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上海檔案史料研究(第二十八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83649
- 條形碼:9787542683649 ; 978-7-5426-8364-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上海檔案史料研究(第二十八輯)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上海檔案史料研究論叢的新一輯。收錄有關中國近現代社會變遷與上海城市發展史相關的論文、筆談、鉤沉、研究動態和歷史資料20余篇,諸如蘇智良《我的上海史研究履歷書》,晚清民初沙船與淮鹽運輸、民國女性的裸足現象、《上海俄文生活報》的變遷、麗新公司的債務危機、愛國公約運動與新上海城市精神的鍛造等專題的研究,還有日本研究陳獨秀的一百年綜述、首屆中研院史學類院士的遴選述評、《申報》中有關漕河涇監獄史料的讀檔隨筆,以及徐家匯藏書樓所藏涉及上海法租界的法文文獻概述、有關《蘇報》的中外原始檔案文獻譯編、上海抗美援朝運動史料選等。全書備有英文目錄,書內文章注釋詳盡,圖表與論述配合呈現,使歷史更翔實豐富,兼具學術性、資料性和可讀性,是研究、了解、認識中國近現代史與上海城市發展史方面頗有價值的參考圖書。
上海檔案史料研究(第二十八輯) 內容簡介
為進一步開發上海檔案信息資源,深化上海歷史研究,加強檔案館與學術界的聯系,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上海市檔案館定期編輯出版學術論叢《上海檔案史料研究》。本論叢內容以反映上海近現代城市發展進程為主線,兼顧中外近現代歷史研究的各個方面,尤其歡迎對檔案史料進行開發、利用、研究的各類學術性成果。本論叢常設欄目專題研究、人物述評、讀檔隨筆、海上春秋、口述歷史(回憶錄)、檔案指南(訪檔錄)、檔案架(檔案史料公布)、譯林(譯文精選)、學術動態(會議綜述、會訊、書評、書訊)等,每一輯欄目可根據來稿內容作相應調整。
上海檔案史料研究(第二十八輯) 目錄
上海檔案史料研究(第二十八輯) 作者簡介
上海市檔案館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前程路811號,是規模最大的省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儲存保管著460余萬卷(件)珍貴檔案,是上海市集中管理檔案的文化事業單位,與上海市檔案局合署辦公,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內設8個部門,即檔案接收征集部、檔案保管部(電子檔案保管部)、檔案整理編目部、檔案利用服務部 、檔案史料編研部(檔案宣傳部)、檔案保護技術部、檔案信息技術部、行政處(保衛處)等。長期以來,上海市檔案館作為重要的城市文化地標,始終秉持傳承歷史文化、賡續紅色血脈的宗旨,以自身館藏為基石,依托館藏檔案查閱平臺、“一網通辦”大數據平臺等,為社會各界人士提供查閱檔案、觀看展覽、讀檔學史、聆聽講座、文化社交等檔案文化體驗,讓越來越多的市民朋友樂于走進檔案館,近距離感受檔案文化的豐富內涵與深厚底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