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30325
- 條形碼:9787522730325 ; 978-7-5227-3032-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研究 內容簡介
隨著風險社會的發展,刑法出現了抽象危險犯不斷增多等刑法介入前置化趨勢。其中,預備行為實行化、共犯行為正犯化等突破實行行為邊界的強前置化模式*受質疑。本書根據該類犯罪突破原實行行為邊界的間接結構特征將其概括為間接型抽象危險犯,并以行為結構類型化研究的新路徑深入探討此類抽象危險犯的本質特征和發生機理,以彌補單從法益論研究的缺陷。本書以該類犯罪的間接關聯結構為主線,探討其正當性及質疑、范圍限定和歸責建構三個逐步遞進的問題。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研究 目錄
導論
一 研究背景和意義
二 研究現狀和視角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 可能的創新之處
**章 問接型抽象危險犯概述
**節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概念、特征和國內外立法
一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概念
二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特征
三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國內外立法
第二節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類型化
一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類型化研究進路
二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類型化研究范式
本章小結
第二章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理論基礎
**節 風險刑法理論
一 風險刑法理論的內涵
二 風險刑法理論對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影響
第二節 機能主義刑法理論
一 機能主義刑法理論的內涵
二 機能主義刑法理論對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影響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正當性根據
**節 宏觀層面“抽象危險犯”的正當性根據
一 抽象危險犯的正當性根據
二 對抽象危險犯正當性根據的評析
第二節 微觀層面“預備型抽象危險犯”的正當性根據
一 預備型抽象危險犯的正當性根據
二 對預備型抽象危險犯正當性根據的評析
第三節 微觀層面“共犯型抽象危險犯”的正當性根據
一 共犯型抽象危險犯的正當性根據
二 對共犯型抽象危險犯正當性根據的評析
第四節 中觀層面“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正當性根據
一 相關正當性根據學說的梳理
二 對相關正當性根據學說的分析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對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質疑與回應
**節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不法論
一 行為的非定型性
二 法益關聯的薄弱化
第二節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責任論
一 是否違背自我答責原則
二 刑法義務規范性的擴張
第三節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與傳統預備犯、共犯理論
一 是否違背了傳統預備論、共犯論
二 是否存在“預備的預備”“共犯的共犯”
第四節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證明
一 是否允許推定
二 是否允許反證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范圍限定
**節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學理限定
一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性質限定
二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理論基礎限定
第二節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立法及司法限定
一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立法限定
二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司法限定
本章小結
第六章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歸責
**節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歸責標準
一 歸責標準的理論爭議
二 歸責標準的理論評析
第二節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歸責模式
一 對后續犯罪“事實支配性”的判斷
二 對“明知”的規范判斷
三 行為人危險控制義務的判斷
四 特殊情況根據利益衡量原則判斷
本章小結
第七章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的個罪考察——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為例
**節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司法適用現狀
一 司法案例研究樣本
二 司法適用中的問題
第二節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完善建議
一 立法完善
二 司法完善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間接型抽象危險犯研究 作者簡介
陳寧,女,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刑法學專業),在站博士后(西南政法大學刑法學)。現為贛南師范大學法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贛州市行政執法特邀監督員。研究方向為刑法學、立體刑法學研究等。主持完成江西省社科規劃項目等省級課題3項,主持中國博士后面上資助項目1項,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在核心期刊以及省級以上專業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
書友推薦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