1研究結論
9.2政策建議
9.2.1體系化推進陜西省能源系統低碳轉型
9.2.2分區域差異化推進陜西省能源系統低碳轉型
9.2.3積極培育能源系統創新利基
9.2.4多方協同,推動綠色生產和低碳消費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能源系統低碳轉型驅動機制及路徑研究——以陜西省為例 作者簡介
李慧,博士,西北工業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陜西省經濟學會理事,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系統創新與可持續轉型、科技政策與創新戰略。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JYB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項;主持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陜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項目、陜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等其他省部級縱向課題8項。出版學術專著2部。
書友推薦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