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殖民記憶:歷史的再造與西方化的開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438265
- 條形碼:9787571438265 ; 978-7-5714-3826-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殖民記憶:歷史的再造與西方化的開端 本書特色
※ “國際歷史學會——積家歷史獎”獲得者塞爾日•格魯金斯基,用美洲印第安人的經歷,揭示“西方化”的發生及其引發的抵抗
※ 中國拉丁美洲學會會長王曉德;南開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教授韓琦;亞洲和大洋洲地區拉美理事會主席江時學聯合推薦
※ 歐洲人跨越大洋,帶來槍炮、瘟疫和美洲的拉丁化;歐洲精英通過“歷史化”其他文明,筑起歐洲中心主義的堡壘
※ 先征服美洲,然后再造印第安的歷史,*終,我們將西方化整個世界!
“歐洲人總是竊取世界其他地方的歷史書寫權,把它與古代和中世紀遺產緊密聯系,并毫不認為這種做法有任何不妥。”
殖民記憶:歷史的再造與西方化的開端 內容簡介
500余年前的1517年,西班牙人征服了新大陸,開啟了在當地的殖民統治,他們不僅帶來了槍炮、疾病與宗教,也帶來了歐洲人書寫歷史的方式。為了推行法令,西班牙人必須知道當地人的習俗,了解當地人的過去,但他們卻對當地社會一無所知。 對印第安人來說,歷史和時間是什么?彼時,時間還不是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概念。受歐洲基督教時間格局訓練的西班牙人,如何接受中美洲的宇宙觀和世界觀?入侵者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里,奮力捕捉美洲印第安社會的記憶,試圖重構一個與基督教世界遺產聯系起來的過去。對印第安人來說,在他們的世界中,眾生、事物和神祇是聯系在一起的,這種聯系會隨著世代的更替而淡化,但在神秘的手抄本中依然保留著部分古老的記憶。 法國當代歷史學家塞爾日·格魯金斯基在本書中深入探索了“西方化”的起源,闡述了傳教士如何用歐洲書寫歷史的方式記述美洲歷史,以及美洲印第安人如何通過采用歐洲的歷史體裁與寫作形式來抵抗殖民當局對其記憶的殖民。
殖民記憶:歷史的再造與西方化的開端 目錄
**章 歐洲歷史的漫長征程
歷史登陸美洲大地
捕捉記憶
從馬德里到加爾各答
歐洲式的歷史:遠至中國和日本
《地方化歐洲》
第二章 由舊生新
莫托里尼亞的任務
歐洲知識
福音布道與時間盡頭
中世紀百寶箱
基督教的時間框架
第三章 人文主義者的歷史
新的歷史分期
與古代重建聯結
日耳曼人與馬丁·路德所處的歐洲
伊比利亞半島的多個過去
描述大發現
第四章 書寫印第安人的歷史
印第安人擁有歷史書籍
印第安人懂得計算時間和年月
達官顯貴的聲音
提問的藝術
交 流
約阿施和阿卡馬皮奇特利
同步新舊世界
印第安人的起源
戰爭和戰后
第二部分 印第安人記憶的對抗
第五章 大征服之前,你們是誰
3 部古老的手抄本
從佛羅倫薩到墨西哥城
驅逐偶像崇拜
庇護人
另一個世界的突然闖入
第六章 大辯論
大辯論
巴利亞多利德辯論
關于原住民社會的另一種觀點
第七章 原住民的復興
墨西哥谷的發現
廢墟的景象
文明的服飾
特斯科科的現代性
再現字形的力量
第八章 另一種時間秩序
記憶的世俗化
眾生與萬物的連續性
年輪的交結
家 譜
片段鏈
大事件
第九章 妥協與反抗
*初的殖民影響
一個符合正典的版本
墨西哥城的畫室
繪制起源
第三部分 新世界的全球史
第十章 作為歷史學家的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薩斯
弗拉維奧·約瑟夫斯的影子
另一種古代史
考古學家的目光
全景視野下的“世界的另一半”
第十一章 從葡萄牙的非洲到原始的歐洲
繞道非洲的葡萄牙人
全球視野
馴化人
原始歐洲
重溫古代
第十二章 印第安美洲
書寫的問題
建構印第安人的過去
一個世界末日式的現在
16 世紀歐洲的斗爭
第四部分 本地史的誕生
第十三章 圍繞過去的提問
跨越大陸的事業
關于過去的問題
混血歷史學家
第十四章 混血兒書寫的歷史
家族紛爭
并非所有記憶都可提起
專家來訪
偶像崇拜的時代
第十五章 重構的過去
奇奇梅克人的起源
“幸福的時光”
一神教的過去
世界歷史舞臺上的混血兒
第十六章 漏網之魚
喬魯拉城或時代的融合
漏網之魚
第十七章 天主教君主國書寫的世界歷史
費利佩二世的壯志雄心
歷史的大師
世界的另一端
在歷史與寓言之間
在歐洲,在全世界
結論 美洲的經歷
縮略語
參考文獻
致 謝
殖民記憶:歷史的再造與西方化的開端 相關資料
自美洲作為一個全新的大陸展現在歐洲人面前以來,如何認知這個大陸的本質在歐洲文化人中一直存在著爭論,他們構建的印第安人“高貴”與“卑鄙”兩種對立的形象便深刻地說明這一點。這種爭論延續了數百年,其中涉及到如何撰寫新大陸的歷史,也就是說誰撰寫的新大陸歷史更為可信。塞爾日•格魯金斯基是當代著名研究拉美史的專家,他的這本著作涉及的時間范疇是美洲作為一個新大陸被納入歐洲大國的全球殖民體系的過程。歐洲人對美洲的認知經歷了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這個過程必然伴隨著歐洲知識體系由神學主導向著科學主導的轉變。格魯金斯基在書里的字里行間體現出這種轉變,強調西屬美洲殖民地知識人作為大洋彼岸世界開發過程中的主要見證者,他們撰寫的新大陸歷史要比坐在書齋之學者出版的相關著作更為可信,尤其是那些生長在美洲的克里奧爾文化精英,他們具有生活在美洲的經驗知識,通曉當地原住民的語言,更容易發現反映這個大陸歷史發展的新材料。因此,作為目擊者和親歷者,他們能夠真正揭開美洲大陸神秘的面紗。縱覽全書,格魯金斯基具有全球意識,批判了撰寫美洲歷史時的歐洲中心主義觀念,獨到見解貫穿于全書,既為讀者認識新大陸的歷史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也必會成為研究者案頭的重要參考著作。
——王曉德,中國拉丁美洲學會會長、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教授
“西方化”或“全球化”不只是簡單的宗教征服、殖民或物質剝削,它有著更深刻的內涵,其中之一便是“記憶的殖民化”或史學霸權的建立。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通過捕捉美洲當地的記憶,在技術上強加了字母書寫方式和歐洲的論證方法,邊緣化了原住民的表達方式,在社會和思想上,促進了原住民精英歸順西班牙和葡萄牙統治者,加速了殖民社會的同質化進程。他們通過灌輸基督教的時空概念,重新定義了美洲的歷史。歐洲中心主義史學何以形成?當今西方全球性霸權引發抵抗的根源何在?閱讀本書會得到有益的啟迪。
——韓琦,南開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教授、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
歷史有多種多樣的解讀。本書以一種獨特的視角解讀歐洲殖民主義的歷史,有利于我們懂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和偉大意義,有利于我們牢記美洲印第安人的苦難,有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拉美史,有利于我們知曉歐洲學者的不同觀點。
——江時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上海大學特聘教授、亞洲和大洋洲地區拉美研究理事會主席
殖民記憶:歷史的再造與西方化的開端 作者簡介
塞爾日·格魯金斯基是法國當代歷史學家、全球史和跨國史研究領域的先驅,研究方向是美洲和亞洲的殖民化與16—18世紀的拉丁美洲。2015年,格魯金斯基榮獲首屆國際歷史學大獎“國際歷史學會——積家歷史獎”。他現就職于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兼任法國國家研究中心歷史研究員。著有《阿茲特克:太陽與血的民族》《世界的四個部分:一部全球化歷史》《歷史何為》等多部著作。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