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北京藍皮書:北京社會發展報告.2023-2024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35020
- 條形碼:9787522835020 ; 978-7-5228-3502-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藍皮書:北京社會發展報告.2023-2024 內容簡介
本書由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聯合本院科研人員、北京高校和政府部門研究力量共同編寫。2023年,北京市經濟發展恢復向好,以高質量發展筑牢民生事業改善根基;穩就業政策疊加性作用凸顯,人才對首都經濟的貢獻率日益提升;人口規模持續穩中有降,人口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基層醫療服務水平穩步提升,就醫便利性不斷增強;實施“微民生”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首都城市更新精細化水平;數字化社區建設加快推進,智慧化手段增進基層治理效能;基金會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為慈善事業帶來新契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著力促進生態涵養區發展。2024年,需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首都高質量發展;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加速扭轉城鄉居民收入與消費差距的不利局面;優化人口發展戰略,確保首都人口穩定和適度;高站位謀劃首都教育高質量建設,推動首都教育高水平現代化發展;多層次多樣化推進“微民生微服務”供給,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便利性;深化物業管理體制改革,提升首都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基金會發展質量,健康發展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統籌謀劃,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夯實鄉村振興基礎。通過持續開創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共建美好社會。
北京藍皮書:北京社會發展報告.2023-2024 目錄
北京藍皮書:北京社會發展報告.2023-2024 作者簡介
包路芳,博士,研究員,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學會理事、北京社會建設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社會學會和人口學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城鄉社會學、民族社會學、社會治理、人口流動等。主要專著《掛甲屯的故事:北京城鄉社會變遷研究》、《社會變遷與文化調適—游牧鄂溫克社會調查研究》等4部,論文和調研報告70余篇,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發表多篇理論文章。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4項,主持完成首都高端智庫重大項目以及各級政府委托項目十余項。榮獲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國家民委調研報告優秀獎、第四屆費孝通田野調查優秀獎等多項獎勵,決策咨詢報告獲省部級領導肯定性批示。 李曉壯,博士,研究員,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市社會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陸學藝社會學發展基金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社會結構、社區研究、流動人口。主要著作:《邁向均衡型社會》(專著)、《地方政府社會建設績效評估》(專著)、《延慶調查—縣域社會建設考察報告》(合著)。主持課題:“階層分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區治理現代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首都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研究”(北京社科基金)“北京共同富裕路徑研究”(智庫重大課題)等各類課題20多項;主要論文:《城市治理體系初探》、《城市社區治理體制改革創新研究》、《社區治理現代化的中國邏輯及實現路徑研究》等50多篇,榮獲第十七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北京市第十四屆優秀調研成果優秀獎、第十五屆二等獎,第二屆費孝通田野調查優秀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趙小平,博士,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全國義倉發展網絡理事。主要研究領域:公益慈善事業、社會組織發展、城市社區治理。主要研究成果:《社會組織的生態關系研究:兩種不同價值觀視角下的結果比較》(專著)、《社區治理:模式轉變中的困境與出路》(合著)、《基金會評估:理論體系與實踐》(合著)、《中國社會組織響應自然災害研究:以2008年以來重特大地震災害為主線》(合著)、《為流動人口撐起一片藍天——社會組織服務流動人口案例集》(合著)等。在《社會學研究》、《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中國行政管理》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