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三峽庫區水環境污染綜合治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45810
- 條形碼:9787122445810 ; 978-7-122-44581-0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三峽庫區水環境污染綜合治理 本書特色
本書的出版契合總書記提出的“長江大保護”的戰略部署,有助于實現三峽水庫可持續發展這一國家目標的貫徹落實。本書的作者團隊集合了來自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三峽大學、湖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等多家承擔三峽水環境治理任務的優勢高校及科研院所專家學者。本書以全面闡明超大型水庫生態環境演化規律、解決其重要環境問題為研究重點,全面介紹了在長江三峽研究基礎理論突破、環境問題解析、關鍵技術創新、技術方案集成、智能運行管理平臺構建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集中了多項獲得科技獎勵的創新技術。本書總結的綜合治理技術,解決了三峽污染治理技術和機制方面的“卡脖子”問題,可為從事流域和庫區污染識別、監測預警和污染防控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者提供理論依據、技術參考和案例借鑒,提高行業內人員對三峽流域、長江經濟帶水環境問題、發展趨勢、治理方向的整體把控,提高管理者的水環境管理水平。
三峽庫區水環境污染綜合治理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上下兩冊,共5篇28章,針對三峽水庫蓄水初期和達到175m水位兩個階段顯著不同的水環境特點,從理論認知、整治技術、智慧管理、工程實踐、總結建議五個方面,系統梳理了15年來關于三峽水庫的研究工作成果,全方位展示了在基礎理論突破、環境問題解析、關鍵技術創新、技術集成方案提出、智能運行管理平臺構建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可為今后三峽流域水環境保護、污染防治規劃制定提供重要科技支撐。
三峽庫區水環境污染綜合治理 目錄
第1章 緒論 3
1.1 三峽流域自然環境特征 3
1.2 三峽水庫運行特征 9
1.3 三峽梯級水庫群概況 11
1.4 三峽庫區污染概況 12
1.5 三峽水庫運行期問題診斷 16 第2章 三峽庫區污染負荷估算與特征 18
2.1 三峽庫區工業點源源強特征 18
2.2 三峽庫區城市生活點源特征 43
2.3 三峽庫區面源特征 59
2.4 三峽庫區流動污染源特征 65
2.5 三峽庫區內源特征 67
2.6 不同水位階段三峽庫區外源特征 98 第3章 三峽水庫水環境特征演變趨勢 105
3.1 不同運行水位下干流水質變化特征 105
3.2 不同運行水位下支流水質變化特征 127
3.3 不同運行水位下干支流浮游生物分布特征 142
3.4 三峽水庫支流富營養化及水華分布特征 151
3.5 三峽水庫有機污染物及藻毒素含量特征 154 第4章 三峽庫區生態環境遙感解譯分析 157
4.1 三峽庫區生態環境遙感監測方法 157
4.2 三峽庫區景觀格局演變特征 173
4.3 三峽庫區景觀格局變化的水環境效應 185
4.4 三峽庫區水質遙感動態監測與評估 257 第5章 三峽水庫富營養化的生態動力學機制 284
5.1 水庫水文、水質、水生態多過程觀測與分析 284
5.2 三峽水庫不同調蓄期干支流相互作用的物理水文特征 291
5.3 三峽水庫不同調蓄期干支流營養鹽分布格局 303
5.4 三峽水庫富營養化的生態營養動力學 313 第6章 三峽水庫富營養化過程的生態動力學模擬 335
6.1 深大水庫水動力-水質-水生態模型建模及參數率定 335
6.2 支流庫灣水動力特征 348
6.3 支流庫灣的水齡特征 373
6.4 水質參數的敏感性分析 381
6.5 支流庫灣水生態及富營養化特征 384
6.6 干支流相互作用下的空間水交換及其生態環境效應 402
6.7 支流庫灣調控對策方案 408
第二篇 治理技術篇
第7章 三峽庫區鄉村生活污水與垃圾處理技術 421
7.1 農村戶用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421
7.2 農村戶用生活垃圾處理技術 435
7.3 農村畜禽養殖農牧一體化污染治理技術 439
7.4 小城鎮污水廠氮污染減排技術 446 第8章 三峽庫區及上游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技術 466
8.1 三峽庫區及上游農業面源污染源解析與控制方案 466
8.2 三峽庫區周邊丘陵農業區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技術 477
8.3 基于種養平衡的三峽庫區上游流域面源污染阻控技術 535
8.4 三峽庫區坡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集成技術 580 第9章 三峽支流污染減排及水質凈化技術 601
9.1 入庫支流減排的前置庫濕地構建技術 601
9.2 入湖支流生態化改造和水質提升技術 614
9.3 組合型人工浮島技術研發 628 第10章 三峽水庫重點支流水華控制技術 670
10.1 香溪河水文水質變化與水華情勢 670
10.2 小江回水區水文水質變化與水華情勢 682
10.3 三峽水庫支流水華特征及內在機理分析 698
10.4 香溪河水華控制關鍵技術 712 第11章 三峽庫區消落帶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 734
11.1 大型水庫運行初期消落帶生態演變趨勢分析 735
11.2 三峽水庫消落帶生態類型及功能區劃 742
11.3 三峽水庫消落帶保護方案 760 第12章 三峽庫區富磷小流域源頭控制技術 779
12.1 三峽庫區典型小流域磷賦存特征 779
12.2 香溪河流域磷化工產業全流程污染控制技術 788
12.3 香溪河農業面源磷流失生態治理技術 853
12.4 香溪河庫灣內源磷釋放控制與生態調控技術 907 第13章 三峽庫區典型小流域水污染綜合防治技術集成方案 918
13.1 漢豐湖流域水文特征與水環境問題 918
13.2 漢豐湖流域水污染綜合防治對策措施 933
13.3 漢豐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措施效果分析 940
13.4 漢豐湖流域水污染綜合防治的系統分析 958
13.5 漢豐湖流域水污染綜合防治系統集成 966
第三篇 智慧管理篇
第14章 三峽水庫優化調度改善水庫水質關鍵技術研究 979
14.1 三峽庫區水量水質優化調度數據庫系統集成 979
14.2 三峽水庫多目標優化調度模型 981
14.3 三峽水庫水量水質調度決策支持系統 995 第15章 三峽水庫群生態環境調度關鍵技術 1003
15.1 研究區域水環境對水庫調度的響應關系 1003
15.2 三峽水庫及下游水環境對水庫群調度的響應模型 1020
15.3 三峽水庫群聯合調度對支流水華的控制技術 1031
15.4 基于庫區水源地安全保障的聯合調度技術與需求 1079
15.5 基于三峽下游生態環境改善的聯合調度技術 1088
15.6 水庫群多目標優化調度模型及聯合調度方案 1107 第16章 三峽水庫水生態環境感知系統與可視化平臺 1147
16.1 關鍵在線檢測儀器的傳感器研發 1147
16.2 三峽庫區水生態環境感知推演模型技術 1185
16.3 三峽庫區水生態環境感知與可視化平臺構建 1236 第17章 三峽水庫流域水生態安全保障 1251
17.1 超大型水庫水環境問題識別與質量評價技術 1251
17.2 三峽水庫水生態安全評價 1259
17.3 三峽水庫水生態安全情景模擬及風險閾值 1283
17.4 三峽水庫水生態安全保障對策 1289
第四篇 工程實踐篇
第18章 三峽庫區污染源控制技術工程示范 1295
18.1 三峽庫區及上游面源污染控制技術工程示范 1295
18.2 三峽陸域點源控源減排技術 1299 第19章 三峽庫區典型小流域磷污染綜合治理技術工程示范 1352
19.1 香溪河流域磷化工產業全流程污染控制技術工程示范 1352
19.2 香溪河農業面源磷流失生態治理技術工程示范 1364
19.3 香溪河庫灣內源磷釋放控制與生態調控技術工程示范 1370
19.4 香溪河水華控制關鍵技術工程示范 1376 第20章 基于三峽水庫及下游水環境改善的水庫群聯合調度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 1381
20.1 研究思路及技術路線 1381
20.2 研究區域水環境基礎信息 1384
20.3 研究區域水環境對水庫調度的響應關系 1412
20.4 三峽水庫及下游水環境對水庫群調度的響應模型及解算方法 1443
20.5 庫區支流水華控制的水庫群聯合調度技術 1457
20.6 基于庫區水源地安全保障的聯合調度技術與需求 1478
20.7 基于三峽下游生態環境改善的聯合調度技術 1552
20.8 水庫群多目標優化調度模型及聯合調度方案 1622
20.9 三峽及其上游梯級水庫群聯合調度決策支持系統及可視化業務應用平臺 1628
20.10 應用平臺示范工程及示范區調度效果示范 1655 第21章 三峽水庫優化調度改善水庫水質的關鍵技術與示范 1673
21.1 研究任務與成果指標 1673
21.2 技術路線及實施細則 1675
21.3 技術研發內容 1678
21.4 實驗檢測及結果分析 1753 第22章 三峽流域生態調控及生態防護帶構建關鍵技術與示范 1853
22.1 漢豐湖調節壩生態調度關鍵技術 1853
22.2 漢豐湖流域生態防護帶構建關鍵技術 1904 第23章 三峽庫區水生態環境感知系統及平臺業務化運行 1977
23.1 概論 1977
23.2 三峽水庫的水生態系統特征 1981
23.3 三峽水庫水生態環境關鍵技術研發 1998
23.4 三峽庫區水生態系統感知體系的核心傳感器研發 2028
23.5 三峽庫區水生態環境感知與可視化平臺研制 2064
23.6 三峽庫區水生態環境感知系統總體建設方案 2081
23.7 三峽庫區水生態環境感知系統工程示范 2139
第五篇 總結建議篇
第24章 三峽流域水環境形勢研判 2191
24.1 三峽流域水環境特征及變化趨勢 2191
24.2 三峽流域水環境狀況未來發展趨勢 2195 第25章 三峽流域突出水環境問題的解決 2197
25.1 “十一五”期間突出水環境問題的解決 2197
25.2 “十二五”期間突出水環境問題的解決 2199 第26章 取得的重大成果 2203
26.1 突破的關鍵技術 2203
26.2 三峽流域建成的綜合示范區 2217
26.3 形成的水污染治理模式 2223 第27章 實施成效及重大影響 2225
27.1 對流域治理和管理目標實現的支撐情況 2225
27.2 對國家及地方重大戰略和工程的支撐情況 2226
27.3 成果轉化及經濟社會效益情況 2229 第28章 流域保護修復的重大建議 2232
28.1 存在問題 2232
28.2 重大建議 2232
附錄 2235
附錄一 《 三峽水庫水環境質量評價技術規范(試行)》節選 2235
附錄二 《 三峽庫區消落帶生態修復技術指南》(T/CQSES 02—2022)節選 2243
附錄三 《 三峽庫區消落帶植被生態修復技術規程》(LY/T 2964—2018)節選 2252
附錄四 《 三峽水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存儲標準》(T/CQSES 01—2017)節選 2257
附錄五 《 三峽庫區水環境生態系統感知系統技術規范(建議稿)》節選 2278
附錄六 《 三峽庫區園地面源污染防控技術指南》(DB42/T 1915—2022)節選 2291
附錄七 《 重慶市長江三峽水庫庫區及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節選 2302 參考文獻 2311 索引 2339
三峽庫區水環境污染綜合治理 作者簡介
周懷東,教授級高工,曾任水利部水環境監測評價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環境研究所所長,國家一級注冊計量師,主要從事水環境監測與評價方面的研究與管理工作。自1992年10月起任國際水文科學協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委員、國際水質委員會委員、兼中國代表和聯絡員;1998年8月起被聘為周懷東,中國海洋學會會員;2005年起被聘為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環境分會副理事長兼生態水利專業委員會主任;2006年起被聘為中國國務院和環境保護總局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專家;2006年12月起被聘為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方案編制專家組專家;2008年6月起被聘為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總體專家組專家。負責的主要研究項目包括“三峽水庫水污染防治與水華控制技術及工程示范”等80多項。其中“三峽水庫水污染防治與水華控制技術及工程示范”和“三峽水庫水污染綜合防治技術與工程示范”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2項。編譯著作正式出版14部,發表論文230余篇,其中SCI論文42篇;獲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3項;主持完成已頒布的水利行業技術標準規范19項,參加編寫已頒布的水利行業技術標準規范17項,參加編寫國家技術標準已頒布的2項;主持研制了68種無機和有機國標參考物質;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