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藝術學界(第三十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31216
- 條形碼:9787522731216 ; 978-7-5227-3121-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藝術學界(第三十輯) 內容簡介
《藝術學界》以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為主要特色,同時兼及藝術學其他一級學科,力求站在學術前沿,集中反映觀點新穎、資料性強、較為深入的藝術理論研究成果。內容涉及藝術前沿課題、藝術史、藝術理論、藝術批評等相關*新成果。 本輯為《藝術學界(第30輯)》包括作為元機制的美學、莊園生活在六朝墓葬造物中的表現及影響和“視覺化”風格與“反作者”詮釋等論文。
藝術學界(第三十輯) 目錄
電影空間敘事研究
空間并置、空間隱喻與空間互文
——論中國西來在敘事
意向性與明見性
——當代中國影像民族志的空間敘事研究
媒介轉化、空間延伸與國產片傾斜
——試論《電影雜志》刊載電影劇照,連環畫的跨媒介敘事
“另一種崇高”及其影像表達
——試析張藝謀《一秒鐘》的崇高美學與空間敘事
當代謎題電影的空間敘事研究
Vlog影像的空間敘事探析
法國“新浪潮”電影的空間敘事研究
“視覺化”風格與“反作者”詮釋
——邁克爾·柯蒂茲電影的空間敘事
藝術敘事與藝術史敘事研究
媒介考古學與藝術史敘事的三個維度
元故事理論的建構與實踐
莫高窟第九窟“竹馬童子圖”空間敘事研究
清代中后期戲曲“演事”理論的發展
展覽的空間敘事設計探析
——以“龐薰栞與陽太陽。紀念決瀾社成立90周年特展”為例
中國古代圖像研究
從“磔雞掛戶”到“大吉大利”
——中國傳統年畫中雞形象文化內涵探源
流變的祥瑞
——漢代云虞紋的產生、構成與轉向
漢魏晉南北朝墓葬壁畫與《山海經圖》關系述考
藝術與物性研究
論藝術的物性與神性
“畫扇”與“扇畫”
——中國古代文人審美文化中的“扇”
莊園生活在六朝墓葬造物中的表現及影響
中國藝術傳統研究
黃賓虹繪畫現代性轉型的路徑探究
海西法的中國式受容與煥彩
——兼談造型語言的“兩創”問題
淮劇“小傳統”文化基質探析
以法求韻
——嘉道時期碑學昌盛下的吳德旋帖學觀念
西方藝術理論研究
丹托與格林伯格藝術史理論的比較研究
女性主義藝術史與天才神話
——格里塞爾達,波洛克對凡·高的解構與重寫
作為元機制的美學
——從朗西埃的政治學與美學之關系談起
美學與美育研究
中華美學“尚清”精神及其當代價值
電影美育
——學科交叉視域下高校美育實現路徑探究
展開全部
藝術學界(第三十輯) 作者簡介
龍迪勇,教授,東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于上海師范大學文學與傳播學院文藝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于南京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博士后。曾任江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敘事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江西社會科學》副主編。兼任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敘事學分會秘書長,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藝術學理論、敘事學、圖像學。成果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課題若干,個人專著3部。獲第十四屆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
書友推薦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